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先,刘士芹
(1.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232007;2.合肥七中,安徽 合肥230022)
“报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经典的伦理心态,也是维系人类情感的一种坚固的伦理手段,与这一伦理主旨相对应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也层出不穷。这一类故事和传说通过“施惠得报”或“舍身报人”等多种故事内容强化了“报恩”的伦理思想。在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其地方传说所展示的“报恩”观念具有广博的内涵,这一观念在施惠给动物或陌生人而得到惠及他人的长久回报,或因报答他人而牺牲自己,却得到以某物为志的精神回报的故事中有着集中充分的体现。它既积淀着寿县民众宽厚仁爱而又深邃的伦理思考和民间理想,也体现着这座古老城池的历史遗风和文化底蕴。
一
纵观寿县地方传说,报恩的伦理主题往往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形态,同时还融汇了极为繁复而稳定的情节母题,使故事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学形态。依据寿县地方传说的历史背景和民俗心理,可以将之相应地归纳为不同的三类:
第一、动物报恩
以“因施惠动物而得报”为情节单元的故事,通常讲述某人因对动物有恩,动物在人最困难的时候来报答恩情。有时,动物感恩的回报甚至会惠及子孙后代。寿县该类故事中的施惠对象多是蛇或龙。寿县当地民众对蛇始终抱有敬畏之心,甚至崇拜。在寿县民众的话语体系中蛇即是龙,民众把人的属相“龙”称为“大龙”,“蛇”称为“小龙”。如果有那种身体微泛黄色的蛇爬进农户家中,农户会认为这是一种祥瑞之气,是龙的降临,一定会好好保护。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轻易捕蛇,更不会轻易杀蛇。人们对蛇敬畏的态度,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有关,前者指的是,寿县地处淮河岸边,当地谚语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充足的水源,宜人的气候,适合人与动物的生存。作为水生动物“蛇”,在沟渠池塘,水田滩泽中繁殖极为众多。又加上寿县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蛇能吃害虫,帮助农民保护庄稼,所以蛇是民众生产生活的好朋友。2009年4月,寿县政府派人改建一座连接板桥镇和迎河镇的公路桥,当挖掘机挖开两边的桥墩时,发现水洞里挤满了难以计数的蛇,吓得施工工人不敢动工。最后请了当地风水先生,敬香鸣炮,美言祷告,让成群的蛇搬离了桥窝,才敢施工。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虽然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但也充分地体现了当地的蛇确实很多。这则事例中的劝蛇行为,带有典型的蛇崇拜特征。后者指的是,寿县曾经是楚国的都城,是君临天下的君主所处的地方,而君主就是真龙天子,因而寿县是祥龙腾跃的辉煌之地。人们对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是真正的龙谁也没见过,老百姓就依据身边熟悉的蛇来想像龙的样子,就形成了蛇崇拜的民间心理。
寿县民间传说中的动物多为蛇,故事的叙述多附丽在具体的历史遗迹上,使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根据内容的不同,寿县此类传说主要包括“蛇或龙报恩”和“感恩的蛇或龙和忘恩的人”两类故事。先看“蛇报恩”的故事,这类故事在中国源远流长。“狗报恩”、“牛报恩”、“虎报恩”等多种故事很早就见于典籍记载,随着此类故事的演化与发展,义犬、义马舍身救主或代主雪怨的故事逐渐兴起,其中的动物与人是一种主仆关系,动物往往是主人家里饲养的大型牲口,这在中原一带的汉族民众那里是一种普通常见的动物角色。寿县虽以汉族民众居多,但对蛇或龙情有独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特而有趣的现象。纵观寿县“蛇报恩”型的故事,其在诸多方面都显示鲜明的个性色彩。其一,“动物报恩”型故事中的“蛇”多作为崇拜物而存在的。其二,寿县“动物报恩”故事的结果常常惠及人类群体,带有泽被后世的意味。寿县“蛇或龙报恩”的传说最典型的莫过于《报恩寺的来历》[1](P23):
寿县城内东北隅的报恩寺,原名是东禅寺。传说以前东禅寺有一个老和尚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花蛇,花蛇养好伤,长到很大后,被老和尚放回到大自然中去了。后来,老和尚病重将亡之时,花蛇回到寺里用舌头舔遍老和尚的全身,老和尚的病痊愈了,和尚为感花蛇的救命之恩,就把东禅寺改名为报恩寺了。
这是一则情趣深浓的关于报恩的伦理故事。故事沿着施惠——得报——回报的线索叙述,将这种善善相待的伦理思想无限循环,使故事“善有善报”的民间理想得到不断传承。
再说“感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传说。此类型的故事源于佛经故事中的因果轮回或感恩思报的思想,这类故事往往将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置于同一篇故事之中,通过人与动物的对照来彰显人性的贪婪、自私和恩将仇报的劣根性,而且故事多以施惠得报者忘恩行径的可恶与劣为极力铺陈渲染的情节,将人心险恶暴露无遗。寿县“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最典型的一则是附丽在寿县东城门瓮壁石刻上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这则故事和全国各地普遍流传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情节类型基本相同,都是讲述某人因救了一条大蛇,大蛇后来回报人,而人却贪心不足,为了自己的私利要置大蛇于死地,后被大蛇吞食。寿县这则传说的蛇在民间有时也被描述成受伤的龙,充分体现出寿县民众龙蛇不分家的思想主题。这类故事有时还会与洪水故事融汇复合,如寿县双庙集莲花塘传说,讲述了一个风水先生因发现一条大龙盘旋的宝地,想占为己有,跛子花匠帮助风水先生度过生活上的难关,后为得到宝地想把跛子花匠勒死,结果整个地方陷落为塘,风水先生被淹死了。这个传说虽没有讲述人与大龙之间的恩怨纠葛,但是,大龙作为一个背景性的意象也同样照见了人心的险恶。刘守华先生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对此一类型的故事有专门的研究。刘先生认为“动物报恩型的故事表现了在古朴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人与动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亲密关系”。而“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则“巧妙地把具有不同思想性格特征的人和动物串联在一起,以被救动物的感恩图报来反衬人类中忘恩负义者的险恶卑劣,……”[2](P163)
第二、神灵报恩
最能彰显这一情节意旨的故事在寿县民间传说中尤为丰富,多以“神仙试探人心”的模式最为突出。“神仙试探人心”是民间文学中极为常见的类型,故事多讲述神仙下凡借助生活小事考验人心善恶。顾希佳将它归为“神仙考验”故事的亚型[2](P191-192)。寿县此类传说中接受试探或考验的人往往是处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主人公因心善而得到神仙的回报。“神灵报恩”型故事虽然有着久远的民间文化传统,但其兴起、繁盛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教文学对这一题材的利用,很多的道教经典和佛教故事中都有对该类型故事的记载。汉代是道教盛行的时期,刘邦之孙刘安统治淮南国时仍定都寿春,当年刘安因在八公山下炼丹以求长生不老,最后炼成豆腐,使八公山豆腐闻名天下。受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响,寿县“神灵报恩”的故事非常丰富。但是寿县此类型的传说有自己独特的伦理思考,首先,寿县“神仙试探人心”的故事多与当地盛行的道教有关,故事中的神仙多为太白金星或道士等形象。其次,寿县“神仙试探人心”故事中神仙多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民众眼前,以此考验人心善恶,往往是那些心地善良、同情并帮助弱者的人最后得到了神仙的恩报,故事也由此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最后,寿县“神仙试探人心”故事与“洪水神话”中某些情节母题融合,形成如“洪水神话”的一个亚型“地陷型”传说,如《寿县安丰塘的传说》[1](P7):
天上的一条幼龙受伤掉在了地上,当地的老百姓把幼龙的肉分割吃了,只有那个叫李直的年轻人因同情幼龙就没有吃龙肉,天上的老龙王派太白金星化身乞丐寻找龙子,发现龙子被人吃了,就告诉李直等到石狮子的眼睛变红了,这个地方将要塌陷为湖,你赶快背着老母逃走吧。杀猪的用猪血涂红了石狮子的眼睛,李直看见石狮子的眼睛变红了,就回家背起老母亲逃走,他前脚刚跨出去,身后就沦陷为湖了,李直吓得打碎了随身带着的锅,所以现在的安丰塘镇,又称“戈店”,即锅砸店的意思。
一直到现在,戈店李姓人口特别多。这个故事发展到后来是,神仙念李直家境贫困,就赠给他一棵仙草,也就是现在的席草。实际上,寿县确实因广泛种植席草而成为全国第二大草席生产基地。李直不食龙肉的善行得以逃生并惠及子孙后代,万建中先生认为此类故事还包含了禁忌的主题,杀猪的固然有足够的猪肉可吃,但要想获得延长生与死间的距离,就要进行精神上的修炼,行善事则是修炼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高的境界[3]。李直的善行虽是发自内心的无功利目的的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李直看到众人都在吃龙肉时,觉得幼龙很可怜,并没有上前阻止众人,仅仅是自己和老母亲不吃龙肉。因而,李直的善是一种“小善”,还远没有达到普及众生的“大善”。这可能与当地流行的道教思想和神仙思想有很大的关系。袁珂先生在《中国神话史》中“仙话及佛典中的神话”一章所说:“仙话的出发点,终究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它和古神话里所表现的神人们的奋斗牺牲、拯民济世的精神是有差异的。”[4](P111)寿县这则传说虽不是仙话,但是,道教神仙思想的痕迹十分鲜明。
第三、凡人报恩
寿县此类故事多与历史人物、事件或遗迹有关。寿县是楚国最后的都城,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到公元前223年楚亡于秦,历经19年。楚国最后遭遇劲敌秦国,将士们奋勇抗战,但最后战败,他们的鲜血洒在报恩寺门口的一块土地上,他们的忠魂化作一棵棵香草,被将士鲜血滋养的草儿,香气四溢,传说这种香草如果移地种植就会变得毫无香味,因而这种草又被称作“离乡草”或“离香草”,寿县民众认为这是楚国将士感念楚国的一种奇特方式。而寿县境内《珍珠泉》的传说,主人公被赋予了大善的品德:八公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因干旱缺水而导致很多人渴死,或逃亡他乡。珍珠姑娘在埋葬自己的母亲后,就开始四处找水,她受到神仙老人的指点,找到一棵生长茂盛的紫荆树,在树根下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挖出了一眼泉水,出水的那天,珍珠姑娘累死了。当地村民知道家里有水了,纷纷从外地赶回,当他们看到珍珠姑娘为挖泉水累死时,非常伤心,为了答谢珍珠姑娘,就给此泉称作“珍珠泉”。直到现在,珍珠泉还在汩汩地流淌着,为当地居民吐露甘泉。
寿县这类传说的报恩主题,表现的多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产之间的大回报,有惠及群体的开阔胸襟,蕴涵着人当感念一草一物的人文关怀。
二
报恩主题的地方传说负载着民众丰富的伦理诉求,当学校教育还没能完全普及的时候,老百姓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主要依靠口头流传的故事,伦理的道德诉求和精神修炼的追求,就通过地方传说和故事得以表达,民众在反反复复的讲述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以报恩为主题的地方传说,往往赋予行善积德这一伦理观念丰富的内涵。其本质是,行善本身是人对他人利益和生命的高度关怀,对自然的仁爱之心与人道情怀的具体显现。“仁”是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准则,儒家极力倡导以仁爱治国治家,协调人际关系。报恩故事是民众对“仁”的思想的自觉而形象的传承。与仁爱思想相一致,寿县地方传说中的报恩故事将故事的主旨凝聚在对他人行善,折射出当地民众对行善行为的高度赞扬,也表达了善有善报的伦理希望。其中,“神仙试探人心”故事与“洪水神话”中“逃难、重新繁衍”等母题融合,将行善事积善德的伦理观念推崇到了决定人类存在与延续的关键。
行善得报系列故事蕴含着民众对“行善”这一伦理行为的评价标准和道德要求。首先,行善得善报的结果并非是行善者行善的动机,行善者的“善”是一种出自内心的仁爱之心,是无功利目的的“善”。报恩的动物、神灵和人因受到感化而生出感恩情怀,这与中国民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无私忘我的行善观是一脉相承的。寿县地方传说中的主人公几乎没有一个是为了得到某种既定的目的而有意识地行善,而是将行善的思想践行于生活的点滴之中,积善成德。这种纯朴善良的行善动机,渗透着寿县民众对行善的内在精神与崇高意义的不懈追求。其次,报恩故事的行善行为的过程之艰难复杂,突显了行善行为的价值,也突出了行善者高贵的品德。这些故事多将行善的手段与特定的背景密切联系,以突出主人公可贵的精神品质。如《珍珠泉》的传说,珍珠姑娘不顾个人艰辛,一路辛苦地寻找水源,最后献出生命。投射出当地民众先人后己的道德境界。
报恩主题的传说在施惠与报恩的轮回叙述模式中潜隐着民众关于公平正义的伦理思考和理想寄托。公平正义是社会对待社会成员的一个基本准则,社会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应该有一个评判善恶、感知良心的秩序,当公平正义发生偏颇的时候,民众通过民间叙事来表达自己的诉求[5]。当人以一种积极乐观、善良淳朴的精神对待一切时,善报是应当得到的结果,当人的恶行暴露时,公平正义的大锤就要抡向恶者,不然就难以满足老百姓朴素的伦理希望。寿县城隍庙里有这样一幅对联:为善不昌,祖上必有余殃,殃及必昌;为恶不减,祖上必有余德,德尽必灭。民众对公平正义的理想诉求到善恶对等的伦理道德中,既是对善恶有报的希冀,也是对天行其道的伦理秩序的构想。报恩主题的传说一方面强调行善者本身有着善良的天性,因而向他人行善是故事得以发生的重要背景,另一方面又借助神异的动物或神灵或上天的冥冥之意等超自然的力量,使行善者能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得到意外的恩惠。而行善者面对回报,不贪婪是这类故事最朴实最高尚的精神境界。
三
寿县地方传说中的报恩故事,繁复多样,人物各异,而叙事情节和故事的重心基本相同,形成传说模式化的特征。这些模式化的故事能在当地民众那里得以代代相传,除了有着鲜明的道德教化的价值外,还昭示着一定的民间生活伦理的功利性意旨。首先,报恩传说呈现出“行善”与“报恩”必然统一的叙述模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功利目的的行善,一定会得到功利性的丰厚回报,是这类故事极力渲染的重心。贫穷老百姓要想获得尘世的幸福,行善即可得到相应的回报,善心和善行便是获取幸福的有效途径。因而,寿县地方传说的报恩主题在表达民众关于社会公正这一伦理希望的同时,更展示了民间文化的伦理思想与实际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功利性意趣。其次,寿县地方传说的报恩主题,还强化了行善者得到回报的丰厚性,既表达了当地民众对施善行而得善报、厚报的伦理精神的朴素愿望,也凸显了行善者善心善行的自觉性,教育人们要修身养性,积善成德。如《安丰塘的传说》中,李直孝顺自己的老母,同情受伤的小龙不食龙肉,即有了地陷后迅速逃生的幸运。《寿县白龙潭的传说》中[1](P14),医生陈济元因帮助白龙而得到一块龙脑,用于治病,既帮助更多的老百姓摆脱疾困,也成就了自己江淮名医的美名。最后,寿县地方传说的报恩主题,寄托着当地民众恩泽后世的理想。《黑龙潭的传说》中黑龙留给后世紫金石和煤等丰富的物产,不一而足。在寿县民众的伦理思想中,报恩是一个世代延续的仁爱之旅,人在接受大自然给予的回报或馈赠时,如果不加以保护,贪婪索取,人就会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寿县地方传说承载着寿县民众积淀长久的习俗行为和伦理希望,其鲜明的报恩主题蕴含了复杂而深刻的伦理内涵。通过形象化的地方传说来表达善恶有报这一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和伦理思想,是寿县地方传说的报恩主题所彰显的美好愿望。
[1]寿县历史文化丛书(九卷本之轶闻传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2]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万建中.地陷型传说中禁忌母题的历史流程及其道德话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2):62-65.
[4]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刘红.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施惠得报”故事[J].民族文学研究,2008,(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