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勋,哈余庆,苏希圣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寿县232200)
日本中国史学家内藤湖南认为,战国有一个所谓“四君时代”,“四君即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此时可称作诸国皆称王的时代,……然而在诸国中,不懂政务的昏庸者甚多,为此出现了身负一国重任、代王执行实际政务的人物,他们就是四君。”[1](P131)。“四君”中的春申君黄歇,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国名相、晚楚功臣。在他政治生活的主要舞台——楚故都寿春城,近年辟建了雄阔的春申广场。春申君塑像高高站立在铜铸驷驾之上,再现当年贤相威仪,接受人们的瞻仰。回顾春申君的一生,他上书秦昭王,说秦善楚,阻止了一场即将爆发的“灭楚”战争,也奠定了他在此后建立丰功的基石;他经营寿春,为晚楚王国打造了最后的都邑;他开发江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站在时代的高点,招贤纳士,开拓了南方楚国延揽人才激励竞争的智库模式。春申君这位辅国持权的晚楚功臣,对楚国的贡献是多方面、开创性的,他的影响及至豫鄂皖、苏浙沪地区。上海申博成功,黄浦江畔,人们唱响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根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后,“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此前,楚顷襄王因为黄歇善辩,“使于秦”。黄歇“闻秦之计”,“乃上书说秦昭王”[2](P2387)。此即所谓春申君《上秦王书》。
就楚国历史考论,春申君《上秦王书》显然是他在楚获取高位的基础和历史起点,也是他能在此后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起点。
这封《上秦王书》首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后来被刘向等人收入《战国策》、《新序》和《后语》等,文字与《史记》无大出入。上书正文首段有文字称:“先帝文王、庄王之身,三世不妄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捄。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磿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因这段文字牵涉的“文王、庄王”及具体历史事件,都为秦昭王之后的秦国君主及史实(公元前251年后),后世学者或以为上秦王书非昭王时事,更有人认为此非春申君所为(如李善、钱穆)。但检视全文,除此段外,其它涉及史事的文字,均与公元前273年上书时情势暗合若符,而与此后不合,如“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之信越也。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 亦 过 乎!”[2](P2390-2391)准 此,我 们 有 理 由 认 为,《上秦王书》中该段文字,宜为太史公误从他书植入者,全书未可轻易否定为华阳战后春申君所作。
作为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春申君《上秦王书》值得研究者有下:
关于当时的形势,《史记·春申君列传》大略云:“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于秦。顷襄王,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2](P2387)太史公所言“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过于简略,事实是,公元前273年,魏国投入赵的怀抱,赵、魏两国组织联军向韩进攻。韩求救于秦,秦派白起大破赵、魏联军于华阳。接着,秦、韩进围魏都大梁,由于燕、赵两国来救,秦接受了魏所献南阳地后退兵。此后应该才出现“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的情势。当时,日渐衰落的楚国不但无力与强秦抗衡,而且蒙受“亡郢辱祖”之痛,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所以春申君在秦国听到三国联兵攻楚的信息后,情急之下,乃主动上演了一出说秦善楚的大戏。
春申君上书的要点是,说服秦国主攻韩魏而善楚。他申述道:“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獘,不如善楚。”“楚国,援也;邻国,敌也。”“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之信越也。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壹举事而树怨于楚,迟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臣为王虑,莫若善楚。”[2](P2387-2392)
应该说,春申君的这封上书,纵论天下大势,纵横捭阖,联类取譬,文采飞扬,雄辩地陈述了善楚与否的利害关系。秦昭王接读上书后,当即称“善”。
春申君说秦善楚为何能成功?这与魏国当时所处的位势有关。当是时,魏国处“天下之中身”。此前,秦国曾三次围攻大梁,目的在于灭亡魏国,使秦国本土能和攻齐所得的定陶等城邑相连接,以便“绝山东从(纵)亲之腰”,把燕、赵和楚、韩隔绝开来,“是示天下要(腰)断山东之脊”。①到公元前266年,范雎为秦相,提出“远交近攻”战略,应与春申君说秦转攻韩魏而善楚不无相合之处。
应当说,春申君主张秦攻韩魏而善楚,是为楚国计,不当厚责。
秦惠王时,司马错向惠王提出首先攻灭西南“戎狄之长”的蜀国[3](P115-120),由巴蜀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的主张,并被秦惠王接受采纳,于公元前316年开始实施②。这是战国时期正式出现兼并天下战略主张及战略举动的标志。春申君活动时期,统一天下的主张已逐渐被人们接受,但人们主张的“一天下”之道不同,秦行商鞅一派法家“一民”“强国”之术,以赤裸裸的暴力取天下;孟子立意高亢,主张以“仁义”“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4](P12-13);荀子则对孟子的主张做出了修正,主张大王小霸,“上可以王,下可以霸”,要求隆礼而重法,“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5](P11-12),以孔子之道实现统一。
在《上秦王书》中,黄歇指出:“王若能持功守威,绌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二国者,非无大功也,没利于前而易患于后也。”[2](P2389)“肥仁义之地”,《战国策·秦策四》姚宏续注本:肥,犹厚也。地,犹道。厚宣仁义之道,则天下皆仰之。鲍彪新注本引高诱注:地犹道。显然,黄歇有取于孟子,或者说接近孟子,但他也曾亲善荀子,可见黄歇在这方面接近儒家。可惜他的这一思想未获充分展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春申君时期的诸子,已不大宣扬仁义一天下的主张,行世的是法家、阴阳家等思想。春申君有取于儒家的仁义主张,是很可贵的。经历暴秦速亡之后,步入西汉,陆贾、贾谊、董仲舒等才逐步明确了仁义在国家政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秦王书》反映春申君未达时的性格,通观全文,纵横捭阖,比类夸张,明显具有战国纵横家术的特点,故为刘向《战国策》所收,这是过去未多注意者。其实,《史记》春申君本传和《战国策》开宗明义就点明了这一点,春申君“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 辩,使 于 秦 ”[2](P2386)。“楚 人 有 黄 歇 者,游 学 博闻,襄王以为辩,故使于秦。”[3](P242)
春申君同其他三君不同,可能属“士”之上升者,也可能是贵族中接受纵横家、游士影响较多者。《史记·春申君列传》与另三君的传记颇有异,它未语及春申君是否出身贵族。对此,钱穆释疑颇多,认为“春申自为顷襄之弟,非以游士事楚甚显”[6](P372)。
我们以为,黄歇究属楚顷襄王弟,抑或如自己的朋友虞卿那样,“游士致显”,应该都不足以否定春申君上秦王书这桩史事,也不足以否定春申君接受纵横家影响的可能。
其实认为春申君出身于楚国贵族,便如某些学者所云,不能有纵横家、游士的言论,是一种过于本质主义(essentialism)的意识。依照这种历史观,孟尝君的一些行为更难以理解。
春申君取效纵横家术,作《上秦王书》,也有秦重游士、纵横家术之现实影响的因素。秦重游士、纵横家术的历史表现,后世学者有所关注,内藤湖南曾指出:“秦也用游士,但做法异于三晋,即并不是在国政停滞之际使用游士,而是作为新兴之国在逐渐发达、国政并未停滞时使用游士,由此得奏非常之功而走上强大之 路,最 终 成 为 第 一 强 国。”[1](P132)余 英 时 则 认为:“秦国从来对学术思想本身的价值缺乏同情的了解。它所用的三晋客卿,如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人都是一些纵横法术之士,对学术思想未见有真正的兴趣。”[7](P18)应该指出,秦在昭王统治时,曾有轻厌游士、纵横之士的表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秦)昭王已立三十六年。……厌天下辩士,无所信。”但春申君上书是昭王三十四年事,而且从范雎开始,秦又改变了政策,因此范雎得以在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
史称春申君上书后,秦昭王“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2](P2393)到秦实行“远交近攻”战略后,更为楚赢得了多年相对和平的环境。
晚楚时期春申君作出的历史贡献,是其以上秦王书为起点的历史活动的归宿。马育良曾指出:“晚楚文化,并非另有独特内容与特色的楚文化,它仅指先秦楚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楚文化,按照张正明的理解,已经进入所谓文化发展的‘滞缓期’[8](P73),但它在楚国迁都寿春和文化东渐中还是取得了一些硕果,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9]与晚楚文化相应的是楚国历史上的晚楚时期。这个时期楚国的政治核心人物是黄歇,他在这个时期的历史贡献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黄歇《上秦王书》的意见被秦昭王采纳后,秦楚关系趋于缓和。这样,楚国人民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春申君上书,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因为黄歇出使秦国的目的就是劝诱秦国罢兵善楚,这个目的达到了,这表明他的谋略是成功的,而历史也由此得以改写。这次上书,充分体现了他的胆略智慧和外交才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弱国外交迂回前进的经典案例。
此后的史实更证明了这一点。公元前269年,秦、赵发生阏与之战,秦国遭遇惨败。公元前266年秦“远交近攻”后,给楚造成了更多的机缘。公元前265年,秦国大举向韩进攻。到公元前262年,引发了空前惨烈的长平大战。公元前256年,秦继续向韩、赵进攻,秦昭王灭西周。而楚国则藉这几次机会,进一步蓄积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还在秦、赵两军相持于长平时,楚军在春申君统领下,已乘机开始兼并鲁国。就在秦灭西周的同年,春申君最后灭亡了鲁国。但随着秦与魏、韩战局的变化,局势逐渐发生逆转。楚国力量也随之进一步向今安徽境内迁移,到前241年,楚迁都寿春。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楚国以及春申君,没有更多的实力和能力来利用这难得的喘息机会。尽管后来楚国勉强组织了合纵攻秦之役,考烈王任合纵长,黄歇具体任事,但是兵不精、心不齐,函谷关一战,合纵军作鸟兽散。
这应是历史的局限和悲哀!由于综合国力对比的悬殊,更因为企盼统一已是民心所向,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这不是凭借楚国、更不是凭借黄歇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
古代寿春是与春申君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楚国从怀王被扣身死以后,国家开始衰败。从公元前278年开始,楚人三十多年一直在陈、淮一带徘徊,直到前241年才迁都寿春,“命曰郢”,正式确立了国都的地位。刘和惠认为:“楚定都寿春,表明楚人已从败离的 情 绪 中 恢 复 过 来,人 心 逐 渐 稳 定。”[10](P115)而选都寿春,带来晚楚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最大功臣,正是春申君,连寿春的名字都因他而获名。
寿春的前身是下蔡。春申君封淮北十二县地时,下蔡易名为寿春,并进行了历史性的营建。楚寿春城承袭纪郢旧制,结合寿春的地理环境,进行设计、改造和扩建。经春申君苦心经营十几年,寿春成为当时仅次于燕下都的全国第二大都市,晚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春申君选都寿春,从根本上说是出于对寿春山川形胜和战略地位的考量。古人向有“守江必守淮”之说。清《寿州志》称:“寿州当长淮之冲,东据淮河,西扼淠颖,襟江而带河……南人得之,则中原失其屏障;北人得之,则江南失其咽喉。”古代寿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通向江南西路水道之要冲,南北货物集散之地,粮草丰盈的鱼米之乡。
战国晚期的寿春城,位于今寿春镇东南。今寿春镇为宋城,不及楚寿春城的六分之一。寿春城选址科学,重视水利,讲求实用。营建中,南引芍陂之水与淝水交络城中,河道纵横,舟楫如梭,商贾云集。苏希圣赞之为“古代东方威尼斯”[11](P92)。寿春背靠青山、二水分流的格局,全国罕见。楚寿春城的宏阔、雄奇、唯美,以及堪称“世界之最”的楚青铜器、鄂君启节的发现,楚郢爰、卢金的大量出土等,无不凸显其晚楚时期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的地位。
据曲英杰推算,当时寿春城人口多达20万众[12],这在古代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因此,司马迁和班固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叹:寿春“亦一都会也”。马育良认为:寿春“这种经济都会的地位,直到隋唐京杭大运河凿通后,历经宋元,才逐渐有所削弱”[9]。
春申君苦心经营寿春、选都寿春,使晚楚有了休养生息、得以发展的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为他就封吴地后,推动晚楚文化东渐、开发江东累积了一定的能量。
“春申君封吴和就封最早应发生在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之后,最晚不应迟于楚国徙都寿春。”[9]春申君就封吴地及此后推动的文化传播、江东开发举措,使江东大片比较后进的地区逐渐接受晚楚文化的浸染,并成为楚国的粮仓和战略后方,这推动了后来的上海、苏州、无锡、湖州等长江东三角洲地区的初步发展。至今,上海城隍庙四季祭祀的神尊仍是春申君,苏州、湖州等城市也奉其为建城始祖,以春申为名的江、桥、路、坊、祠及纪念馆散布江东,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表明江东一带人民对春申君的敬仰与怀念。
春申君巨大的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时间跨过两千多个春秋,如今以申城上海为中心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正在为推动皖江等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强劲的辐射作用。这种时代的轮转和反哺,不也是另一种历史的回响么?因此,探讨寿春大地与申城、黄浦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加强交流合作,共谋新时期发展大计,其意义仍不可低估。
研究春申君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是很有意趣的。他一生功绩辉煌,尤其是就晚楚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明人高启曾在《惠山春申君庙》一诗中以“封君开巨壤,相楚服强邻”来概括他的生平业绩。
但春申君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譬如他的门客朱英曾建议他先下手铲除李园势力,但春申君却因自己的善良和优柔寡断,付出了高昂代价。黄歇的智慧让人困惑,在个人面临危机时,他情愿放弃对阴谋的警觉。但在楚国面临危难和大事时,他却表现得极具智慧和胆略。司马迁批评黄歇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就黄歇而言,这个评语可以说极其到位。
除了身世之谜外,春申君还留下了一些至今让人困惑的历史疑团,譬如所谓“奸谋盗楚”事。据《史记·春申君列传》,李园妹幸于春申君,有身后,李园复与春申君合谋诱考烈王幸于李园妹。李氏后生男,立为太子,李氏获封王后。这个故事颇类于吕不韦、赵姬事。明人凌稚隆在《史记评林》中说:“按此传前叙春申君以智能安楚,而就封于吴。后叙春申君以奸谋盗楚,为天下笑。模写情事,春申君殆两截人。”“奸谋盗楚”一说随之而出。但细究此案,疑窦颇多。钱穆曾有专篇《春申君见杀考》,剖析吕不韦、赵姬及春申君、李园妹故事,篇中多引史料及史家众说,指出两事“殆均出好事者为之,无足信者”。“昔人以桀、纣暴行,情节相类,疑其不实。今文信、春申之事,一何若符节之合,而又同出于一时,不奇之尤奇者邪?后之疑而辨者,纵不尽得。然帏闼之事,本难全详。传者既无的据之验,疑者亦何从为稽诘之地哉?今并举而著之,亦足使读史者知此故实之不尽可信耳。”[4](P453、455)因此,所谓春申君“奸谋盗楚”之事说,虽然穿越千古后,至今仍人言啧啧,但平易而论,此案似仍难以定谳。
研究历史,终须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千秋功过,历史自有评说。寿春古城,巍然而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启示。寿春人民不会忘记春申君,历史将永远铭记春申君的杰出功绩。
注释:
①参考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版,第352-358页。
②参见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版,第325页。
[1](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上)[M].夏应元,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史记(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战国策(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杨柏峻.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马育良.汉初三儒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1996.
[6]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M].上海:上海书店,1992.
[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安徽文化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安徽文化史(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马育良.春申君、楚寿春城与晚楚文化的东渐[J].皖西学院学报,2010,(6):24-28.
[10]刘和惠.楚文化的东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1]苏希圣.古城沧桑水文章[A].寿县历史文化丛书·文史辑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12]曲英杰.楚都寿春郢城复原研究[J].江汉考古,1992,(3):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