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民族音乐之魂——浅谈巴托克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启示

2012-08-15 00:42葛冬琰
文教资料 2012年3期
关键词:巴托克匈牙利民族音乐

葛冬琰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 音乐系,江苏 苏州 215123)

贝拉·巴托克(Béla Bartók,1881—1945)是匈牙利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与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并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也是新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中对钢琴音乐贡献最大、最具创作性的一位。

有人将巴托克称作20世纪最有强力的音乐天才之一。作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不仅终身献身于钢琴的演奏与创作,而且始终致力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来自于匈牙利民间的音乐元素,这就打破了长久以来困扰许多作曲家的,横亘于传统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他的作品向年轻的一代表明,在传统范围中加入新的表现手法不是不可能;原有的音乐风格可以通过无数的途径来重新建立、继续升华;民族的、传统的还依然充满生命力,不同的节奏变化也可以使音乐展现出绚丽多彩的新面貌。

巴托克的音乐创作不仅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21世纪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繁荣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文化同样具有很高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一、巴托克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认识和研究

近代匈牙利的历史弥漫着战火和硝烟,自1526年起,匈牙利陷入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外来侵略和本国暴政统治之中,连年的战乱使匈牙利的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摧残,这在音乐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一时期的匈牙利音乐完全笼罩在外来音乐的压倒性势力之中,西欧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和影响着匈牙利本土的民族音乐。虽然出现了李斯特、勃拉姆斯等著名的音乐家,写作了一系列以匈牙利命名的音乐作品,如《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狂想曲集》等,但是这些音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只是通过吉普赛人所流传的匈牙利城市音乐元素,属于吉卜赛乐曲的范畴,并没有真正继承匈牙利本土音乐的精髓。

巴托克的早期作品与李斯特、勃拉姆斯和拉威尔有诸多相似,但他在创作中慢慢转变了风格,将目光逐渐投向浩瀚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宝库,并将这笔丰富的资源其作为自己创作的灵感源泉,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巴托克看来,有些作曲家在本民族的乡村音乐中寻找灵感,用来建立音乐上的所谓民族风格,但只是片面地引用其中的旋律、动机或某些乐思,与自己的风格结合。这不可否认是一种成就,这样做出的音乐在别人听起来也确实有些异国风味和情调,但总的说来,这并不意味着作曲家已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巴托克认为,每一首纯粹的匈牙利本土的农民歌曲,都是一首最完善的艺术作品,虽然它的规模可能很小,但是它经典与价值绝不低于一首巴赫的赋格曲或贝多芬的奏鸣曲。这些来自民间的旋律,准确而有力地表达了来自人民的思想和情感,简洁而质朴,没有一丝多余的东西。这种来自民间的音乐可以使作曲家学会怎样运用最简单的手法来表达乐思,尤其需要像农民音乐这样一类的典范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巴托克这种以民间音乐为基本立足点的艺价观,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当时。巴托克说:“我们对东欧的纯粹乡村音乐的崇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新的音乐宗教式的信仰的程度。”①

二、匈牙利民间音乐对巴托克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

巴托克坚信,越是偏远地区的音乐,其受到城市音乐的冲击就越小,越能体现出人们真正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想要搜集到纯净、原始的民间音乐,必须从偏远的乡村着手,去接近农民——最直接、最忠实的民间音乐继承者和传播者。于是,从1906年开始,巴托克同当时正在独立研究真正农民音乐的佐尔坦·柯达伊(Zoltán Kodály,1882—1967)一起,搜集和整理匈牙利民间音乐。

在之后的数年中,巴托克背着原始的录音机,穿梭于匈牙利偏远的乡村和山区之间,寻找和收集那些即将永远消失的民间歌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研究渐渐扩展至包括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乌克兰在内的地区甚至小亚细亚和北非的各类民族部落。之所以深入这些当时尚属偏远的地区,是因为巴托克坚信民族音乐的精髓深藏于此,发掘与保护这些古老的音乐文化,将为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

巴托克是匈牙利民间音乐最严谨、最忠实的记录者,他深入偏远的农村,与当地的农民朝夕相处,聆听他们的歌谣,认真记录下每一首曲调,哪怕是一个极微小的装饰音或细微的变化,也能在他的记录中得到最具体的体现。不仅如此,巴托克还注意总结不同地区民歌的起源、发展和相互关系。

对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对巴托克之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保持调性音乐的前提下,他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不同的调式来表现在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涵盖了匈牙利民歌中的多利亚、爱奥利亚、伊奥利亚、弗利几亚、混合里第亚、里第亚调式及五声调式。巴托克将这些调式与传统大小调式、上泛音音列及全音音阶、半音音阶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调式和声结构,并由此引出多种多样的和弦结构形式 (包括各种三度叠置与非三度叠置和弦),使其调性呈示所依赖的调式与和弦材料,丰富多彩,组成一个调式的立体空间。②

三、巴托克的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启示

巴托克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为匈牙利的音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大量的音乐作品为后人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作为中国未来的音乐工作者,理应将繁荣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将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我们民族的伟大艺术传统结合起来。巴托克作为一位当之无愧的民族音乐家,他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方法,对于我们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我国民间传统音乐在生长土壤、音乐风格等方面与匈牙利音乐惊人的相似:首先,两国同样在近现代遭受过残酷的战争洗礼,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被严重破坏,音乐事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和阻碍。战争后同样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影响和渗透,本民族传统音乐日渐衰落,处境岌岌可危。其次,根据巴托克的长期收集、整理和研究,古老匈牙利农民音乐的特点被归结为:以不带变化音的五声音阶为基础,由四个长度相等的乐句所组成;其结构特征为,后半部旋律几乎等于前半在低五度上的近似的反复。这竟然与中国的传统音乐特色不谋而合,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古老的匈牙利音乐很容易在中国引起人们的共鸣,正如柯达伊所说:“时间虽然可以模糊匈牙利人在面貌上所具有的东方特征,但在音乐产生的源泉——心灵的深处,却永远存在着一部分古老的东方因素。”

通过总结论证,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民间音乐与匈牙利民间音乐有着相同的血脉,有过相同的际遇,面临相同的危机,它们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巴托克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虽然目前我国的民间音乐发展与传承事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但复兴我们伟大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充满希望、指日可待的。

应该说,中国近年来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仅就钢琴领域来说,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学著作,如《初级钢琴曲集》(周广仁、应诗真编),《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集》、《中国风格复调钢琴曲集》(人音社编辑部编),《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集30首》(谢功成编曲),《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选》(龚耀年编曲),《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黎英海),《塞北小曲三十首》(黄安伦),等等。这些教材大多选取轻松活泼、抒情优美的儿歌,更加适合儿童的自身特点;将从祖国各地收集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山歌、戏曲、器乐曲等,改编成适合儿童弹奏的钢琴曲,使习琴者从钢琴启蒙阶段,就能涉猎到以民族音乐为主的中国初级钢琴作品。

但是,相比巴托克为振兴本民族音乐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我国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者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首先,对民族音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虽然对民间音乐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将民间音乐的保护上升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对本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在西洋乐器的教授中缺乏对中国音乐作品的使用。在教学中一味使用外来教材,致使中国学生在拿到一首本国作品时反而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内在神韵的认识,丧失了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缺少像巴托克一样坚定、执著的音乐工作者。

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保护刻不容缓,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音乐工作者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努力。

首先,应该树立对民间音乐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民间音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决定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保护。应当抓紧调动各方面力量,依靠现有各种科技手段,保存好现存的资料,为后代留下一份宝贵遗产。

其次,重视教材建设,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教育来推动民族音乐的教育发展。既要重视与国际接轨,引进外国优秀的儿童教材,更应努力发掘中华民族数千年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将民族音乐之声融入基础钢琴教材中。在这一方面,巴托克的《小宇宙》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小宇宙》的成功向我们表明,本民族的音乐是完全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对本民族音乐的保护和振兴,并不是简单、孤立的,而是对世界音乐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最后,注重音乐人才的培养。青年一代代表着新的希望,他们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对一切充满新鲜感和激情,应当培养他们坚定的信念,鼓励青年一代的音乐工作者们深入阶层,收集和整理我们散落于民间的宝贵音乐财富。

四、结语

在我国,目前对巴托克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一定会愈加深刻地认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他的信念和坚持,鼓舞着我国音乐工作者;他的作品和创作理念,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比起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毫不逊色,我们必须像巴托克一样,深入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将我们伟大民族的民间音乐代代相传,发展繁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界乐坛。

注释:

①许勇三.巴托克的创作出发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4):3-12.

②张志海.空间立体化调思维——巴托克《小宇宙》调性呈示方式梳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55-59.

③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2重印:182.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2重印.

[2]张式谷,潘一飞编著.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

[3]朱廷丽.西方钢琴艺术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3.

[4]牛冬阳.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环境浅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180-181.

[5]许勇三.巴托克的创作出发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4):3-12.

[6]王桂升.奏鸣原则在巴托克《弦乐四重奏》中的发展与创新[J].音乐研究,2010-7,(4):34-47.

[7]周倩.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I》的发展手法及曲式结构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增刊:104-108.

[8]周雪石.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的旋律思维[J].中国音乐学,2001,(3):19-28.

[9]徐康荣.把巴托克请下神坛——巴托克之子忆乃父[J].音乐爱好者,2004,(10):39-41.

[10]二木.贝拉·巴托克[J].音乐天地,1995,(10).

[11]田艺苗.穿越生命的黑暗和痛楚——关于巴托克的生平和创作[J].音乐爱好者,2003,(4):30-32.

[12]朱彤.从对巴托克创作的认识误区浅析其创作思想[J].艺术百家,2004,(2):95-96.

[13]张志海.空间立体化调思维——巴托克《小宇宙》调性呈示方式梳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55-59.

[14]徐玺宝,孔庆浩.试论巴托克轴心体系对调性拓展的贡献[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1):122-126.

[15]朱雅芬编译.20世纪最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J].钢琴艺术,2005,(1):36-38.

[16]刘青.民间与现代的对话——巴托克《四十四首小提琴二重奏》复调研究[J].中国音乐,2010,(2):101-106.

[17]张黎.民俗性节奏与个性化音乐的融合——论析巴托克钢琴组曲Op.14[J].艺术研究,2010,(2):36-39.

[18]赵意明.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新探[J].中国音乐,2009,(3):157-161.

猜你喜欢
巴托克匈牙利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匈牙利:与水结缘
作为爵士音乐家和教育家的巴托克
——论其对爵士乐的影响及其编订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浅析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和声特点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对匈牙利第四次修宪的一点思考
巴托克《小宇宙》之历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