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爱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泗洪 223900)
美育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家的重视,本次新课标改革更是将这一个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实践中,高度显现了美育的重要性。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语文美育终于摆脱了德育的“附庸”地位,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语文美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美不美的层面上,或者把中专语文美育简化成艺术教育,甚至“审美创造能力”教育。笔者认为,这都是对语文美育定位不准造成的。这一问题必须界定准确,否则会影响到语文美育方法的选择及教育效果。
当前,现代人的身心承载着太重的负担,显出了越来越大的“无能感”,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加厉害。人常常成了科技“座架”上的忙忙碌碌的小虫;人的心灵深处往往受到污染,造成关系紧张,精神颓废,心理生态严重失衡。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学生成了“知识容器”,心理生态损伤最为严重。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中职语文美育担负着舒张学生的心灵和实现生命发展的使命。
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1]中职语文美育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命教育。然而,传统的语文美育更多地关注美育客体,而审美经验论告诉我们:美感的发生“不能仅仅看做是对某一具体的直接反映,而是要借助审美主体的一定心理结构作为中介”[2],审美心理的生态性对审美效性至关重要。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唯分数论”的氛围中艰难度过他们的小学和初中。在分数面前,他们丧失自信,甚至丧失尊严,扭曲了生态自我(Ecologicalself)。中职语文美育必须重构学生的生态自我,和谐学生的生命发展,让他们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所以,中职语文美育的范式必须革新,美育视角必须着眼于学生心理生态的平衡和学生的生命发展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自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国家先后颁布了三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都没有涉及语文审美教育。1979年下半年,北大附中的章熊等人,进行了语文美育研究的尝试,这是语文美育的滥觞。1986年12月,国家教委颁布的第四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才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首次把美育列入语文教学目的之中。1993年3月,国家教委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第35条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直到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新行动计划》,才提出美育是教育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3]2001年的语文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需要,把语文美育放到更高的位置。
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义务阶段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普通高中语文课标有关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有: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在“基本理念”部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部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总体而言,普通高中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审美能力”的建构。
中职语文美育既要延续和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育目标,同时更区别于普通高中的语文美育目标;它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首先,升入中职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分数上的歧视使他们厌恶学习,很难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所以中职语文美育必须关注他们审美趣味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自信心,热爱生活。其次,中职阶段由于没有高考压力,语文美育没有必要拘泥于教材,学生的美育发展空间较大,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指导他们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建构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指导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总之,中职语文美育是培养“生活艺术家”,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的需要,是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需要。中职语文美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紧箍咒的束缚,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
良好的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最好的工具,针对中专语文美育建构学生“生活艺术家”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文美育。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利用语文教育中的听读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眼要看,口要读,耳要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感受课文的内容,接受课文的美的熏陶。而美读则是听读教学中感知美、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4]通过美读能把诉诸视觉的无声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通过再造想象的活动,在头脑中再现课文的情境,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课文的情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与作者的心灵情感相沟通。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可以使学生进行更为深刻的审美鉴赏。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语文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另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就能有效提高审美鉴赏力。这就需要授课者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所以,在语文美育中要注意分析课文所表达出的情感,把真、善、美从语言中发掘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课文的同时,情绪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产生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使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升华,眼界更加开阔。通过引导、联想、想象,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课文分析中鉴赏美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鉴赏过程,让他们反复揣摩、体会,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讲解分析去代替学生的独立鉴赏。由于鉴赏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更应要求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本身成为学生评价美、欣赏美的场地。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只在关键处予以辅导,最好是在学生鉴赏不全面或鉴赏有误的时候,才加以点拨,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讲解分析。只要坚持以学生鉴赏为主体,并把教师引导与学生鉴赏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近生活发现美,提高其审美创造力。走近生活首先要关爱他人,写出人际之美。在工业文明观的指导下,人是征服了自然,但从某种角度看,人类征服自然的许多伟大的胜利在人的精神的熔炉化成了一滴泪水。现代人往往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座架”上的可怜虫。所以教师要知道学生关爱他人,发现人际关系的美。为了写好这类文章,要让学生“回归生活”,选择自己的关爱对象,采取对方能够接受的关爱措施,小组探讨措施的可行性,小组汇报关爱的具体行动并,然后写作。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通过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学生写作文时不再畏难了,不再千篇一律了,而是个性尽显,精彩纷呈。在作文中,学生深深感受到关爱生活、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在人的群落中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关爱的深广度,游离于人生态网之外的人是找不到自己的。这样,学生不仅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体会到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从而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1] 尼采.悲剧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1986:105.
[2] 彭立勋.审美经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
[3] 冯玉强,龙江河,田剑波.二十年来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述评[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5.
[4]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