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可喜(江苏省洪泽县新区中学 江苏 洪泽 223100)
对于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来说,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真分析学生的兴趣、体质、爱好以及特长,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制定,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快速提升。就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多以大课堂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即以班级的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性别、体质、爱好等等,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无法合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改善,促进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体育教学同其他教学科目存在很大的区别,体育教学重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体育课堂应该保持良好气氛,杜绝课堂压力,避免课堂的枯燥性。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做好个人定位,掌握教育教学内容的同时,达到身心的全面放松,保证体育教学的实际质量。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也应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就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往往强调对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将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缺乏集体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特点,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效性。比如,在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后,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做好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交流过程中,老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同学生进行交谈,抛开老师的身份,使师生之间不存在任何的隔阂,这样才能够听取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做好对学生特点的充分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有效的分层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也能够获取相关的课堂改善建议,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对优秀教学方法的引进和应用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体育教学能够充分愉悦学生心情,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比如,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的双脚固定在两块木板之上,双手搭肩,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赛跑,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课堂地位,由体育知识的灌输者逐渐转化为课堂知识的引导者,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告知学生之后,由学生自行进行教学游戏的编制和创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游戏编制过程中,老师应该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将学生按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的划分,充分保证学生的自行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体育游戏编制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体育游戏内容的多样性,形式新颖、创新意识强烈,老师负责对体育游戏质量的评价,对优秀的体育游戏进行肯定和推广,对缺乏新意的游戏进行合理的点播和分析,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做好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对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促进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1]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中国德育,2009(12).)
[2]吴春香.“育”与“养”的统一——论陶行知的人本教育思想[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