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佳俞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苏州吴县人。唐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因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南京乡试第一,世称“唐解元”。唐寅少有隽才,善诗文,祝允明在《梦墨亭记》赞唐寅“天授其颖,才风无前”。唐寅潇洒率真,放浪不羁,自诩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但终其一生,唐寅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士不用而更摈。”(《唐伯虎墓志铭》)经历过丧亲之痛、科场蒙冤、穷困潦倒的唐寅,在桃花坞建了一所别业,过着“放情诗酒,寄意名花”的生活(杨静庵《唐寅年谱》),年五十四岁而卒。
唐寅的诗风别具一格,自成一派,艺术风格多变。可以发现唐寅笔下的花卉和明月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意象,分析这两个意象,发现其中寄予着唐寅的志向,含蓄地将心中块垒郁勃之气抒发出来。
一
《六如居士外集》卷二记载:“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唐寅的落花诗很多,如《和沈石田落花诗》便是写于此事,“杏瓣桃丝扫作堆,青春白发感衰颓”,从花落抒发了时光飞逝,自己的年少不再。再到“知到来年可烂开”由扫花时看到杏花、桃花零零碎碎掉落一地的哀伤,再到对于明年花重开的美好希冀,都是来说明自己的惜花爱花之情。再如《花下酌酒歌》“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唐寅面对一天之间花开花落,想到了“九十春光一掷梭”、“少年易老不重来”,由花期的短类比到了人生的匆匆,从而抒发了需要“莫把春光付流水。”自己要珍惜时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一种超然豁达之感,但细看之下,也有“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花期一去不再的悲伤成分在其中。充分体现唐寅目睹残花败落时的叹花怜花之情。
作者笔下的落花诗有些是寄托着作者个人的身世浮沉在其中:“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能赋相如已倦游,伤春杜甫不禁愁!头扶残醉方中酒,面对飞花怕倚楼。”“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通过飞花,表现出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花季一过花落于孤野无人欣赏的寂寞,用司马相如、杜甫、昭君等人的才华与遭遇自况,在落花中含蓄表达出自己身怀八斗之才却不被重用的愤慨,对任由花期渐过,花谢花落,自己青春不再,怀才不遇,无人欣赏的感伤。
唐寅留下的诗歌中,花的种类更是多样。如“海棠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惜花春起早》)“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的娇艳的海棠,“绿水红桥夹杏花,数间茅屋似仙家”(《题画》)“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头转黄鹂。”(《题梦草图为陆勋杰》)的活泼的杏花,“雨打梨花深闭门”、“梨花风静鸟栖枝”的文静的梨花和“春雷一动花争发,”、“谁识一般清意味”的凌寒报春的无私清高的梅花。“谷雨豪家赏丽春,塞街车马涨天尘”(《题画牡丹》)的华丽的牡丹。其中无论是哪种花都是美好的象征,作者都用细腻的笔触来描摹,用来展现各种花的独特个性,使笔下的花更加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纵观唐寅诗歌,唐寅对菊花和桃花有着特别的偏爱。“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折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题菊花图》);“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题菊花》)“白衣人换太元衣,欲罢山阴洗研池。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题自画墨菊》)“黄菊预迎重九节,短篱先放两三花。”等诗歌都是歌咏菊花的。其中的菊花有着共同的特点:孤寂而高洁。唐寅笔下的菊花,“冷落疏篱”、“一生颜色付西风”,虽然菊花颜色美艳,却在篱下无人知晓,不知为谁而发,只能孤芳自赏,终其一生。这与唐寅一生不第、怀才不遇、建功无门对照,是自身年华流逝、孤寂处境的真实写照。而“节操非凡种”、“铁骨”、“满身香汗”则是讴歌菊花的洁身自好,清贫孤傲。唐寅生性清高、恃才傲物,早期的亲人相继离世、科场舞弊案后身陷牢笼,从而绝意仕途都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的斗争和市井的世态炎凉,只有借菊花高洁这一意象来抒发他内心愁苦和落寞。其中多处,都是与晋代陶潜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也曾感叹:“南山多少悠然意,千载无人会此心。”菊花这一意象,是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记在里面的。菊花是陶渊明的最爱,与陶渊明一样,他选择菊花来激励自己的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一样,唐寅选择过“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生活。
唐寅也选择了桃花坞来过完自己的余生,可以说也是受到陶渊明的影响。陶潜有《桃花源记》,唐寅在桃花盛开的桃花坞建了一所别墅,取名“桃花庵”,自号为“桃花庵主”。唐寅生有一女,取名为桃笙,在所居之处写下了《桃花庵记》。这里出现了唐寅另一个高频率的意象——桃花。看来唐寅对于“桃花”也有一种独特的偏爱。开篇两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重复不断出现“桃花”二字,给人以绚丽之感,诗歌流畅通达,浑然天成。
“桃花”意象在唐寅诗中并不少见。“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把酒对月歌》);“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题画》);“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 ”(《桃花坞》)“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题画》)描写的都是春意盎然,清新隽美的自然图景。“桃花”如此频繁出现,足见其对于桃花的喜爱。但桃花相比菊花,寄托的又是别样的心情。不是寂寞与哀伤,也不是愤懑与不满,而是展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桃花源记》中在一片桃花林中有一群“避秦时乱”的百姓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桃花坞明显是唐寅在看透世俗的避乱之地。在与世隔绝的万树桃花中,唐寅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桃花无疑是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而且是亲近自然的。唐寅在桃花上寄托的情感则更加丰富。不仅是对于自己身处世外桃源远离世俗烦恼的愉悦,而且桃花还寄托着作者对于世间的美好理想,自己的凌云之志。
二
唐寅诗中的月也是相当频繁的一个意象。最有名的一首写月的诗是《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式中,Bu—林木资源资产经济价值量;K—调整林分质量的系数;Au—按标准年份计算第u年主伐时的净收益;Da、Db—按标准林分计算第a、b年的间伐和其他收益;Ci—自核算日至第i年的年经营成本;u—经营周期;n—林分年龄;P—投资收益率。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这首诗是借鉴李太白《把酒问月》创作而成的。文中的“李白”更是多次出现,与作者相互比较,突出李白的“豪气”和“才气”,强调了对李白的敬佩与仰慕。纵观唐寅一生与李白有许多相似之处,都一样率真浪漫,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却又遭遇坎坷。李白是“诗仙”,唐寅更是自号为“逃禅仙吏”。唐寅曾与朋友在雨雪天扮乞儿,唱莲花落,得钱则沽酒去寺中痛饮,并大呼:“此乐惜不令太白知之?”对于李白的崇拜,更多是与自己相比,表现面对强权,依然高尚,不畏权贵的态度和与世无争的超然姿态,用李白来激励自己。李白善于写月,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明月诗在月中寄予了心,寄予了情。唐寅的明月诗也有很多,如“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咏渔家乐》)对月饮酒,抒发出“富贵于我如云烟”的感慨,月是不慕名利,远离尘世的。“饮如长鲸吸巨川,吞天吐月鼋鼍吼。”(《烟波钓叟歌》)诗中的浪漫主义气息浓郁,吞天吐月的气魄,表现的也是仰视青天的豪气。与李白一样,唐寅想象奇特,故意模仿李白的“狂”、“傲”,这是在历史中寻找一个知己来抒情,其中很多诗中月的意象都与李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寅笔下的月还与自己的心志有着联系,唐寅的《世情歌》中写道:“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此句来自于苏轼的《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明月是清高而长存,存着一种不慕功名富贵的超然脱俗之感。还有“白日苍松尘外想,清风明月醉时歌”(《题辋川》)此中的明月清新空灵,充满宁静。描绘出的是一幅自然图景。原本蕴蓄心中的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的向往便油然而发。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感怀》)这是唐寅与徐氏离婚后,又遇到了和她志趣相投的沈九娘,沈九娘与唐寅琴瑟和谐,两人生活十分美满。故用“月同圆”来喻两人婚姻的美满。在唐寅的《警世》诗中也有“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用“月圆月缺”来阐发哲理,来表现人世悲欢离合。
三
还有一些诗则是既有花又有月,两者组合在一起。其中的意象便更加有深层含义在其中。如《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这是唐寅在病中写给友人的,回顾了他的人生经历,在花和月下过着纵酒狂歌的日子。在《把酒对月歌》中的“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最后一句是描写自己在桃花庵与桃花为友,以月为侣,渲染出一种安逸舒适的氛围。《一世歌》“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这是唐寅希望能放诞不羁,吟唱花月间。上文诗中的花与月,都是唐寅历经科场舞弊的牵涉入狱、妻离子散后写下的诗歌中的意象。其有个共同之处,就是放弃了科场、脱离了功名利禄的争夺后,看破了人生的无常,人情的冷漠后抒发自己的及时行乐。
文人雅士赏花、赏月,唐寅也不例外,他想用潇洒的姿态活着,唯有超脱一切,过着神仙的生活。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他笔下的花与月带有一种豁达后的感伤在里面。表面上看,诗中花与月是典型的及时享乐的意象,表现简单纯朴,毫无掩饰的轻松惬意的乐趣。透过这个意象,看到的绝不是简单的及时行乐。在“花前月下”的前后句中,摆脱不了的是“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他的行乐并不单纯,在其中也不忘叹一句仕途迷茫虚幻不可求,怀才不遇的孤独怨恨。唐寅从小接触的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内心的“学而优则仕”是根深蒂固的。何况少年时意气风发,颇有才情,备受瞩目和称赞,对于科举,他更是充满信心。由于命运的捉弄,他不得不抛弃科考,但心中渐渐积累的仕途理想却是很难消除的。只好在花开烂漫时月下独酌,索性追求仕途的另一面,逃离官场,找个僻静的地方忘记一切。这种佯狂的生活又排遣了多少心中的愤懑与哀伤呢?如果真的放下了,就不会再次为了建功立业而险些卷入宁王事件。寄情花与月是最好的排遣方法,便只有劝解自己人生美好的时光太过短暂,及时行乐,好好享受了。虽有淡淡消极的情绪在里面,但整首诗都是将富贵如浮云,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抒发地淋漓尽致,一泻无余地表现自己、诉说心声。也有随性旷达寓于其中。
还有花与月意象最典型的《花月吟》。《花月吟》一共有11首,共88句。用连环体的方式写下来,每一句都有“花月”。现摘两首如下:
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其中花与月交汇,创造出一种画一般的意境。好花好月是唐寅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隐射自己一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然品格。也许是想到曾经的少年得意,“月落花残”则已韶华不再的哀伤,也有勉励自己逍遥豁达生活、乐天知命之意。
唐寅的诗意象尤为丰富,如“花”、“月”、“酒”、“琴”等,早期诗歌意气风发,春风得意。晚年时诗歌有一种抛弃尘世,风流洒脱,放荡狂傲的消极之感。这些意象与他的内心、性格都是息息相关的。
[1]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伯虎全集[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2]宋戈.唐伯虎诗选[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3]谢丹.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略论唐寅的桃花情结[J].龙岩学院学报,2010,28(1).
[4]祝允明.怀星堂集·唐子畏墓志并铭.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260册)[M].文渊阁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05.
[5]王晓辉.从辞采镂金到芙蓉出水——论唐寅诗风的转变[M].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