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内涵的构建

2012-08-15 00:45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职业道德

单 坚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无锡 214011)

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内涵的构建

单 坚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无锡 214011)

教师是最神圣和崇高的职业,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创造者、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对教师职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目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建设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创造者、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对教师职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目标。

1 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情操和品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既反映了教师职业行为的特点对教师道德的特殊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一般道德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在人类历史的沧桑流变中,教师承担着教化万民、培养万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的精华,又需要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因此,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

一是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和社会。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成败在于教师。教师的道德水准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灵的塑造、性格和品质的形成,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将越来越多地直接作用于社会。高校是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高校教师应该是社会进步的领跑者,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首先,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想交织混杂,一些腐朽消极思想也影响着高校教师,出现了一些道德困惑或失范现象,社会对教师的信任下降。其次,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对教师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些学校迫于改善师资需要,在教师引进方面放低了教师准入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进而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

三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作为教育者,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将一些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充实到教学中去,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并以良好的学识学风启发和影响学生。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会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崇高的威望,成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因素,进而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2 新时期高校师德失范的现状

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大多数教师能够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表现出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较高的涵养。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道德危机、伦理价值的滑坡已引起了人们的瞩目,师德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道德水准滑坡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社会转型期,面临市场经济大潮和中西文化的撞击,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对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种种迷茫和困惑。高校也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的各种思潮无时无刻在侵蚀高校教师的道德准则。受此影响,少数教师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的道德准则淡漠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减退了,被一些物质利益所诱惑和束缚,只看到市场经济功利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奉献的一面,偏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使“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有所缺损。另外。一些高校的师德建设多数还停留在书面和文字上,只注重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注重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视了思想素质、师德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教学科研一手比较硬,思想道德建设一手比较软的状况,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2.2 学术腐败困扰

学术领域尊为纯洁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然而曾被视为“象牙之塔”的高校,近年来正遭受学术腐败行为的困扰,学术腐败事件屡见不鲜:一是抄袭剽窃论文,将他人成果占为己有。由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价制度促使一些教师对科研成果、学术著作译作表现出强烈的追逐,在科研和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了舞弊现象,滋生了学术不端的行为;二是大搞不正之风,为了上项目,评上奖,四处托人,请客,甚至有的专家与不法商家联手,推销假冒伪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坑害消费者。学术腐败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不仅影响到学生人格的成长,玷污了教育这个高雅神圣的知识殿堂,还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则,破坏了社会机制中人们相互竞争的游戏规则,甚至危害到我国科学和社会发展进步。

2.3 意识淡化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最神圣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教师师德的本质内容。

然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使高校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些教师没有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做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而仅仅看做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有的教师不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上课墨守成规或敷衍了事,没有创新意识;有的教师只重视教书,忽视育人,对学生课后出现的违纪违德现象视而不见,不愿意从事学生思想工作;有的接受学生或家长的宴请,向学生泄密考试内容,送“感情分”、“礼品分”,或利用招生之机谋取私利,做出一些有悖于师德、人格的事情;个别教师过分强调经济利益,主次不分,“人在曹营心在汉”,甚至利用学校培养而获得的资本,置学校和学生于不顾,擅自“弃档”、“跳槽”等。这种思想消极颓废,缺乏自尊、自重、自爱的精神,导致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滑坡”。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3 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的构建

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既是高校发展和完善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内涵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师风宣传教育

师德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师德建设的关键是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对价值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高校要将师德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新理论,并借助于《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道德等产生的力量,培养教师以人格为核心的道德精神、道德修养和道德魅力,达到“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境界。其次,师德建设要自律、他律并举。师德培养不能完全依赖教师自我意识、自我觉悟和自我修养的自觉行为,还需要重视和加强舆论的道德意识和引导作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体,加强对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宣传,通过典型宣传、榜样示范等途径来增强舆论的教化功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3.2 师风评估、监督和激励机制

(1)健全师德评价体系。良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要依靠教育引导,更要靠制度保证。因此,要建立和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将师德的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把师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中,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具有具体真实的内容,克服学校在考核教育业绩时重业务轻道德、重学历轻素质的弊端。另外,从源头上对新进的教师严格把关,根据其在一年试用期的考核情况尤其是师德考核情况,决定是否聘用,以确保“德才兼备”的新教师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

(2)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采取教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学校监督、同行监督、学生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并将师德作为聘任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清除学术腐败现象,“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还学术领域之圣土。

(3)健全激励机制。要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应授予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干部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要进行严肃批评、降职和降薪的处罚,其中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取消教师资格,直至清理出教师队伍,以充分发挥警示作用。

3.3 营造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高尚师德的沃土,而校园文化又是校园环境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团结人、引领人、激励人的内在动力,一面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旗帜。因此,高校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文化氛围,一方面,倡导和鼓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以良好的情操感染和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创设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自由、学派争鸣、学科交流,致力营造自由探索和浓厚的科研风气。同时,高校还要从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关心、理解、体贴教师,把师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的实际工作中。通过细心、周到、优质、高效的各种服务,创造良好师德建设氛围,增强师德建设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总之,重师德、讲师风是高校强校之本,也是学校的精魂所在。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教师师德水准得到升华,成为爱岗敬业、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高素质群体,成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引领者。

[1] 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向辉,全海,孟京坤.求实创新积极探索师德建设新途径[J].中国林业教育,2010(7):37-40.

[3] 张红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59-60.

[4] 祝胜男.高校师德建设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2):13-14.

[5] 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123-125.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s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Content in New Era

SHAN Jian
(Wuxi Radio &TV University,wuxi 214011,China)

Teaching is the most sacred and noble profession,They are not only the initiator and creator of knowledge,but the shapers of the students’personality as well as the practitioners and demonstrators of morality.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new content is given to teaching profession,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put forward to higher requirements,and new goal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been proposed.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ethics;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morality

G 641

A

1671-7880(2012)01-0028-03

2011-12-16

单 坚(1957— ),女,江苏无锡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职业道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