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诗歌的人生写照及美学精神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8期
关键词:心学王阳明良知

罗 薇

(安徽师范大学 2010级古代文学专业,安徽 芜湖 241000)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讲学于阳明洞,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是我国著名的心学大师,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结合儒释道三教,再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形成了庞大的心学体系,提出了“心即是理”的宇宙观,“致良知”的认识论,以及“知行合一”的动机论。他的一生数次以书生身份平定内乱,“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①历经宦海沉浮,官场倾轧。他是一位极具文学天赋的诗人,十一岁时过金山即席创作的诗歌技惊四座。弘治六年,王阳明会试落第,李东阳戏命王阳明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持笔立就,惊得在座诸老连称为天才。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身陷宦海,历经磨难,王阳明也没有停止过诗歌的创作。诗歌伴随着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一生。王阳明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角度新颖,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集中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反映了作为心学家诗人的审美情趣。王阳明的诗歌根据内容大体可以分为:求道诗、山水游览诗、罹难诗、哲理诗。

一、求道诗

王阳明的求道诗主要写于他的青少年时代和初入仕途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反映了王阳明在思想探索中的矛盾心理,入世的心理占据主导地位。诗歌抒发其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将耿介的个性和凛然的气概毫无掩饰地倾吐出来,极具浪漫色彩。语言上朴实、清新、自然,绝无铺陈和雕饰感。如《雨霁游龙山次五松韵二首》:“晴日须登独秀台,碧山重叠画图开。闲心自与澄江老,逸兴谁还白发来。潮人海门舟乱发,风临松江鹤双回。夜凭虚阁窥星汉,殊觉诸峰近斗魁。”(其一)“严光亭子胜云台,雨后高凭远目开。乡里正须吾辈在,湖山不负此公来。江边秋思丹枫尽,霜外缄书白雁回。幽朔会传戈甲散,已闻南檄授渠魁。”(其二)这两首七律随兴而发,诗境开阔,时空交错,结构极具立体感。极目远望,深秋的姚城一派生机,涌动着生命的激情和寄托,抒发了对前程的无限希冀,表达出青年时期王阳明志存高远,不被击倒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再如巳未仲秋朔所作的《大伾山诗》:“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端。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诗中传达出一种豪迈奋进的激情,最后四句更是可以看做是王阳明希望在仕途上大干一场的宣言书,充满着对人生,对仕途的激情。

二、山水诗

王阳明对山水诗情有独钟,山水与他,如同知己。仕途的坎坷,人生的遭际,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身心俱疲,急需寻找释放心灵的出口,亲和自然,融会造化,寄情山水。他的足迹每到一处,总是投身自然的怀抱,在山水之中陶冶情操,深悟大自然的美妙。他徜徉在山水之间,用哲人的智慧静心观物,感悟人生宇宙的理趣。在纵游山水中随处体悟人生意义,从山水风景中印证心学的内涵,体悟良知的奥妙。

王阳明总是以巨大的热情和哲人特有的目光发现山水中蕴藏的美感。“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精,洞鹤林僧相对清。”(《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整首诗意象迭兴,妙语连珠。诗人用拟人、写意的手法写出了“山鸟”、“山花”的灵性和亲和,沉浸在山水之乐中的王阳明心情愉悦,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碧树秋声、丹岩夕照、雪岭玉帐、云溪环碧,诗情画意,交相辉映。在诗人的眼里,山水是灵动的画面和性情的映照。又如诗人病中所做《又绝四首》:“翠壁看无厌,山池坐益精。深林落轻叶,不道是秋声。”(其一)“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其二)“人间酷暑避不得,清风都在深山中。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其三)“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眼前风景色色异,惟有人声似人间。”(其四)这组律诗组合,二首五绝写出了浮峰深秋的幽静和多姿,二首七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浮峰的留恋之情。如同一幅古朴的“深秋行旅图”,构成了秋景的静谧和宽远。面对风景各异的秋色,诗人乐而忘返,忘却人间的喧嚣和困惑;心灵沉浸于越地的山水之中,进入另一个世界之中,表达了诗人亲和自然山川的高蹈情怀。《山中漫兴》是王阳明和董萝石登秦望山所做。“清晨急雨度林扉,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这首七律点出了江南雨季气候变幻,细雨空濛的春色意蕴,以及乡村田园风光的特征,表现出诗人观物的细腻和恬静的心态。同时,诗中糅入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自足适意、洒脱飘逸的烟霞情怀。

三、罹难诗

王阳明的一生沉浮宦海,多次临危受命,建立奇功。他是正直高洁的新儒生代表,本着对良知的追求,面对黑暗的势力和腐朽的政治,他敢于直谏,不顾生死,因此屡遭陷害。王阳明的罹难诗主要有狱中诗、赴谪诗、居夷诗、江西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流露出诗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受辱不惊的博大胸怀。在狱中诗中,王阳明除了表达对当朝统治者黑暗统治的愤懑之外,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对于人生真谛的探求之心。在赴谪诗中,诗人不以谪旅为畏途,从屈原、李白等人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从容赴难;历尽千难万险,沿途还讲学不辍,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在居夷诗中,诗人抒发了身处瘴疠之地,随遇而安,抗争环境压迫的豁达胸臆。他吟作诗文,筑室讲学,龙场悟道,逆境中铸成诗魂。在江西诗中,诗人除了表达对浊世和凶险仕途的厌恶之情外,更多地流露出对圣道难行,人心颓废,民不聊生等社会现状的忧虑之情,传达出一个正直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普世情怀。

王阳明的罹难诗是他对自己时代的深刻认识,也是他百折不挠、磨砺自身的人生轨迹,高扬着一种积极的人文精神。“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逈。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惊风起林木,骤若波浪汹。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欢动。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厓穷尤可陟,水深尤可泳。焉知非日月,胡为乱予衷?深谷自逶迤,烟霞日悠永。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陇。”(《不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忠臣贤士的壮举十分同情和支持,对丧失人道的统治者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他用诗歌礼赞正义的伟大,鞭笞了明王朝专制和腐朽,同时也传达出为选择正义而无愧人生的志向。“峰头霁雪开草阁,瀑下古松闲石房。溪鹤洞猿而无恙,春江归棹吾相将。”(《岁暮》)诗句看似平静,但力透纸背的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犹如狂澜汹涌,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归耕桑田”的儒者情怀。《有室七章》其五:“心之忧矣,匪家匪室。或其启矣,殒予匪恤。”表达对当朝最高统治者是非颠倒,忠奸不分的谴责,也是对正义忠勇之士惨遭迫害的同情和声援。其七:“朝既式矣,日既夕矣。悠悠我思,偈其极矣。”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和无法解释的苦闷之情。《有室七章》每章四言句式,独立成章,展示了正直士大夫恪守道德人格理想和忧国怨深的情怀,在思想上继承了《诗经》“怨”的传统,在艺术上将意象和抒情邮寄融合,抒发了真性情。再如《见月》诗中所说:“胡为此幽室,奄忽踰飞扬。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盈虚有天运,叹息何能忘。”面对命运的挑战,王阳明毫无畏惧、坚贞不屈,以凛然正气抗击恶浊之气。没有英雄末路之衰,一个刚强而又敏思的哲人形象挺立于世,回荡苍宇。

王阳明的谪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度过,他在途中所作的诗歌表达了漂泊者的心声,是谪旅生活的自白。“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忘远村。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夜宿宣风馆》)“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作黄昏。”(《因雨和杜韵》)道路艰难,谪旅险恶,诗人用阴暗的色调,“夕阳”、“归鸟”、“远村”、“白发”、“孤月” 等意象表现了浪迹江湖的流放感受,抒发了孤独寂寞的悲苦之情。艰难的谪途是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苦闷和凄凉,但诗人并没有降心辱志,对人生的磨难不是一味地哀叹,而是敢于直面,将一腔悲壮慷慨之情抛洒于苍茫雄奇的宇宙意境中,浩然凌空,有一种高扬的力量。“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天下风。”(《泛海》)此诗意境开阔,气场宏大,将个体放到茫茫的宇宙中去观照,人生的磨难犹如天空的浮云,十分渺小。在月明天高的夜晚,月光如银,长风破浪,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诗人心中的儒者世界清晰显现,既有匡扶社稷的雄心,又有超然物外的心态。尽管身处逆境,却从不丧失对于真理的追求,表现了一种达观的心态。

四、哲理诗

王阳明的哲理诗是他一生自觉追求圣贤人格,弘扬圣学的写照。他的哲理诗散见于他人生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但大多数集中于晚年。王阳明晚年将“良知”作为吟咏的对象,因此也称为良知诗。他的哲理诗贯穿着“致良知”的主线,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他对人性、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切体悟。他的哲理诗生动鲜明,极具灵心慧眼,在道出妙理新意的同时绝无枯燥乏味之感。 他将“心”、“性”、“意”、“情”、“志”五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灵动和启迪心智的灵悟。

王阳明在南京救世时所作诗歌《与沅陵郭掌教》:“记得春眠寺阁云,松林水鹤日为群。诸生问业冲星入,稚子拈香静夜焚。世事暗随江草换,道情更许碧山闻。别来点瑟还谁鼓,怅望烟花送此君。”诗人为学、为教总是以叫人体悟“良知”为首要。王阳明特别重视“良知”的功夫,反对坐而论道。他身体力行,在道德的修养和实践上下足功夫。通天岩讲学时的诗作《坐忘言岩问二三子》:“几日岩栖事若何?莫将佳景复虚过。未妨云壑淹留久,终是尘寰错误多。涧道霜风疏草木,洞门烟月挂藤萝。不知相继来游者,还有吾侪此意么?”此诗写出了诗人的诸多感慨,除了表明自己归隐烟霞的心迹,同时告诫弟子应具有超然物外的心态。现实黑暗无道,更需把握独立的思想,坚守精神的自由。正德六年,王阳明受命出征广西前所作的《别诸生》一诗,更是对于“良知”学说的高度概括。“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论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诗人认为自己的良知学说是传承孔子儒学的正脉,“我此‘良知’两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也。”②《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简洁地阐明了心血的基本思想:“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其一)“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作死灰。”(其二)这两首七绝可以看做是王阳明对于佛道学说的分野。他用极其通俗的语言和比拟道出了心学的真谛,肯定了人的自主意识、个性独立和自由精神,思想价值无与伦比,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五、王阳明的心学美学思想

王阳明的一生是追求圣学、成圣贤的一生。在明中叶这样一个苦闷和黑暗的氛围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其一生的心学思想,并自觉地将他的心学运用进文学创作实践中,用一颗“良知”的心去记录人生,抨击罪恶,形成了由心学理念构成的美学精神。

“身心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志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③王阳明认为心是人的主宰,意是心的外化。意是外部世界与心交换的中介环节。它的内涵实质即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意义关系。这其中也牵涉到道德上的认知、审美和判断。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王阳明认为审美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反映,“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试听言动。即试听言动便是一物”。④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意,强调美是意的体悟,只有意之美善,才能使人、社会、世界变美变善,心灵才会美好。诗歌的抒发对象是情、志,而这种情、志来自于人对于外界的审美活动,也就是将无言的心转化为有言的意,以意统领精神世界的情、志。根据王阳明的心学理念,人的内心是良知之舍,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意的本体。“良知是造化的精灵”。⑤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美学的思想内核,也是心学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在王阳明看来,诗歌的源泉就是良知,诗歌要求表现心灵的纯真之美。如果良知被遮掩,诗歌就失去了灵魂。万物一体是王阳明心学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学思想延伸到诗歌创作的重要体现。他通过人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气之相通”的原理系统地论述了万物一体的和谐精神。万物一体推广到美学上就是一种“大美”,即人和万物之间的“和谐之美”。万物一体的思想排除了主客二分、人我之分的哲学前提,成为了社会和谐的基本法则。这种和谐从另一个方面又验证了良知的纯美。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⑥从文学创作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二者同时发生的,是文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文学理论指导、规范文学实践;文学实践丰富、规范文学理论。知行合一扩展到美学领域后,知不仅仅指理论知识,而是指更深一层的心,也就是良知,以良知践行影响社会。知行合一的核心是良知,“贵真”是它的主要特征。人只有按良知的命令行事,才能显露内心世界。只有这样,诗人的人格品味才能涌动于诗句之中,才有艺术美的张力和韵味。

王阳明的诗歌创作对于他的心学及心学美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心学美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助推剂。而他的心学美学的形成对其诗歌的创作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促使其诗歌以抒发良知为主要内容,由外在求美转向了内在人格美的展现,另一方面使得诗歌的创作从关注历史事件的叙述转向心灵情感的抒发。他的心学美学一旦融会于诗歌创作中,则影响到了诗人审美的认知、体验和判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学精神。王阳明的诗歌描绘了他对于“良知”追求的一生,诗歌的整体美学精神是对良知精神的讴歌。

注释

①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73.

②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79.

③④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⑤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04.

⑥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华建新.王阳明诗歌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4]王阳明.传习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5]钱明.阳明心学的形成和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6]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心学王阳明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见心见行 知行合一 “中国蓝”新员工培训中的心学实践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杨简心学的形成及其浙学精神的展现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