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赛 余雪芳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网络、手机等作为媒介的新媒体逐渐渗入到高校思政教育领域。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情感热烈奔放,情绪变化大,独立而又有逆反心理,新媒体的出现和渗透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新课题。相对显性教育而言,新媒体对高校思政隐性教育的影响更大。如何利用新媒体,发挥高校思政隐性教育的功能,对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有着更多的积极意义。
1.隐性教育及其特征
隐性教育并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而是充分利用人们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形式[1];是“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收教育”[2];“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方式”[3];是“采用非强制方式,在受教育者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4]。这就是说,隐性教育是人们采用非强制的方式,运用各种载体,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认知、情感等的影响和引导,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隐性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法的隐蔽性。隐性教育相较显性教育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隐”,它不像显性教育那样具有计划性、公开性,一般情况下,隐性教育的目的并不十分直接,也不明显,它依靠多种载体将思政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或在自觉自愿中接受教育的内容,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其隐蔽性也淡化了受教育者身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强制色彩,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过程的渗透性。隐性教育是一种学生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无意识教育,它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以完成其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说,教育者是有意识地将一些知识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及各活动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而学生之间也会产生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以促进更多的学生对知识经验进行内化,让学生在各项活动和良好的氛围中去自我感受、自我领悟和自我提升。
第三,形式的多样性。隐性教育强调的是自然的教育与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释放教育的能量;不是刻板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能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借助多种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校园文化、网络建设、人文环境等,进行参观访问、实践活动、文体比赛等,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第四,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教育可以“无时不有,无时不在,无孔不入”,对大学生的影响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观念,从而保证教育的持久性。
2.隐性教育与高校思政工作的关系
第一,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包括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比显性教育的单项灌输和理性说教,隐性教育具有其无法比拟的魅力,它隐含在校园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各类教学活动、校园活动中,更能为大学生所接受,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力。隐性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隐性教育与高校思政工作是互相强化的关系。隐性教育强调的是暗示、诱导和渗透,以情育人,以情动人,能够有效延伸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隐性教育利用得好、发挥得好,就会促进思政工作的良好开展。
1.何谓新媒体?
什么是新媒体?目前,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切定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相对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是集传统意义的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新媒体也被形象地称作是“第五媒体”。
2.新媒体在隐性教育中的优势。
新媒体已触及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系统的网络学科知识的相关教学,新媒体更多地影响高校思政的隐性教育,其特点是“新、快、准、活、广”,其优势亦在于其。
第一,大学生群体一般在20岁左右,容易对新鲜事物好奇,并积极尝试和接受。相较传统媒体是社会发展出现的新事物,新媒体的出现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加之对新科技和技术手段的向往。新媒体在隐性教育中以其“新”,获得易受性的特点。
第二,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路等新媒体日益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一条便捷、快速的渠道,极大缩减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新媒体在隐性教育中以其“快”,体现出即时性的特点。
第三,隐性教育往往会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个人情绪情感等私密空间,新媒体则可以在影响较小的基础上,回归到关注个体、发展个性上,在隐蔽的环境下有目的的针对个人或某一个团队或某一件事展开教育和沟通,回应人们保护隐私的本能和诉求。新媒体在隐性教育中以其“准”,体现出针对性的特点。
第四,新媒体往往会利用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灵活新颖的手段来对受众产生影响,受众之间可以是双向交流,一对多、多对多的多向交流,且手段多样,方式灵活。新媒体在隐性教育中以其“活”,体现出灵活性的特点。
第五,网络基本覆盖到高校学生宿舍,学生手机的拥有率也相当高,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学生个体都纳入其环境之下,大学生的一切生活、学习、情感等诉求在新媒体中几乎都可以找到渠道。新媒体在隐性教育中以其“广”,体现出广泛性的特点。
新媒体对高校思政隐性教育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和挑战。
1.开放性带来多元观念。新媒体的开放性在带来积极正面的思潮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将各种外来的文化思潮、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大量带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本质属性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也以种种形式乘虚而入,多元观念的倾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多元观念,高校思政教育就要考虑如何引领的问题,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各种思潮。
2.隐蔽性增加危险性。新媒体的各种信息里虚实真假难辨,隐蔽性较大,大学生年轻且社会经验不足,好奇而又容易轻信他人,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各种信息,大学生缺乏判断,容易上当受骗,造成各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增加了它的危险性。如何帮助大学生对新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虚实的分辨也是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3.虚拟性增强依赖性。现代大学生都乐于接受网络化的方式,网络这种新媒体手段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和动感技巧生动地传达了各种信息。但是网络是虚拟的世界,大学生在现实世界缺失的或受挫的一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得到安抚,则很容易沉溺其中,在情感上对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产生依赖和诉求,并逐渐对其产生依赖性。对此,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还要在如何减弱大学生的信任危机上多下功夫,让大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温暖和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并与思政工作者敞开心扉,正确利用好新媒体资源。
4.无屏障性导致难控性。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 “空间无屏障”、“时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这种无屏障性也导致了思政管理上的难控性。那么,如何就各种信息的传播进行干预和疏导也就成了高校思政隐性教育的又一挑战。
隐性教育顺应了学生的“无意识接受”心理,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积极探索更多新途径。
1.将新媒体手段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政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传统的活动方式上,我们可以发挥新媒体的即时、互动、平等的优势,将手机短信投票、网络投票、网络监督等新手段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面,增强隐性教育的渗透性。
2.开辟思政工作网站、红色网站等加强思想引领。实现正确主流意识的引领,积极开辟思政工作网站,开通红色网站,制作德育网页,开设网上论坛,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渗透到网络上,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3.完善腾讯QQ及QQ群的建设,加强团队凝聚、人文关怀。思政工作者、政治辅导员要利用好腾讯QQ和QQ群的新阵地,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变化,思政工作者要参与其中,可建立例如班级群、兴趣群、工作群等,借用这个平台积极、平等、设身处地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帮困助困工作,加强团队凝聚,让学生能主动亲近我们的老师,把思政教育自然而然的带到学生的身边。
4.发挥微博之“微”力量,提升教育效能。微博即微博客,以其草根性强、信息获取的自主性强、内容短小精悍、信息共享便捷迅速等特点为青年学生所喜爱,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要利用微博强大的互动性功能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特点,构建与广大学生之间交流沟通渠道和机制,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打造工作交流、思想碰撞、特色服务和活动组织等平台,让微博的“微”力量发挥出强大的教育效能。
5.占领“手机”阵地,加强心理教育和导向功能。手机可随身携带,信息传达及时,又可以避免面对面可能产生的一些交际冲突,手机短信或电话更能节省时间,这些特点也使手机成为了青年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 “日用品”。以黄山学院为例,在校生近16000人,拥有手机的学生高达97%,高拥有率也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提供了一个快速通道,思政工作者要积极主动的占领手机这一思政阵地,与学生进行联系沟通,在特殊时期通过手机发布防骗信息、重要通知、问候短信等,让教育通过一条条短信、一个个通话延伸到学生心中。
6.加强思政网络队伍建设。新媒体易被青年学生迅速接受,高校的思政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掌握新媒体技术,以便更好的为思政教育服务。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加强思政网络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支既熟悉传统思政工作,又掌握网络技术,能在网上进行思政工作的队伍。思政队伍要努力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寻找新载体,运用新手段,真正的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里、关注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使高校思政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向敏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法研究[D].成都: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00-104.
[4]彭向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