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蓉
(南通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001)
自然界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有一定的规律,称为自然的法则,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恪守着一定的规律,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进餐?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娱乐?……这些活动有些是生理上基本需要的自然反应,有些是后天慢慢养成的习惯,我们统称为常规——生活上的通常规律和习惯。人如果想在群体里生活得舒畅和谐,就必须遵循群体公认的某些准则和行为习惯,而习惯是靠从小培养的,对于这一点,幼教界鼻祖陈鹤琴先生早于上世纪20年代就在《我们的主张》中明确地写道:“七、我们主张幼稚园是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的。”[1]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2]。
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3],“幼稚期(自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4]。可见,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阶段习惯的培养,他将良好的习惯与健全的人格、幸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幼儿园度过的,因此,除了家庭以外,幼儿园便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基地。
1.安全感。
人在一个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幼儿的心态亦是如此,他们内心有一种天生的秩序感。幼儿喜欢按照一定的程序做事,每完成一项活动后,知道接着要做什么,心中有数,感觉也安全得多。马斯洛在谈到人的安全需要时,就认为幼儿喜欢有常规的生活,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安全感的满足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2.时间概念。
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可能被成人娇纵惯了,有些可能因成人事务繁忙而疏于照顾,以致他们的起居作息时间不能规律化。在幼儿园里则不然,什么时候进食,什么时候午睡,什么时候游戏,都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作出的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生活其中,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时间概念、组织能力及有条理的办事能力也会逐渐培养起来。
3.自理能力。
对于幼儿来讲,自理能力就是指能照顾好自己,能独自地处理事情的能力。幼儿在幼儿园中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比如:收拾、进食、穿衣等,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这些基本的技能是幼儿向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中应该也是必须掌握的。通过明确而清楚的教育步骤,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照顾自己和安排事情。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4.自制能力。
幼儿园好比一个小社会,幼儿要融入小社会里和其他小朋友和平共处,首要的条件便是独立和自觉地遵守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被同伴接纳。也就是说,为了顾全团体和个人的安全和利益,幼儿必须具备克制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逐渐培养。比如,幼儿在听故事、午睡、领域活动时,学会控制喜爱自我活动的欲望;在进食时守礼貌、排队时不争先恐后;游戏时不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不伤害别人的身体;在社会公德方面,废物要丢进垃圾箱,将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收拾玩具、食具、椅子等。
5.责任感和自信心。
幼儿表现出对常规的遵守和执行,也就表示他尊重社会行为规则,尊重同自己学习、生活、休息的人们,这就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同时,在群体生活中,幼儿因遵守相应的规则,而使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或得到同伴、老师的肯定与赞许,发展了待人、接物、处事和应变环境的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幼儿都是“喜欢成功”的,陈鹤琴先生就认为“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的”[5],“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6]。由此可见,成就与自信心相互作用。
了解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中,使其在幼儿成长中真正发挥作用。陈鹤琴先生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孩子小的时候缺少正确的教养,到大的时候,养成了偷窃的习惯;一个是教师留心观察,纠正了孩子不良的写字习惯。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就蕴涵着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结合现代幼儿教育的实践,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措施。
1.规则的制定要合理,可操作性强。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比较容易接受那些要求一定的、和具体行动相联系的规则。规则的描述要非常明确,能为幼儿所理解,用指示的方式而尽量少用禁令的方式,只有理解了规则,才可能执行规则,也才谈得上渐渐内化。比如,教师发现,晨间活动结束时,跳绳总是很乱,没按常规打好结、放整齐,导致下次活动时很难取出一根一根的跳绳。就此情况,教师在活动前就可以明确地提出要求:“活动结束时,请玩绳的小朋友将绳子像老师这样打好结,一根一根地整齐地放在箱子内,也请小朋友互相检查是不是每个人都按老师的要求做了。”教师示范后,再请一名幼儿上来操作,让所有幼儿都清楚规则,明确自己的行为。
2.规则要持之以恒,不断强化。
有很多规则应该在幼儿一入园就明确提出,并一直贯彻到底。教师要尽量避免以临时的指令代替规则,尤其避免与规则相悖的指令,保持幼儿思维上的一致性。每一条新的规则幼儿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掌握,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向他们解释并教他们如何执行规则,而考虑到幼儿的监督能力还不强,教师可以适时提醒他们破坏规则的后果。幼儿的记忆不长久,所以,还要不断强化,即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行为,给予一定的评价,形成动力定型。当赞同某一具体行为时,教师予以表扬。例如,美术活动结束时,某某小朋友将用具整理干净,并捡起地上的废物扔进垃圾桶,教师看到了这一良好表现,就应及时表扬:“某某小朋友今天表现真好,不仅把自己画画的用具整理干净了,还捡起了地上的废纸。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像他一样,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也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这里既包含对行为的正面评价,又包含对其个人品质的正面评价,促使幼儿学习好的榜样。同样,对某一行为不满时,教师也可用适当的言语提醒他。例如,吃饭时,一位幼儿走路太重,教师可轻轻地拉住他:“某某,该怎么走路呀?”幼儿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教师随后及时肯定改正后正确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在幼儿身上不会引起对老师的抱怨,而是对自己的不满,他会努力争取重新获得老师的好感。
3.教育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教育的形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总是“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好奇”、“好游戏”的,所以,为了鼓励幼儿尝试和练习常规,并使常规学习成为有趣的体验,教师可以在常规训练时配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采取富于趣味和多变化的方法,如故事、儿歌、音乐、游戏等,也可以利用一些信号,例如,当音乐活动结束要转到另一环节时,用一段音乐作为集合的信号;谈话活动前,只要教师拿起手偶,幼儿便知道要围坐一起。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领域活动鼓励幼儿学习并巩固良好的习惯,比如,用“小水滴的故事”鼓励幼儿节约用水,通过整洁运动激励幼儿收拾和整理物品等。
4.家园积极配合,要求一致。
习惯与家庭生活的关系颇为密切。幼儿有许多习惯在家已养成,幼儿园要把这些不好的习惯改变过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需要家长的配合。幼儿园和家庭可以进行“双轨式活动”,教师、家长先和幼儿一起拟出一些大家都认同的良好行为,并协商当幼儿遵行了良好的行为后便给予奖励,教师与家长分别在园里及家中作记录,互相交换记录,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园步伐协调,促使幼儿在园在家行为一致,切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家园步调相异,在同一行为上遵循不同的要求,就很容易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矛盾,形成双重人格。
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其鲜活的生命力,每次阅读他的著作,总会有新的感受与体验。的确,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从一个自然人发展为一个社会人,能否适应社会并顺利融入社会,依赖于我们能否依照群体认同的某些准则和行为习惯生活。所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了能够被社会接纳、生活得愉快,幼儿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1][2][3][4][5][6]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17,117,117,674,6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