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全国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十七大以后,中央在湖北和湖南两省设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两型社会建设正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试验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并逐步由城市向农村推进,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两型社会由城市向农村推进的过程中,由于两型社会倡导的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等观念与农民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巨大反差,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受到了来自农村传统习惯势力的巨大的阻力。因此,铲除农村旧习惯势力的观念根系、改变农民长期以来在小农经济意识支配下形成的行为习惯,是当前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这个任务要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来完成。因为影响个人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人群秉持和传承的文化,人的文化意识决定和塑造了人的行为。文化是内在于人的全部生存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机理性的存在,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个体的活动[1]。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由城市向农村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刻不容缓。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需要各级政府、各个企业以及每个公民都融入其中。然而,由于我国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的时间不长,因而很多人对“两型社会”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目前社会公众对两型社会的了解程度的基本情况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民众比其他地方的民众更了解,政府官员比普通民众更了解,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了解。部分了解者还存在认识误区:一是认为两型社会建设针对的只是城市,农村无需搞两型社会建设;二是认为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个时候再提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会与新农村建设发生冲突。
其实,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任务是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的,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也不论是试验区还是试验区以外的地方都要建设两型社会。近年来,随着城市两型社会建设及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逐渐向农村转移,给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就使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显得更加紧迫。此外,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与目前正在我国农村广泛推行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并行不悖的。从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两大战略关系上看,二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承。新农村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导向。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这项系统工程,虽然牵头在于政府,但根基动力在于民众,智慧源泉在于民众。当前,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由城市向农村推进,提高农村居民的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澄清他们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些错误认识,引导民间力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形成浓郁的两型社会建设氛围和践行两型社会建设的群体力量,是当务之急。这要求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加大两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宣传教育,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向农村居民讲清楚两型社会的本质内涵、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激发广大农村居民融入到这场伟大变革之中的热情,从而夯实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民意基础。
两型社会建设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其长期性和艰巨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诸如传统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环境压力、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等等[2]。其次,两型社会建设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积极地探索,因此很有可能走弯路甚至犯错误。与城市相比,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任务更艰巨、道路更曲折、时间更漫长。这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可能会因为缺少经济与技术支撑而变得举步维艰。此外,从根本上看,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是要改变农民长久以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其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否则难以深入和持久地进行下去。这个精神支撑就是农民共同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进行各种行为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共同的理想信念,体现着人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映着人们共同的根本利益。共同的理想信念要靠文化来形成。农村文化建设能够通过培养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将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凝聚起来,使之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因此,在农村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应把培养农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深入作好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农民的意志坚定起来、精神进一步振奋和昂扬起来,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两型社会建设。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解决当下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事实上,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远远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极限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能力,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被污染和破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关注资源环境问题了。其中代表性的文献包括: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女士出版的《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此外,联合国还多次召开世界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地球宪章》等多个会议文件,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我国政府一直在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而不懈努力。中央政府对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实践,表明政府对资源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环保部门频频掀起的“环评风暴”,更表明了政府治理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但即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破坏还是有增无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依然十分严重[1]。这种状况,促进了人们对以前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的反思。现在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了: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不能仅靠政治、技术、经济等手段,因为这些手段属于外在调控力量,具有“他律性”。如果离开了生态价值观的指引、离开了生态道德的自我约束,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文化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农村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文化建设来加强农民的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并使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普及,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实际上是在从内在机理上塑造两型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
文化不仅仅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文化基本形态的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势头异常强劲,正在替代传统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优质产业。如:美国的音像制品出口超过航空航天业,是全美第一大出口贸易产品;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其电视剧形成的韩流文化,不但对外提升了韩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为韩国赚取了巨额外汇[3];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也早已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这充分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当代产业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文化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水平。2008年,北京、湖南、云南、上海、广东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率先突破5%的五个省级单位,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成为了我国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农村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俗风情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全国还有不少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陶艺之乡、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4]。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以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为主的阶段转变,农村文化产业巨大的潜在市场正在形成。因此,农村文化产业一旦发展起来,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我国农村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已有成功的案例。例如: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当地独特的山川风物,复制出万里长城、故宫、19世纪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利用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4]。这些地方的文化产业都成为了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农村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积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机遇,使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把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那么将会为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撑。
1 张保伟.论生态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J].未来与发展,2010(2):25-28
2 王强.关于“两型社会”的理论思考[N].湖南日报,2008-04-10
3 陶坚.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C].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2004
4 李明泉.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J].小城镇建设,2005(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