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研究

2012-08-15 00:50:01陈小莲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福建省厦门36101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阳光院校

□ 陈小莲(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福 建省 厦门 361012)

2007年4月,为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加强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教育部携手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高度重视,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党和国家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化了我国体育教育目标,扩大了实施的覆盖面,将学生群体纳入到国民体质健康对象中来,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创造校园体育锻炼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而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概念的提出,又区别于竞技的体育运动,通过贴近自然,走向阳光,而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升学生的体质。这是国家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界定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体育练习的基础上以增强学生的健康为基本目的,以提升全面素质为终极目标的全国性体育活动,它区别于传统竞技的体育。我国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强调了一是群体的广泛性:要在各级教育和体育的相关行政部门、共青团和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高度重视,以推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为工作的重心和突破口,强化学校的体育工作,在全国各级学校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二是时间的延续性。国家开展的阳关体育运动希望在3年的时间内通过“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涵盖全国85%的学校,并使85%的学生可以达到健康体质的基本标准。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持续发展的运动,具有科学合理性,需要坚持经常,通过每日的两项运动促使学生达到身体素质过硬的目标。三是活动安排系统化。有效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系统,学校要根据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和学生体质的变化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将测试成绩汇总为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身体素质的报告,要跟随学生档案,作为毕业和升学以及考核的重要依据。积极配合体育教学,确保每日学生的锻炼时间,将阳光体育运动纳入教育计划,并制度化。四是形式多样化。通过多种宣传方式,使阳光运动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人心。

2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青年学生体质及健康水平明显下降

国家体育总局在2006年对全国国民体质检测结果中显示结果如下:我国学生身高和体重有所增加,与此同时,超重与肥胖的比例也在上升,这成为影响学生群体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视力、肺活量、爆发力、速度和耐力都有相对下降。大学生视力下降占总体学生的82.68%。19岁到22岁的年龄段女生的肺活量下降最为明显。我国学生肺活量、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十年,耐力和素质持续下降二十年。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过大,体育时间被占用,体育课往往被文化课所取代,所处的地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学生运动量明显不足。

2.2 、学校体育设施的配备同师资力量不合理

我国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的投入问题较为突出。学生增长人数和体育设施的配备不成比例,学生对于体育器材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校的体育资金投入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少,分配到每个体育老师的工作任务量大,而且在高职院校中,鼓励措施缺乏,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教学无法实现,由于高职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差异,对于前瞻性的高科技技术教学无法适应,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高职的部分学生对体育项目热衷,却因为场地和器材的紧张问题而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2.3 、运动意外伤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

意外伤害事故是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工作。学生维权意识较比以往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很难厘清纠纷,面临索赔现象,高职院校对于一些对抗性的,高难度的,可以增强学生意志力的体育项目会下马,致使学生的体质和耐力下降严重,长此以往,学生身体出现问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3 、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3.1 、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监督机构,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组织携手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工作小组,明确权责,分工合作,制定组织中相关的实施细则,使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组织保障。根据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共青团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组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院校学生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组织本校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各级领导要组织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切实的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确保其顺利开展。

3.2 、体育职能部门对高职院校具体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体育职能部门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好总体目标的确定,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并做好组织、协调、督导、培训和评价激励的工作,以便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完成任务,支持和组织学生开展各项体育锻炼、竞技比赛,组织协调各项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

3.3 、依托学生组织和社团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活跃,体育社团和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是开展体育运动的执行者,他们开展的活动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身体素质,缓解精神压力和学业压力,在竞技中扩宽人际,学会协作,培养团队意识,不断进行选择,学会自主锻炼和自我评价。以学生组织和社团开展体育运动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集文、体、娱、竞于一体的多元体育活动,为高职体育教学做有益补充。高职体育社团已成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推动校园课外体育的开展和实施。学校要对社团高度重视,积极引导社团,因势利导,做好指导和管理。社团自身要不断完善和进步,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扩大宣传,提高场地利用率,激发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

3.4 、合理发展体育俱乐部,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养成训练

体育俱乐部利用学校体育场馆,经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学生自愿参加为模式的公益性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组织。在我国体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已然成为被更多青年人所接收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之一。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于体育项目进行自主性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并可以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活动灵活,内容丰富,在受到良好的体育指导外,还可以进行体育咨询和聆听知识讲座,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体育运动由被动向主动过度,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的养成。

3.5 、通过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营造锻炼氛围

阳光体育运动可以以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开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增设素质拓展项目,减少竞技和兴趣弱化的项目,体育运动的设置增强趣味性和时代性,引入特色和民族风情,带给参与运动的学生体验快乐。比如武术、毽球、观看体育录像、开展趣味运动会等等。

总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广开言路,积极听取各方意见,丰富学生体育运动的载体,使学生体育运动变为自觉行为,从而增强体质,享受快乐,实现学生身心灵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冯唯锐,徐蕾.“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

[2]杨桦.深化“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

[3]罗振宇.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

[4]张晔.湖南省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9.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阳光院校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凉山文学(2016年6期)2016-12-05 11:51:42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