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篮球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浅析

2012-08-15 00:50:01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马匹马术俱乐部

□刘 金(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2007年,中国来自香港的国际马篮球认证教练谢培亮(Harry)将马篮球从欧洲引进;2008年3月,中国第一家也是亚洲第一家马篮球俱乐部在北京成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1、马篮球项目国内现状

马篮球项目在国内发展已经将近五年了,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的发展现状有喜有忧。

1.1、项目组织、队伍较少

马篮球项目因为是新起步的运动,国内只有少数人知道这项运动的存在,且在地域上集中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型城市,所以能参与其中的人员更少;我国目前能参与其中的专业运动员也就寥寥几十人。刚起步时在北京共有三个队伍,“黑马队”、“野狼队”、“木兰队(女队)”;在外出表演和比赛时这些队员还要互相借用;目前国内大概有十二支队伍。其实在国外这项运动已经较为成熟,马篮球是一项观赏性和对抗性兼备的运动,现在国际上已有20多个国家参与发展了该项目。已经有欧洲杯、世界杯等各类高端比赛,如能有更多国家参与将可能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2、项目起步晚,成绩显著

从2008年马篮球项目正式落户北京开始,到现在也就短短的四年多,但中国马篮球队积极对外联系,参加国内和国际的各种比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2009年,北京马篮球俱乐部受邀请前往西班牙Oviedo,参加第15届马篮球欧洲杯,与到场的多个欧洲球队进行了友谊赛,并与西班牙强队打成平手,充分显示了我国马篮球项目水平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看到了我国马篮球跻身国际赛场的希望。

1.3、机构逐渐完整,并得到官方承认

根据马篮球项目的发展需要,中国第一家马篮球俱乐部——北京马篮球俱乐部应运而生。这个俱乐部是由我国马篮球引进人谢培亮(Harry)组建,北京马篮球俱乐部肩负起马篮球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工作。2009年国际马篮球联合会(FIHB)在西班牙一致表决通过接纳中国为正式FIHB会员国;谢培亮先生获得FIHB授权作为亚洲区洽谈代表,负责联系筹建FIHB亚洲总部和培训中心事宜。同年在北京成立“中国马术协会马篮球(筹备)委员会”,并获得来自中国马术协会、体育总局等诸多部委的认可。

2、马篮球项目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1、资金短缺,阻碍发展;转换思想,多方赞助

马术项目被称为贵族运动,其资金耗费可想而知,马篮球也不例外。马篮球项目的硬件建设就需要一大笔资金,而马匹的购买、饲养、检疫等就更像一个无底洞。想要培养和留住优秀选手也要投入大量资金,据了解,我国马篮球项目的运动员待遇远远低于其他马术项目选手,训练经费的不足会造成训练水平下降。马篮球项目开展时间短,虽有成绩但与其他奥运马术项目相比不明显,所以想要国家在经济上大力支持较为困难。借鉴其他项目的发展经验,想获得发展马篮球经费,就要抛开政府拨款的旧思想,在对马篮球项目的发展中要鼓励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其中;初期应当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拨款为辅,俱乐部营业为补”,最终达到“俱乐部营业为主,企业投资为辅,政府拨款为补”。中国马篮球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俱乐部制的,马篮球项目的发展与推广不是单单一个人就能办到的,它是需要依靠团队来运行。依靠俱乐部的整体力量开展马篮球基础工作相对容易,同时在俱乐部中有优秀的马术教练和运动员。

2.2、比赛用马,好马难求;多样选马,同样优秀

想要提高训练质量,马匹的质量同选手一样重要,优秀的马匹可以提高比赛成绩。马术用马较为严格,不同的赛事级别对马匹级别要求不同,像奥运级别的赛马,马匹需要“具有国际三星级比赛经验才能给予奥运会注册,而目前即使是国内最高级别的马术比赛,也远远达不到国际三星级以上的要求”。马篮球项目对马匹品种要求不高,用马较为普通,这就极大的降低了马篮球的门槛。不能因为马匹对比赛有重要影响,就盲目花巨资从国外引进纯种高品质马匹,要根据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引进马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是传统马业向现代马业的转变时期”,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甘肃山丹、新疆伊犁,有大量运动马培育基地。我国的马篮球处于起步阶段,在推广期的基本马匹需求可以从这些马基地获得。国内的阿尔登马、苏高血马等,步快而轻,耐力好,肌肉发达,而且相对于国外马种资金投入少,可作为比赛用马。还可以选用国内港、澳马术退役马匹,这些马匹具有长期与人接触的经验,性情温和,技术娴熟,适用于初级入门选用。

2.3、选手教练,人员较少;加强宣传,多方选材

目前的马篮球项目在国内人才紧缺,这也是一个影响项目发展的重要障碍。国内经过英国UKCC马篮球教练认证的只有谢培亮,其他裁判都是近两年紧急培训出来的,而且人数稀少。教练、队员紧缺,野狼队是中国马篮球项目的元老级队伍,其队员也只有四年从业经验,在训练新队员时老队员就是教练。国内应重视国际级教练员的培养,摆脱“洋人”教练和裁判统领中国的局面,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大力培养马篮球专业人才。想要提高队伍水平,就要大力选材,现在的队员大多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这样的队员虽有较高的素质,极快的掌握技术,但选材面太窄。谢培亮先生表示,马篮球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运动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青少年又是中国马术运动发展的希望,所以应当多吸纳和培养一些青少年预备选手。我国善于骑马的少数民族众多,可以把马篮球的俱乐部建在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从这些少数民族马手中选拔马篮球运动员;例如西北地区可以建立试验点。也可从其他马术项目中挑选一些退役队员作为教练员。除了在马术这个小圈子里的少数人知道马篮球外,业余人士能接触到这个项目的实在是太少了,这个项目在国人耳中几乎是闻所未闻。在组建机构的同时就要向大众宣传介绍,让人们普遍了解何为马篮球,最后才能推广开来。

2.4、发展较晚,理论不足;学习研究,不可偏废

在马篮球项目进入国内前,相关理论为零,在这短短的四年间,国内仅仅是大力发展球队建设和机构建设,相关理论研究速度跟不上硬件建设,这对球队实力和项目发展造成了阻碍。其理论研究是十分广泛的,可以大量借鉴其他相关项目的理论,创造属于自己的理论。例如,“运用体操武术相关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可以更好地提高骑师水平,减低骑师培养成本,提高安全性和骑师素养水平。”因此马篮球的发展应从基础工作抓起,加大培训力度,深入研究训练的规律,积极做好马篮球训练教程建设,为竞技和娱乐都铺平理论道路。

3、结论

我国马篮球项目在短期内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应当可喜可贺,但我们应当继续努力,为更大的成就努力。目前马篮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人才和理论等“软实力”跟不上场地设施的“硬建设”。观看其他项目的发展历程,我们得知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真正做到队伍的普及化和专业化,项目的规范化和规模化,队员的职业化和业余化共存,这个运动项目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持久发展,并真正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希望企业和政府能够参与马篮球项目的发展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马篮球,了解马篮球的魅力。

[1]彭立群,徐乐等.我国马术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50-53

[2]韩国才.传统马业与现代马业[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12):33-35

猜你喜欢
马匹马术俱乐部
马术:鲜衣怒马少年时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马匹喝水
西班牙 马术周
真正的动物保护:马匹专用“跑鞋”
科学Fans(2017年5期)2017-06-07 17:11:43
马术
关于马术职业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53:10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