黄彩英
1例幼儿烫伤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黄彩英
烫伤;脓毒血症;护理体会
510507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广东广州
幼儿烫伤为临床常见病。烫伤后,由于幼儿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机体调节机能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均较成人差。如果不及时送医院救治,容易造成感染,发生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了l例比较特殊的烫伤幼儿,现将其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女,1.5岁。因于2012年3月10日不慎被开水烫伤前额、胸及左上肢、右手,当时局部皮肤发红,水泡未破,在当地医院行中草药外敷。d 4患儿出现高热,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继而出现意识障碍而于伤后d 7急诊抱入院。当时患儿呈昏迷状,T 36.3℃,P198 次/min,R5 次/min,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双目直视,瞳孔同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颈、胸部、左上肢、右手部均可见烫伤创面,且创周红肿,创面脓性分泌物较多,有明显臭味,双肺闻及大量湿罗音,心率198次/min,律整,心音较弱,腹部稍膨隆。
诊断:①全身多处烫伤并感染(20%浅Ⅱ度),②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③急性心衰,④双肺感染。
患儿入院后即给吸氧、输液、强心(西地兰静推)、呼吸三联静推,纠正酸中毒。并早期应用高效抗生素,有效地控制感染。清创后外敷复合皮维碘行半暴露,红外线照射,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至当晚18:00时,患儿病情明显改善,呼吸波动在20~26次/min,但四肢仍冰冷,经肌注654-2后,四肢回暖;后又出现高热达40.3℃,遵医嘱额部冰敷及用小儿退热栓塞肛,体温降至38.5℃。至20:00时,患儿出现腹胀,叩诊呈鼓音,无排气、排便,给予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腹胀逐渐消退。次日3:30时,患儿神志恢复清醒,双侧眼球开始活动,对光反射恢复正常,并哭闹找妈妈。此时测呼吸26次/min,心率168次/min,律整,心音有力。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继续输液抗炎、输血并检验血常规、血生化、离子等指标。入院d2,患儿神志已完全清醒,体温降至37.8℃,左肺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波动在110~136次/min。在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磷酸腺苷、肌苷等心肌营养剂。至入院d4,患儿生命体征开始平稳,睡眠、食欲正常。查体各创面干痂已大部分脱落愈合;至入院d10,患儿完全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2.护理体会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2)争分夺秒建立静脉通道,尽快输液抗休克。烫伤后,由于疼痛、脱水、血浆丢失、电解质失调等所造成的全身紊乱远较成人严重,因此,要争分夺秒输液。24h液体有计划给予,晶体、胶体、水份交替输入。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每15min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工作。
(4)加强创面处理。反复浸泡并彻底清洗创面,定时换药,用半暴露疗法,保持创面干洁。凡接触患儿的医务人员或其父母,在进入病房前清洁双手,戴上口罩、帽子,穿上隔离衣。探视者一律在玻璃窗外探望,以避免交叉感染。
(5)留置尿管。记24h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便于观察抗休克的疗效。一般小儿尿量维持在l mL/(kg·h)左右。发现尿少,先检查尿管是否通畅,否则是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输液速度。但如此患儿有心衰,输液速度宜控制在13~18滴/min。仍少尿无缓解时,可能有肾衰,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患儿口腔分泌物较多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行雾化吸入早晚各1次,必要时吸痰。
(7)出现腹胀,应给予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
(8)营养护理。营养与烫伤后免疫功能、病情的恢复、创面愈合以及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等都有密切关系。我们主张以综合营养为宜。早期开始肠道营养,后期鼓励口服摄入营养。
(9)膀胱冲洗早晚各1次,预防泌尿系感染。同时做好口腔、会阴、肛门部位的清洁护理。
(10)紫外线消毒病房早、晚各1次。定时开窗,使室内空气新鲜。同时用红外线照射创面,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室温宜控制在28℃-32℃之间。
(11)定时翻身,防止局部创面长时间受压而加重感染。经常更换烧伤纱垫,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