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云
(徐州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主角光环”现象,最初出现在以少年为主角的漫画中,其主角即某个少年拥有不死之身,虽然在战斗中会遭遇暂时的挫折,但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主角光环”是作者所赋予主角的一种特殊待遇,也可以称作主角不死定律。后来一些网络小说的作者借用这一现象,让作品主角具有无人可比的运气与无可匹敌的天资,被作者赋予了“主角光环”的主角是无敌状态的。
“主角光环”待遇从头到尾贯穿于整部作品中,每当主角处于困境时,这种待遇就会呈现出一种强大的无所不能的力量,帮助主角化险为夷,扫清障碍,迈向成功。
网络小说中,“主角光环”现象一般集中体现在长篇作品中,如网络小说代表性写手、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唐家三少的几部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光之子》、《狂神》、《善良的死神》、《斗罗大陆》等等,以及同为起点白金作家静官的长篇巨作 《兽血沸腾》,2005年网络搜索量最高的玄雨的长篇科幻小说《小兵传奇》。近年来“主角光环”现象蓬勃发展,受到广大网络读者的喜爱和追捧。本文将从这一现象的特征及作者与读者的心理因素的角度来做简要分析。
在“主角光环”的庇护下,激烈的战斗中,即使主角一不小心中招,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必死无疑,但通过穿越时空或灵魂不灭的方法凤凰涅槃,他重获新生,因而主角能够避免一切致命伤害。如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中的主角唐门弟子唐三跳崖未死,灵魂穿越到一个新的世界,生命从零岁重新开始,开启了自己一段新的传奇人生。在现实世界中,跳崖不死还能穿越时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这对于拥有“主角光环”的主角来说是必然的,并且有一段辉煌的新人生在等待着他。再如静官的《兽血沸腾》里的主角刘震撼,他本是一名参加越战的中国志愿军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成了筛子,机缘巧合进入了时空隧道,来到一个人类与比蒙兽人共存的魔幻世界,在这里他的命运重新开始,他被当成比蒙猪兽人,带领手下强兵悍将大闹四方,进而继续书写自己的辉煌。
“主角光环”除了赋予主角打不死这个防守能力之外,也会给予他相应的进攻能力,这就是战无不胜。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对于主角来说也是必然的。《兽血沸腾》中主角老刘由于拥有许多比蒙美女,结果招来了贪婪的人类奴隶主的大军掠夺。老刘的领地是一个大土窑,手下只有20多名熊猫武士和一群老弱妇孺,而敌人却是正规雇佣军,人数众多。两者实力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是在老刘的睿智指挥和熊猫武士的勇猛抗击下,居然大获全胜。奴隶主没有放弃,他集结了更多的雇佣军,并不惜重金请来了魔法师助阵,魔法师在战斗一开始就用火系禁咒让老刘的领地烧了三天三夜。奴隶主以为胜利唾手可得,但他“忘了”老刘是拥有“主角光环”的,火系禁咒不但没有对老刘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反而帮助老刘把领地从一个大土窑烧成一个坚固的城堡。老刘就是在这个新的城堡里又一次完败敌人,奴隶主与魔法师成为了阶下囚。后来的几次关键战役中,虽然兵力数量与敌人相差悬殊,但老刘同样借助“主角光环“的庇护战胜对手,获得胜利,而且己方始终为零伤亡,战绩赫然。
对于主角来说,任何好运发生在他身上都不足为奇,天上的馅饼就是为他准备的。《斗罗大陆》里的唐三,先天满魂力,双武魂;他的父亲是昊天斗罗,母亲是蓝银皇,老师是最著名的武魂理论大师;他的父亲失去了双臂,母亲也死了,但是唐三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仙草灵药,治好了他的父亲,复活了他的母亲;别人想要得到甚至是看到极品魂骨、神器、魂兽、魂环,比登天还要困难,需要修几辈子的福气,但对于唐三来说,这些仿佛就在那等着他,在他需要的时候自动出现。《光之子》中的长弓威也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主角。他在无意中选择了迷失幻兽小金做伙伴,表面来看小金只是一只普通的魂兽,但实际上它是幻兽中最强大最高贵的龙族之王,在后来与黑暗势力战斗的过程中,小金为长弓威提供了整个龙族的援助。别人想要见到一头龙都非常困难,而长弓威几乎得到了整个龙族。当主角与黑暗斗争的过程中,众神的神剑、神之手套、冰神的面具等一般人不敢奢望的神器装备都会乖乖来到主角的身边,助主角披荆斩棘,斩妖除魔。
玄雨的科幻小说《小兵传奇》的主角唐龙本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凭借其单纯、善良、心胸宽广等个人魅力获得了终极人工智能星零姐姐的帮助,最终成长为统一宇宙的王者。星零助他拥有最先进的科技武器,帮助他管理国家,选拔任用人才,同时也使得他得到无数机器人的拥戴。最终,星零与她的分身唐星通过改造,成为有肉身的人类一起嫁给了唐龙,唐龙也一步步统一了宇宙。唐龙得到这一切的一个重要大前提就是凭借自己的无敌魅力深深吸引了星零,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而他的个人魅力就是作者赋予主角的“主角光环”的一部分。不论在《小兵传奇》还是在《兽血沸腾》抑或《斗罗大陆》中,当与恶势力斗争时,主角往往展现出令读者惊叹的过人智慧。在《小兵传奇》中,不管出现多么难以预料的情况,主角唐龙都可以凭借过人的智慧,推理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握时机,出奇制胜。《兽血沸腾》里的老刘则通过他的机智排兵布阵,掌握主动与先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斗罗大陆》的唐三每每在遇到困难,处于险境时都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渡过难关,继续前行。
主角在故事中所展现出来的这样或那样的无法用现实社会中正常的传统思维去思考的好运、巧合、天资、智慧、个人魅力等等都是“主角光环”的外化,只要作品主角得到“光环”的惠顾,他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与障碍,向着既定目标前进。主角想要得到的任何事物,他一定可以得到,而且主角一定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80后”是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他们是在“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特殊一代。这代人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父母以外,几乎没有可以交流情感的人,而大多数父母又要为了生计不停奔波,缺少时间陪伴子女,对他们的关爱和教育不足,这就造成了“80后”内心孤独、叛逆等心理特点,亲情、友情缺乏。这种心理状态直接反映在他们所创作的网络作品中。“80后”希望在作品中得到现实社会情感缺失的补偿,通过缠绵悱恻、惊心动魄的爱恨想象获得身心满足。“主角光环”能够赋予主角无穷的个人魅力从而获得爱情或友情,这很好地满足了创作的心理需要。《斗罗大陆》的唐三就凭借一身非凡魅力同时拥有了令人羡慕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他的家本已破碎分离,后凭他一己之力使合家团聚;他与爱人小舞一见钟情,中间虽有许多波折,但始终不离不弃,长相厮守;武魂界著名理论老师对他喜爱有加,关心备至;他身边的朋友同学都是能力非凡人士,但都对他衷心拥护,鼎力相助。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有机组合构成了社会,人作为其中一员受制因素颇多,并不能随心所欲,因此很多人戴着面具生活,其中不乏喜悦、兴奋的正面情绪,但更多的是不由自主的不舒服和苦闷。当“80后”无法承受这种社会压力时,他们转身于网络写作,现实中的棘手问题既可以通过穿越、玄幻的方式得以解决,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在这里亦得以实现。这种对于随心所欲的追求直接刺激了 “主角光环”现象的产生。《光之子》是唐家三少的第一部长篇奇幻小说,作者为其主角起名长弓威,长弓威的伴侣叫木子默。而唐家三少本名张威,张字拆开即为长弓,李字拆开就是木子,唐家三少自己也坦承这部小说的男女主角其实就是他自己和他的妻子,作者给予他们“主角光环”待遇也就是让想象中的自己具有某些无可匹敌的能力。
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主要是“80后”写手,其阅读群体也主要是“80后”、“90后”青少年。这些年轻人坐拥社会发展和上一代积累的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却缺乏被信任和被尊重的感觉,同时缺乏独立的经济基础,缺乏生活目标,性格大多害羞、懦弱,作为独生子女,缺乏坚毅、果敢的优良品性,与上一代人的沟通存在一定困难。
在心理学上,当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时,个人就会设法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这种心理被称为“补偿心理”。体现在阅读中,读者需要通过阅读特定的文学作品,获得心理的补偿,满足潜在的欲望,从而取得心理的平衡。
而“主角光环”现象中的主人公尤其是男主人公通过神奇的机缘巧合外加一点点努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得到的才智、地位、美女、财富、权势等等,从而获得人生的圆满。这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极为自由的阅读姿态给年轻的读者群带来了心理上的迎合与安慰。
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同属特殊的年轻人群体,拥有相同的心理特点,“作者隐含读者”,创作心理与阅读心理从最初便一拍即合,获得各自的生存时间与空间,在一个架空的虚拟世界里顺利地实现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作为网络阅读主体的年轻人被现实压得快要喘不过气的时候,“主角光环”给了他们这些现实生活中出身平凡、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实现了“南柯一梦”的机会,使得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虚幻的快感与成就感,进而很大程度上给了阅读群体一些精神满足和情感释放。“80后”在尽情宣泄中实现了心灵突围,并以自由开放的姿态为大众网民构建出一种和谐宽松的文化舒适区,使浮躁的心灵得到慰藉。
因为“主角光环”现象的存在,网络文学几乎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与阅读趣味,内容荒诞离奇,但正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解决了“80后”“90后”年轻人对于情感与物质的诉求,给予了他们另一个体现话语权的平台,也让他们能够在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生活中得以释放心理压力。但不可忽视的是,“主角光环”现象也容易使对现实感到失望的青少年生活在虚幻世界中。“主角光环”现象反映了一代年轻人对现实的失望与逃避,折射出当今青年阶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此,厘清网络写作和阅读活动中的种种心理暗涌,并据此最大限度地引导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黎欢.网络文学创作心理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2).
[2] 杨霞飞.网络文学与社会心理[J].飞天,2011(2).
[3] 许闻君.论网络玄幻小说作者与读者特点[J].语文学刊,2012(3).
[4] 崔凯璇.网络小说中的当代青年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