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继 唐婷婷(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广西 530003)
目前对平衡能力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医学领域,平衡能力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体处于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属于静态平衡能力;一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或受到外力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属于动态平衡能力。力学领域,把当作用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所处的一种状态成为平衡。学者认为: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对来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本体感受以及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
平衡能力是人体一项重要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平衡能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退化性变化,人的视觉、前庭和本体等平衡感觉功能在20—50岁之间最为稳定,随后逐渐降低。Lord在对中老年人重心平衡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平衡能力下降,摔倒次数增加。King等发现平衡能力在60岁以后下降更为明显。Teasdale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视觉、前庭和本体感觉系统的外周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的感觉信息来调节平衡功能。Topp认为由于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减退,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了一定的影响.Sheldon认为前庭功能20岁以前发育成熟45岁以后开始衰退。Stall研究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生理姿势控制能力下降。李素芳研究:70岁以上人体姿态控制能力明显下降。总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平衡感觉功能、生理姿势控制能力,肌肉力量、韧带、柔韧性均逐渐降低;人的前庭功能在45岁之后就开始衰退;老年人的平衡机能随着年龄增张出现衰退的状况更加明显。
Hain采用平衡测试仪和Romberg征观察22例平衡功能障碍的对象,8周后,平衡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得出太极拳锻炼对平衡功能有促进作用。Geiger对研究对象进行平衡仪训练,得出研究对象的“起立—走”计时得分有了提高。Walker对研究对象进行反馈训练和常规的物理疗法,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有关平衡能力的指标有了明显的进步。Mudie等经过12周的对照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在进常规的由坐到站的训练时,实验组的平衡能力显示出较大的优势。
陈文鹤等(2004)运用电脑平衡功能监测仪对60名中老年女性进行测试,得出长期木兰拳练习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刘贺(2005)对秧歌队20名老年妇女进行测试研究,得出长期坚持秧歌舞练习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范鹏等(2005)对98名大学生的平衡能力进行运动干预,得出轮滑运动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金昌龙等(2006)对116名受试者进行平衡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平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明显的下降。黎健民(2006)运用实验法对118名老年女性进行交谊舞锻炼,结果显示:实验组平衡能力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变化显著,长期坚持进行交谊舞锻炼,有助于减缓老年人动态平衡机能的下降,提高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有重要意义。邹荣琪等(2007)通过对45名老年女性进行木兰拳练习,得出木兰拳练习能够改善老年妇女的前庭器官功能。孙云霞(2007)以大连市30名中老年妇女为研究对象,探讨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和骨密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秧歌舞锻炼能有效地维持较高股含量,提高机体的下肢肌力,改善平衡能力,是中老年女性防治骨质疏松和防摔倒的有效手段。万新炉等(2007)对95名脑梗死患者进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结果得出:运动再学习训练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阮哲等(2008)利用三维测力台平衡实验22名太极拳练习者和普通老人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项目越来越多;测试手段越来越先进;测试结果也越来越准确;有横向比较研究也有纵向对比研究。前人对该领域的研究,为今后中老年人平衡能力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获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
[1]Lord SR,Lloyd DG,Li SK.Sensori-motor function,gait patterns and falls in community dwelling women[J].Age Ageing 1996.
[2]薛莲,増力.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分析[J].统计观察,2005.
[3]李素芳,姜智平,李兵.姿态稳定性的定量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