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视野的拓展

2012-08-15 00:42张婷婷
文教资料 2012年18期
关键词:公民媒介素养

张婷婷

(淮阴师范学院 物电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论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视野的拓展

张婷婷

(淮阴师范学院 物电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纷繁激荡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突破以往的视域局限,从一种更为宽广的文化视野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特别要战略性地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实现一元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公民素养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 思想教育 文化视野

当代大学生群体正置身于一个纷繁激荡的时代。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纠葛下,中国当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呈现为一幅复杂的图景。这要求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站在整个社会文化变迁的高度,用一种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想工作、做决策”[1]。其中,尤其应当战略性地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实现一元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公民素养的有机结合。

一、一元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我国社会思潮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

当前的高校校园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与冲突的局面。伴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达,“媒介文化”或“消费文化”氛围浓厚;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瞬时性特征的信息文化正在成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联系的不断加深,多样的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也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

对此,首先应当牢牢树立一元主导的方向意识。从高校的现实环境来看,国外敌对势力对“西化”、“分化”的攻势不仅没有停止,而且采取了新的更为隐蔽的手法:一是“淡化”,即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宣扬“淡化意识形态”,企图诱导我们淡化政治,淡化共产主义目标,淡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丑化”,即利用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和少数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对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加以丑化,降低其在民众中的威信;三是“溶化”,即通过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历史终结了”等,企图用反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占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越是如此,越是要求坚持方向,高举旗帜,引导大学生群体构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其次,应当承认多元文化的必要性。“物一无文”,如果文化失去了丰富性和多样性,就只能是一种死气沉沉而非生动活泼的局面。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反叛传统、拒绝崇高乃至排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倾向与思潮,对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带来了挑战,但是它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接受更为丰富的思想文化信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有利于高校思想文化领域的活跃与繁荣,最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从一种更为宽广的文化视野来看,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又要引导和融合多元文化,既抵制和防御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渗透,又以一种积极的开放心态支持和促进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公民素养相结合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1]当前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了拒绝崇高淡化理想的思想倾向,在自身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有所弱化;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特别是德育上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重视道德知识的教育却忽视道德实践的养成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知、情、意的脱节等。在纠正和弥补这些不足方面,悠久的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珍视的宝贵资源。

以代表性的儒学而论,一方面,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是其中纲要性的特征。由孔子的“杀身成仁”,至孟子的“唯义所在”,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终而至于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种终极关怀和最终理想圣洁如雪,直入云天,其中既蕴涵着“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自我修养要求,又凸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担当意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被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追求。另一方面,重视修养和强调践履亦是传统儒学的突出特征。孔子讲求“克己修身”,曾子提倡“三省吾身”,王阳明高扬“知行合一”,以及《礼记》所倡言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无不为走向“内圣外王”的终极关怀提供了切实的方法和进路。

当然,传统民族精神更为侧重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更多的是要求通过“克己复礼”而实现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升。在现代社会,伴随着民主政治与社会建设的进步,个体的“公民”身份愈发凸显。从2001年发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到十六大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化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胡锦涛同志提出“公民进行广泛有序的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到2007年“6.25”讲话中强调“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党的十七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再到深圳市首开先河,第一个将公民社会建设写进“十二五”规划……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为社会培育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已成为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当前,应当重点围绕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强化这两个方面加以突破。

政治素养方面。一是提高大学生群体政治认知的水平。大学生应当成为具有开放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将任何事件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入思考和处理。为此,应当拓展关于世界历史和当代世界格局的教育,拓展关于当代政治、经济和外交的运行机制与规律的教育,特别要强化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关于时事热点的剖析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析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二是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公共生活,特别是议政参政能力。应当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高校营造一种尊重学生意见,让其参与学校发展的民主文化氛围。一方面通过传统的班级、党团、宿舍及社团等平台,锻炼大学生群体自我管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更加广阔的层面畅通大学生的政治表达渠道,引导大学生有序参与学校发展战略的讨论、制定和实施,关注和投入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建设,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能力。

媒介素养,按照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所作的广被接受的定义,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可以辨别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当前,高校普遍开设大众传媒,特别是多媒体相关课程,但是多以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为主,而较为忽视关于信息的鉴别和剖析的能力培养。应当把媒介素养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内容、一个渠道,从而推动大学生自觉树立媒介自律意识和批判意识;在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中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其中,通过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培训,特别要吸收他们广泛参与办报办刊办台,参与校内主流媒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获得关于媒介的切身体会。

[1]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6-20.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猜你喜欢
公民媒介素养
论公民美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