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荣,王章姐,张兴法
(安徽新华学院 药学院,安徽 合肥230088)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世界制药工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发展规划,将由制药生产大国发展成制药强国,制药工业将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制药行业企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
药物制剂是制药工业的最终产品,其生产过程包括药物、辅料、工艺、设备和加工技术等,工艺过程精细,科技含量高。同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剂型、新制剂不断开发涌现,药物制剂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所设药物制剂专业的培养方案基本上偏向于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企业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较高,而学校实验室设备匮乏或陈旧;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种种原因造成专业毕业生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需求,严重影响行业企业的发展。对此,已引起相关院校的重视并展开初步研究,但迄今缺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研究[1,2]。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如何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探索校企联合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面向制药行业企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制药工业的大力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高等学校“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主要包括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长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3]。
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可直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可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工程资源,改善提高办学条件。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正确选择合作企业。一般来说,应当选择专业对口、产品较多、技术力量较强的大中型企业。要充分发挥学校的高科技优势,长期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例如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提供技术咨询,共同进行技术攻关解决生产问题等,切实为企业做一些实事,建设校企合作关系,具备扎实的互利合作基础[4]。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从行业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其首要工作是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要认真开展“三个调查”。开展企业需求调查,了解“教”与“需”的差距;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了解“学”和“用”的差距;开展地方行业咨询调查,了解学科知识结构和行业实际要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从地方经济发展、用人单位需求、学科建设和学生职业发展多方面来综合考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学年学分制、小学期制等模式通过教学计划的编排,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近年来,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选择安徽国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和安徽国森药业有限公司作为药物制剂专业的合作企业,成立了药物制剂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课程是学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办出专业特色的一个突破口和着力点。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本位,应用型课程体系则以“学科—应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此,要打破按学科范畴设计的传统课程体系,按照“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为基本要求,遵循“优化整合、注重实践、科学编排和循序前进”的原则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2、3]。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对于药物制剂专业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三个平台,形成“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生涯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六个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包含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主要有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具备高尚的素质品格。专业教育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化工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药物化学、工业药剂学和制药工艺学等专业核心课;为了突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增设了化工机械基础、制药工程设计基础等工程设计类课程。同时,建立了将行业企业需求内容适时引入课程体系的机制,将最需要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充实到专业方向课程中,使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同步。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职业生涯教育主要有入学专业教育、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质。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多实践,突出培养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5]。
首先要切实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实践教学一条线,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校企共同构建“全过程、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全过程”是指从入学到毕业实践教学不断线;“四层次”是指公共实践、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八模块”是指素质训练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实训教学模块、课程设计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
在“全过程、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下,遵循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多样化需求,校企共建符合药物制剂专业特点的具体实践教学方案和运行模式。例如对于实验教学模块,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整合了课程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并和企业共建了药物制剂工业中试实验室。工业中试实验室主要有药物提取、制剂工艺、中试设备和测控仪器仪表等,从事新产品的工业放大实验。这样,整个实验教学模块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工业中试实验,和实际生产接轨,形成了验证性实验培养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业中试实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鲜明特色。
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学水平。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一般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6]。
对于校内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往往缺乏实践能力,因此要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作为建设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先进工程资源,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合作企业工作,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产学研项目,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地方经济服务。通过实践性培养,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全面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既可从事理论教学,也可以开展工程项目的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成为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优质社会资源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作用,优化师资队伍的“双能”素质结构,要积极从行业企业聘请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可以侧重承担专业课、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任务。
通过培养和引进,校企共建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素质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应用型教师队伍。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重视教材建设。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都是按照学科体系编写的,其内容繁复,很难与应用型课程体系相吻合,因此要根据药物制剂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自编具有特色的系列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防止片面强调教材自成体系而偏离培养目标。另外,可以通过构建“课程学习包”等形式,形成纸质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校企之间可以合作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教材,例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书等,适应实践教学需要。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应当充分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转变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树立富有时代特色的科学人才观和多元化的质量观,校企共同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当前要大力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对学生从必备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要提倡用多种方式开展评教、评学活动。采用网络评教评学、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学生信息员反馈、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质量,督促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推动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对校企联合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即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培养制药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袁弘,应晓英.大类招生环境下药剂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海峡药学,2009,(9):187-188.
[2]李华,梁政勇,胡国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制药工程技术人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42-43.
[3]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 读 [M].北 京: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出 版社,2010.
[4]王锦菊.关于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3):233-234.
[5]应晓英,高建青,邱利焱.理工结合的药剂专业实验课程的整合及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0,(19):3024-3025.
[6]孙德彪.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结合,201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