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娟
(咸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亲子阅读是指孩子在家庭里与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所以又称为“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家长与孩子围绕图画书等可阅读的材料展开讲解、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式、个别化的阅读活动。通过共读,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一道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和孩子创造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快乐、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阅读是一生的计划。在婴幼儿时期,父母一直是鼓励孩子阅读的主要力量。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电视、电脑等电子媒体冲击的影像社会中能成为喜欢读书、喜欢想象、喜欢思考的人,就要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帮助他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亲子间情感与言行的互动,让孩子亲身体验、亲自发现阅读的乐趣,那么阅读的快乐是不会轻易为其他快乐所取代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儿童一生发展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指出:“每个孩子都是失去翅膀、落入凡间的天使。阅读,将让书籍成为心灵的双翼,让孩子重新变成我们身边真正的天使。”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在教育内容与要求里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就应该开始的一项系统工程,工程的起点就是家庭。亲子阅读对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激发婴幼儿的阅读动机是非常有益的。幼儿阅读时,可以欣赏美丽的图画,了解新鲜的事物,阅读有趣的故事,并从中丰富心灵,延伸幻想,满足好奇,刺激求知,阅读将带给幼儿精神上的满足,也发展幼儿欣赏、观察、判断、表达、记忆等各种能力。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它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在今天这个由电视、网络所构筑的世界中,孩子与书籍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了,因此,强调早期阅读,倡导亲子阅读刻不容缓。
笔者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385名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亲子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经过调查得出,约80%的家长认为早期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阅读的把握和理解不正确,他们过于强调将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许多家长简单地认为“阅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好处”,认为阅读只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将早期阅读简单地等同于识字,功利性地追求识字率,而忽视对孩子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亲子阅读的认识急功近利。在调查中发现,城市里有家长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普遍重视,但很多父母对幼儿早期教育充满功利性的期望。为了让孩子认字识数,进行各种所谓智力开发,都是以能够进入一所好小学为目的的教育,使得婴幼儿的阅读内容枯燥乏味,严重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压抑和伤害,过早地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认为,儿童阅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推动。很多家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来说是粒幸福的种子,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是盯着教科书和考试。
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缺少正确的阅读观所导致的,一些家长只追求阅读的效果,使孩子对阅读活动失去了它本来的魅力,减弱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在于父母缺少对阅读过程的指导。对家庭亲子阅读指导现状的调查发现,许多家庭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父母行为的情绪化现象很严重。调查结果显示:25—30岁年轻父母的表现尤为突出,占60%;30—40岁的父母占25%;40—50岁的父母占15%。虽然各个年龄阶段比例有悬殊,但有共同的表现就是家长兴致好了、情绪高了就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他们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方式,不能针对性地开展指导,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另外,家长的参与程度两极分化,要么父母处于主动地位,孩子处于被动地位,简单应付、方法枯燥,或看、或听、或讲,缺乏科学的指导;要么家长有阅读意识,幼儿有阅读兴趣,但亲子阅读的时间不能保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给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问题上,不少家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70%以上的家长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选择,或者是看别的家长选择买什么书自己就买什么书,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更多的是从智力开发的需要考虑的,范围较小;有近20%的家长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买欲望,幼儿喜欢什么就拿什么,不听取任何意见;只有10%左右的家长在为孩子买书时能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
经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只重视成人的“导读”和“代读”,或实施命令式的阅读,忽视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或“放羊式”的阅读,缺乏共读的指导,忽略与孩子进入动态式或互动式阅读。另外,在访谈中,问及家长关于亲子阅读的态度时,他们都说亲子阅读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给孩子准备了专门的书桌、丰富的书籍等。就在他们陈述完自己的意思时,呈现在我眼前的却是这样一个场景:爷爷在看电视,电视的音量很大;爸爸拿着一本图画书和孩子在沙发上看,刚给孩子讲两句电话就响了,爸爸离开接电话去了;妈妈接过爸爸手中的书接着给孩子讲,马上就要将这个图画讲完时,妈妈好像想起来厨房里还烧着水,于是她就快速地跑进厨房里又跑出来继续讲,其实到了最后孩子已经没有在听了,自己玩自己的。然而,妈妈却这样告诉我:“你看,这孩子就是这么的不听话,特别爱动,一分钟都坐不住,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了。”这次亲子阅读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很简单,首先电视声已经打扰到孩子,再就是爸爸妈妈的相继离开把孩子仅有的耐性磨完了。如今大部分家长为孩子设置了专门的书桌,增加图书阅读区,但是真正能够利用的却很少,家长注重知识轻能力,重计划轻支持,在像这种氛围创设表面化的家庭里根本不可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给孩子十本书不如给孩子一本好书;给孩子是本好书不如给他一个好的阅读方法;给孩子十种阅读方法不如给他一个可以和他分享阅读的爸爸妈妈”。作为亲子阅读客体的家长影响着亲子阅读的效果,他们的社会阅历、受教育的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程度和对亲子阅读的态度影响亲子阅读的效果。因此,作为亲子阅读的客体的父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转变观念。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承担着主导作用,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关注早期阅读,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确立正确的亲子阅读意义。亲子阅读旨在丰富婴幼儿的阅读经验,培养婴幼儿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兴趣,让婴幼儿形成敏捷的、缜密的、深刻的思维,而不是让孩子认识多少字或者记忆多少内容。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要做到合理指导,与孩子达成共识。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根据孩子的发展注意对其听觉、视觉、口语的训练,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在讲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时候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设身处地地讲故事。家长注意阅读讲述时语言艺术和情感的转换要明显,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重亲子感情的交流,尊重孩子的阅读意愿,并利用孩子的兴趣,不断改变指导策略。
2.注重过程。
亲子阅读要乐在过程,家长和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互动,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在乐中阅读的情境。亲子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因为家庭阅读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比如边欣赏动画边讨论,边听音乐边看书,随时相互提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它是一种良性阅读经验获得的过程。同时,亲子阅读过程是一种爱的传递过程,当孩子坐在父母腿上或旁边一起看一本书时,这种肌肤相亲密切的互动方式,不仅会使婴幼儿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而且会使他们产生对阅读的渴望。亲子共读不只是简单的家长读、孩子听式的陪读,而是一种高标准的有关阅读技能、技巧的行为方式,它能够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和强烈的阅读兴趣,发展孩子语言智力方面的能力,真正达到早期阅读目的。亲子共读是引导婴幼儿进入阅读天地的最佳方式。在亲子共读时,家长应该倾注全部感情,全身心投入,不仅要注意引导孩子观看画面,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而且讲述时所提的问题要恰当且富有启发性,进而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想象。
3.贵在坚持。
亲子阅读贵在坚持:万事开头难,但是在亲子阅读这一方面就不同了,由于受时间、金钱、精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家长都是刚一开始做得很好,很有耐心地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但是时间一长,由于生活中的各种原因,家长就失去了耐性,不再把亲子阅读当成分内之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了、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再做。而且家庭的亲子阅读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家长行为的情绪化很严重,兴致好、情绪高了就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因此亲子阅读贵在坚持,只要家长坚持做,就会达到早期亲子阅读预期的目的。
正如柯南(1994)所说:“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很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的和所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需成人的帮助。”因此,在早期亲子阅读中,家长一定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让早期的亲子阅读达到应有的效果。
阅读材料是开展亲子阅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婴幼儿读物应该是最浅显、最通俗易懂的,用大号字印刷,有许多插图。家庭中的儿童读物以图文并茂或者是图画为主的图书居多。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选择购书,书应该体现其年龄差异与特色。而许多家长在购买儿童读物时,考虑最多的还是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掌握,违背了尊重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特点,自然会影响亲子阅读的效果。孩子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应该阅读不同的书籍。
0—3岁;绘本。绘本是图文并茂的文学形式。儿童绘本中的字符语言具有简练性、提示性、补充说明性、诗歌韵律性、儿童口语化表达等特点,而它的图幅语言也具有色彩儿童化、角色拟人化及有真善美的画面内容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0—3岁的幼儿阅读。
3—4岁:动物童话。适合这个时期婴幼儿的童话书内容,最好是以和孩子差不多大的幼儿或是动物为主角的生活童话较恰当。
5—6岁: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中,有着对与错、善与恶等的分辨和选择,孩子们在阅读这些故事后,价值观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图画书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是“上帝”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像新西兰图书馆员多罗西·怀特所说:“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婴幼儿的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和转移,因此阅读环境影响着亲子阅读的效果。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持久的阅读行为与习惯。为婴幼儿营造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为幼儿布置阅读天地,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家中,家长要为孩子开辟一块属于他们的阅读天地,准备一个专门的摆放图书的小书架,便于他们随时取和放,同时准备一些小道具。婴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当他们看到书架上那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引人入胜的图书时,就会产生深厚的兴趣并主动把书拿出来,主动要求家长讲给他听。正是在不断地听与看的过程中,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孩子慢慢地走进书的世界。
2.建立学习型家庭。
21世纪不仅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因此,创建学习型家庭是一种必然,就是为了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家长要热爱读书,这也是家长自我超越的一种表现,不断自我超越的家长会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在建设学习型家庭时,家长要容忍孩子的幼稚和过失行为,让孩子从心理上能够接受早期亲子阅读,其实这就是家长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一种具体表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安静地坐下来看书需要一个很长的逐步养成的过程。三岁的幼儿最多只能坚持到五分钟,三岁以下的幼儿坚持的时间可能会更短,所以家长不能对幼儿妄加评论或指责,否则不仅无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反而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早期阅读目的重在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经验。为了使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兴趣,家长应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阅读活动。家长可以带他们去图书馆、看书展、逛书店,在那里聚集着许多爱看书的人,包括小朋友,浓浓的读书氛围会使孩子受到感染,进而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学着和其他人一样认真翻看。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懂得如何从书上获得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徐雪珍,施为萍,马福生.让孩子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亲子阅读指导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5(3):91-92.
[2]张萍.亲子阅读指导有效性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91-92.
[3]谢倩,杨红玲.国外关于亲子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7(3):58-59.
[4]杨丽娟.当前亲子阅读的误区及解读[J].当代学前教育.2010(5)36-39.
[5]高燕.亲子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J].江苏教育科研.2010(7):35-37.
[6]周兢,朱从梅.母亲在亲子阅读中的语言运用特点分析[J].幼儿教育.2006(9):48-50.
[7]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8]郭学萍.亲子阅读的现状、对策及反思[M].福建论坛,201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