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工作中,尤其是基本训练期,我们常常使用空枪预习这个低耗高效的训练手段,以改进运动员在训练中存在的动作当中不合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基本技术,为竞赛期的训练奠定基础。然而,我们发现有大多数的运动员对空枪预习的认识度不够,预习的效果不理想与实弹训练相脱节的现象。
表现1:思想不集中,人在举枪、瞄准、击发,而思想上却在想其他与训练无关的事情,形成机械性的动作重复。
表现2:没有紧张感,思想无压力,不加以任何要求和控制,不负责任的击发。
表现3:预习是自我感觉枪很稳,击发很自然,打起实弹来感觉枪很晃,击发不是早就是晚,不敢扣压板机。
上述现象使我们感觉在训练工作中,强化运动员在空枪预习中的注意力,增加心理负荷、提高空枪预习的质量,使预习更接近实战的要求,是对我们改进训练方法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
针对“没有压力的训练就不会提高成绩,缺乏紧张感的训练就不可能真正发挥运动员的潜在能力”的认识,训练中我们初步研究设计了一些与比赛相适应的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1.1、在训练中,我们首先设计了模拟气手枪40发的比赛场景。教练员充当“裁判长”下达口令,从运动员进入射击地线开始到比赛结束的全部过程完全与正式比赛程序吻合。在模拟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每枪进行环数的预报,并根据以往参赛时易出现的问题设计场景并加以解决,详细的记录下来。
在反复的模拟训练中,我们观察出运动员安静时脉搏为每15秒17-19次左右,模拟训练中记分射第一发时的脉搏可以达到每15秒22-26次左右,与考核、比赛时所达到的脉搏基本相符。训练中运动员对此种方法的空枪预习有了新认识,新体会和新收获。
2.1.2、在完成实战场景“比赛”的过程中,当运动员心情比较安定,注意比较集中并能连续预报环数的情况下,教练员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制造一些复杂的事件增加运动员心理负荷的程度,从而达到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锻炼和考察的目的。
2.1.3、对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运动员进行实弹场景比赛项目的地观摩训练,以此来增加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并可以有效的带动其他队员提高训练效果。
2.1.4、运用心理学中“表象训练的方法”对实战场景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空枪预习的场景设计与运用运动员对种复杂事件的处理能够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心理紧张、压力大、烦躁等状态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良好的心态和十环景况,我们逐渐增加了对当天场景训练的心理表象训练,重复再现当天成功的心态和对各类问题成绩的处理,每天一小时左右。
2.2.1、肌肉力量的放松,听音乐30分钟
2.2.2、深呼吸调整,10分钟
2.2.3、实战场景表象训练,20分钟
通过心理表象训练,运动员对克服困难后心理满足感以及十环动作内感和十环景况的清晰再现有了更深的体会。从而使场景预习与心理训练达到了协调统一,深化提高的目的。
对于实战场景的设计与训练,我们还采用了“赛后”公布成绩的作法,使场景训练有头有尾,更加逼真,每次训练课后,我们都及时总结,召开小型技术交流会,互相谈体会,完善场景内容,改进和增加场景的设计内容,使场景的设计更适合于运动员,更加有效果。通过三个周期的反复训练之后,我们发现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效果普遍得到提高,其表现为运动技术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场景训练后,运动员的思想境界相对有较大的提高,对连续打十环不在认为是侥幸,偶然的现象,反而觉行是必然是结果,对打十环充满信心。
通过实战场景在空枪预习中的设计与运用,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1、训练与比赛是量与质的突变,量的积累反映在日积月累的每堂课的训练中,实战场景的训练体现了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2、通过这种方法的训练,能够满足运动员在空枪预习中的刺激,调动和发挥了运动员积极思维和潜在的能力。避免和克服了空枪预习中的单调、枯燥、乏味而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理负荷不够,训练与实战相脱节的现象。3、实战场景的训练,为空枪预习在训练中的内环境创造了一个广大的空间,大大提高了运动员在空枪预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空枪预习的训练质量。
当然,实战场景的设计要因人、因项,分类别的进行。其场景设计训练的内容安排极其广阔,教练与运动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训练中虽然我们对此种训练方法充满信心并有一点体会和收获,但训练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加以改进和总结,并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