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三政治课程复习策略

2012-08-15 00:42邱晓兴
文教资料 2012年18期
关键词:时政考点高三

邱晓兴

(福州市鼓山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2)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渗透到高考试题中。高考的目标要求就是能力测试,即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和提高以上这些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们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完整地分析与解答考试中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模块试题,真正打好高考这场硬仗,高三教学一线教师就要进一步地优化高考复习策略,努力增强复习教学实效,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生成和能力提升。笔者认为当前高三政治学科复习策略应着重落实好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考情,吃透学情

每年进入高三,我们首先要对本年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研读。对《考试说明》的研读尤为重要,因为高考试题的编制均依据于此。如果师生能吃透《考试说明》的精要,那么面对高考将胸有成竹。在研读《考试说明》时,我们需要认真弄清以下三个方面问题:(1)弄清 《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考点内容、难易度情况,耐心地将考点知识在教材中找出,以便检查以往教学的缺漏,及时落实。(2)弄清本年度《考试说明》与往年有何变化,特别注意考试说明部分增删考点,理解增加部分考点,判断本年度高考命题趋势。及时排除已删除的考点,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3)弄清题型示例的特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信息,特别是设问要求及难易程度。认真对待题型示例有助于学生在平时做题时,有意识地排除偏题、怪题和特难题的干扰,提高复习效率。

研究考情还须注意分析近三年来全国各省市特别本省区高考试题及命题变化特点,特别是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状态。高三政治教师要通过每年的省、市高三政治学科会议和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听取有关专家讲解,并利用这些机会向专家们求教复习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千差万别,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思维状况都不尽相同,复习教学安排除了要坚持考纲、考试说明为指导之外,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牢固树立“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复习备考理念,要针对学习水平差异、努力程度不同的学生,认真设计不同的复习教学目标要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适当降低难度要求,循序渐进。复习教学不要过于追求今天复习多少的知识,而应强调学生今天有何收获,提高了多少,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否完成事先设定的复习目标与要求。

二、用好教材,备足“弹药”

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也是制定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复习教学的重要工具,切勿忘本。回归课本,用好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便捷地发现解题的路径从而快速解题。复习阶段指导学生用好教材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熟悉教材目录,通过目录将各单元、课、框、目的脉络和逻辑关系理清,有助于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2)按教材设置顺序理清每一个考点所覆盖的知识内容。既要读透正文部分,又要关注辅助文中的“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还要重视每个单元之后的综合探究课的内容。(3)做好重要知识的标记和批注。教材中不同理解难度的知识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对于多年高考试题中反复出现、容易与时事结合、多角度设问且答案层次设置能够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考点要作详细批注并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甚至可将相关联的好题写在上面,这样每一次读起来都有所收获。

记忆考点是复习备考的第一环节,也是一项首要和基础的工作。头脑中空洞无物,相当于作战中没有武器和弹药,必然一战即溃。教师应多运用一些记忆策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如采用直观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等,使知识得到深加工。

在复习第一环节结束后,许多学生发现“背”了许多考点知识,但遇到解题时,就是想不出思路,不知如何用这些知识。其实,原因是对考点知识理解不透彻,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到位,导致解题思维的僵化。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对教材考点知识进行理线串点,不断反思、升华,最终把书读薄、读透,构筑起一幅“条理清晰、排列有序、关系分明”的知识网络图。这样学生就能清晰地知道某一知识所处的位置,使用时可以立即有针对性地提取出来。

在复习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十分强调构建模块知识网络图的重要性,也都在努力帮助学生在脑子里描绘一张“知识地图”。当然归纳的方法很多,但总的原则是知识网络的构建不能由教师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尝试建构,真正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以经济生活模块知识网络构建为例,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位哲人的名言:“人是一种经济动物”,要求学生用经济生活模块知识理解其含义。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再提示学生察看经济生活教材的目录,思考我们每个人在经济舞台中扮演哪些角色,启发学生从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公民、经营者等角度全方位地扫描教材主干知识,分析其中的内在关系。笔者指出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在哪儿工作,引出企业,并进一步推导出相关联的国民经济、市场经济等知识。最后设问:市场经济活动如同一场足球赛,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将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经营者比作足球队员,那么裁判员该是谁呢?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引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规则、以国家为行为主体的相关知识。

笔者认为知识体系构建要以问题为龙头、以思维为主线,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讨论交流,点拨串讲等多边活动,使学生头脑里形成由概念群交织而成的“知识树”,最终实现从平面的知识结构向立体网状知识体系的提升。

三、关注时政,激活思维

从近年的福建省高考命题特点来看,文综(政治)许多试题仍延续以时政热点和福建地区本土化、区域化的重大事件和文化特点设置试题背景材料的做法(如: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艺表演、福厦高铁通车、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农”问题等),即不回避时政热点问题。

针对高考命题“以热点为载体”的规律性特点,在备考过程当中要特别关注好三类问题:第一,一些影响大,出现在主流新闻媒体的频率高,能被考生接受的与高中所学知识有必然联系的国内外及本地区热点问题。第二,一些展现国家意志和利益,反映人民生活,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素材。第三,体现人类追求和自身生存发展,有定论、具有长期效应的内容。

多年来,许多师生对时政热点的复习都搞得轰轰烈烈,而高考后他们总有许多遗憾和无奈。因为考前复习了大量的热点时政专题,高考考题设置的热点要么都没有碰到,要么就碰到了一些,而且试题切入点与前面复习到情况有很大不同,结果学生没有解好题,得分较低。所以现在一些教师总感觉热点抓到和抓不到对考试结果似乎没有很大影响。

那么热点时政问题的复习是不是无关紧要呢?其实不然。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不是为了押题、猜题。由于命题切入点的角度变化是无限的,能“猜中”命题切入点的人微乎其微。其实时政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学习热点和培养综合能力的关系,即通过时政专题训练激活学生思维,提供更多思考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从不同模块知识角度挖掘和选择时政热点与考点之间联系的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从而将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思维方法、素质。当然,时政问题切入角度的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贵在启发思考,活跃思维。

四、优化教学,稳步推进

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教师必须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学习吸收各校复习教学的有益做法,为我所用。教师对复习教学应有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复习内容、进度和方法步骤等都应作出妥善的安排。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重点是基础知识,但每个考点的复习不能都讲究精细化,不能平均用力,而应突出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点,复习速度不宜过快,力求扎实。第二轮复习强调对宏观知识结构的总体把握。中观上明确跨单元知识联系,微观上实现重要考点理解突破,核心考点实现与时政材料对接,强调多角度地跨模块的综合。第三轮则侧重弥补知识缺漏和仿真实战演练,帮助学生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应试技巧和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有了温馨的环境、乐观的心态,兴趣会油然而生。高三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复习中乐学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应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乐学奋进的氛围,从而减缓复习过程中的倦怠情绪。如:教师可用精彩生动的事例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师生对话互动,让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重现和复述,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解题思维,促进反思、感悟、提升。

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投影、电视等媒体,使教学信息容量得到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考,使复习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五、有效训练,精心讲评

在复习过程中,课堂限时训练,课后适量作业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巧、提升应考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对于练习的布置并非越多越好,而更应该注重习题的质量。面对教辅市场中如潮涌来的自测题、系列题、仿真题、联考题、模拟题等各种习题,老师们绝不能照单全收,对练习资料中有些不符合考纲与考试说明要求的偏题,就要果断地加以剔除。对于一套练习题中,一些偏重于理解应用、创新性强、难度值较大的习题,教师应视不同学生有区别地安排,做难题应适度适量,量力而行,有所取舍。基础好的学生要明确目标,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同时关注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规范性。

没有讲评,训练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讲评要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为主,兼顾对知识方法的补漏和纠错,讲评前教师最好对布置给学生的习题先做一遍,弄清试题的难易程度,考查对象,试题类型的情况;在讲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回忆和再现相关的考点,帮助学生归纳不同类型的解题方法和应对策略;讲评之后,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对考试、练习、作业中的错题进行分类登记和总结,将题中易错、易混的观点及设疑和陷阱记在错题本中,以便杜绝同类错误的发生。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对于好题要按照一定知识体系整理,对于综合性强又比较典型的一材多用的题目等,应做上特殊的标记,专门摘抄保存下来。这样,到考试之前再拿出来,回顾研习一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心理疏导,增强信心

良好的心态是考前复习、迎接高考挑战和创造突破的法宝。

一年紧张的高三生活,学生们过得不可能都一帆风顺。学习成绩有时会起起落落,学习情绪、状态也难免会不稳定。高三毕业班政治教师有责任关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状态和情绪的变化。对于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导致情绪、状态不稳定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引导其充分认识高三学习的艰苦性、枯燥性和持久性,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高考只是求学道路上的一次选择,高考不会决定终生。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综合潜力对高考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合理确定适合自己的高考努力目标,减缓压力;鼓励他们战胜自我,在坚持学习中慢慢体验过程的艰辛和超越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坦然面对学习中一时的得失,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每年的高三政治复习工作都有新的特点、新的要求,对每一位老师、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新的任务和挑战,只要我们认真理解把握命题特点和变化规律,深入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优化教学,有效训练,不断调适学习心理,就能有效促进学生政治综合应考能力的提高。

[1] 张金萍.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J].考试教研,2011,(3).

猜你喜欢
时政考点高三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时政
时政
时政
我把高三写成诗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