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带教的护理问题和对策

2012-08-15 00:54:01郑小芹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产房实例产妇

郑小芹

产房的护理工作是保障产房其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该类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生理情况及心理情况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因此,带教老师在开展产房带教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起其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凸显产房带教的目的性。然而,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产房带教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带教工作实效的实现过程了[1]。笔者下面将就实例出发,对现今产房带教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析,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产房带教实效。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笔者调取某院50例产房带教护理实例,通过调查、询问等方式对相关接受护理的产妇就产房带教护理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50例实例产妇年龄从23岁到31岁不等,中位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27岁。同时,50例病例均无明显病症发生。据统计学原理可知改组病例从年龄到病症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

2.方法:笔者将就改组病例进行研究,通过调查、询问等方式对相关接受护理的产妇就产房带教护理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调查过程中发现:

(1)护理学生方面:50例实例中有35例(占总病例数70%)的护理学生对护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轻视现象,认为护理工作没有专业性可言,在与产妇交流过程中态度较为恶劣,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心理健康。

50例实例中有7例(占总病例数14%)护理学生出现知识薄弱现象,即在校期间并没有学习到足够应对护理工作的理论性知识,且在护理过程中不够严谨、责任心严重不足,常常出现差错,诸如护理秩序的颠倒等,给产妇及院方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中1例甚至危及产妇人身安全,严重影响了整个护理的实效性体现。

50例实例中有43例(占总病例数86%)护理学生在护理的过程中虽体现出其扎实的理论性知识,但由于过分依赖带教老师的教学,没有能够充分地将理论性知识转为实际应用,也使得护理工作的实效得不到有效保障。

(2)护理老师方面:50例护理实例中有45例(占总病例数90%)的带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教学目的性不强、安全、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性问题:在产房中肆意谈笑,在接生过程中学生一旦出错,则对学生大呼小喝,并采取"临时授课"的方式纠正护理学生在接生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并往往夹带着不耐烦的语气,将产妇看作一件教学模型,给学生及产妇都带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50例护理实例有50%(即25例)的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带教过程中只需要培养学生的护理能力就可以了,并没有对学生的言行及思想品德进行合理化地控制,且老师自身的责任心也严重不足,在带教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起对产妇的护理工作,过度放纵学生,在没有提高到学生的护理能力且没有给学生带好头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整个护理工作的实效。

3.针对上述护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1)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的思想素养:带教老师是整个带教工作的主导者,也是带教效果的预见者,带教老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了自己对产妇的态度也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护理习惯。因此,老师在开展带教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各方面素养都做到全方位的控制,充分保证带教的有效性和系统性[2]。

(2)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是贯通着整个教学方向的,因此,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是施行带教工作的基础。带教老师在进行护理带教工作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开展一系列更进一步迈向教学目标的教学工作,在这之前,可根据院方要求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充分保证教学工作的系统化建设,让整个教学工作更为扎实、可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职人员决不能够一味死板地教学,应使教学计划的制定更具灵活性,在落实教学计划要求的过程中,则应就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计划要求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必要时可以依照教学计划的教学要求更改教学方式,尽量避免教学目标与护理目标的冲突。然而,护理工作是一项极具不确定性的工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护理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冲突,如在学生没能达到教学要求的时候产妇要求更换护理人员、或者是学生的互利能力不足以应对某些护理难点等等现象都时常发生,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教学目标与护理目标的双向发展,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则应有一个全局性的掌控能力,对护理过程中的各项要求进行评估,并依照学生自身的能力给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同时合理地将护理与教学相融合,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同时,也让产妇有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

(3)加强对学生护理观念的转化:护理工作是直接接触着产妇生产疗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对产妇身体健康乃至心理健康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大部分的护士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入职前并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带教或直接受带教老师所影响导致的护理观念错位所造成的:大部分的护理学生在接受带教的过程中,由于带教老师并没有向学生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老师自身也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就直接导致了护理带教的流于形式[3]。因此,在实习前老师必须向学生讲解临床上常见的潜在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己在临床中的身份和懂得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学生对产妇进行每一项操作时都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产妇的隐私不要泄露或评论。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尊重产妇的权益,关心产妇的感受,在指导护生操作的时候,应先与产妇进行沟通,以得到其理解和合作,培养学生依法行医的良好习惯。

制定好带教计划因产房工作主要是技术操作,医务人员的每一步操作产妇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老师要结合临床,多提问多引导,启发她们多想多看多问多操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的印象加深,更快掌握学习的要领、技巧。操作带教时,应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带教初期以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主,让学生台下模拟练习认真体会,从基本的操作如做产前检查到无菌操作到接生技巧,每个环节都应严格要求,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台实习接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实习期间科室对学生不定期考核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检查教学情况;带教过程当产妇或婴儿出现异常情况如合并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时,老师应全力以赴进行应急处理,学生在一旁认真观察或配合抢救,感受抢救的紧张气氛和职业的神圣,抢救完毕后师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逐步培养学生适应紧急事情的应对处理;接生过程发现学生操作不当如给新生儿吸痰或断脐方法不对、会阴缝合不良等,老师不要现场指责学生,应与产妇做好沟通的同时纠正学生的做法,处理完毕后再指出错误之处和分析原因。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针对产房工作的特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结 论

通过加强对带教老师和学生的管理,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素质,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和服务态度,促进老师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还提升了她们的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整体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处理产妇的要领和应对能力和基本的操作常规,通过和老师讨论和分析病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和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1 黄海英.产房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

2 李雅萍,胡萍,夏云艳.专人梯次带教法在待产室、产房带教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2,10(3).

3 成芹,刘寅芬,影响临床带教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0).

猜你喜欢
产房实例产妇
箭毒蛙的神奇产房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1:00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00
产房外的丈夫
中外文摘(2021年4期)2021-02-28 06:03:42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0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11:09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