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斐,赵侠
(1.太原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2.山西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27)
美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西方都可以追溯到久远。根据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国内的翻译学家将“翻译美学”定义为: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
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从他们自己的哲学思维,分别讨论过什么是美学。老子主张“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韩非子也曾提出“好质而恶文”。后来孔子创儒家美学,提出“尽善尽美”论和“文质统一”论。从中国的美学发展历史来看,“美”与“信”及“文”与“质”是最古老而又一贯的主题。东汉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都主张“文质统一”论。玄奘潜心研究佛经、翻译佛经,提出“求真喻俗”的翻译标准,十分符合“文质统一”的审美价值观。玄奘的“圆满调和”论翻译思想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翻译的极盛期。到了近代,最著名的翻译标准当属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个美学标准。“信”指的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达”就是指翻译的通畅性;“雅”指的是译文文辞上的通脱及清丽,文采上的俊逸及劲健。严复把译事之难概括为“信达雅”,既符合翻译实际,又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相承袭。1894年马建忠提出了“神似”的概念,傅雷将“神似”和“形似”作为一对相符相济的矛盾,引入译学而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20世纪钱钟书提出了“化境说”,力求翻译得尽善尽美,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渊源。
西方译论始于公元前古罗马的知名哲学家、政治家和修辞大师马库斯·西塞罗,他提出了翻译的自然论和气势论,反对“词对词”的翻译,主张“意义对意义”的翻译。霍拉斯赞成西塞罗的主张,反对以“僵化的忠实概念”作为译文的标准,提倡在翻译中运用“审美标准”。西塞罗文风的继承者杰罗姆提倡译者有权突破原文句法上的形式约束,但是必须恪守词在语素等级上的对应,忠实于原文。奥古斯丁提出了“美是适宜”等一系列美学命题,极力主张译文优势。1791年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翻译应完整无缺地传达原文的思想,而辅之以译文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上的自然流畅。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60年代韩礼德运用基本语言学理论来解决双语转换问题。七八十年代期间,奈达注意到语言学侧重形式转换,提出了“动态对应”的主张,强调了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奈达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当代西方译论进入到了一个综合利用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学、美学、信息理论、计算机科学等来解决翻译问题的“翻译理论综合开发期”。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译论还是西方译论,美学已经逐渐成为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特点。西方美学一直关注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讲究“语法逻辑”,20世纪西方美学课题已逐渐扩及到审美主体与客观的关系这个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国美学注重意象的表现形式,注重宏观描写,注重悟性,强调主体(译论者)的迁移性。美学与翻译结合已经是未来译论的发展方向。成功翻译的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能不能将已经加工过的审美体验艺术性地物化到译文中,为原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审美体验则来自于译者对原文的各个审美要素的正确理解与解读,在不背离原文文本的审美信息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再现原语的审美意境。
译论界的学者普遍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层次就是审美层次。翻译审美活动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既是感受原作的美,第二层是如何传达原作的美,第三层是通过比较来审查美的传达效果。这就需要译者在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让原文的美学因素在翻译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传达。
1.翻译的审美客体
“翻译的审美客体”就是译者所要加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原文。一般审美客体都能唤起审美者的愉悦,而翻译的审美客体则依附于原语的审美构成。译者不应当脱离原语固有的审美构成,对原语随意添枝加叶,他必须与翻译审美客体构成取得对应,和原文产生对应的审美效果。另外,翻译的审美客体允许审美主体感应的灵活变通性。审美者对翻译审美客体的感觉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对应式,只能灵活处理。古往今来,对同一作品的翻译层出不穷。李清照的《声声慢》经许多大家,如许渊冲、朱纯生、杨宪益、戴乃迭的翻译,产生十多种不同的版本。现将杨宪益、戴乃迭的英文版《声声慢》摘抄如下:
ShengShengMan声声慢
Li Qingzhao李清照
Seeking,seeking,寻寻觅觅,
Chillyand quiet.冷冷清清,
Desolate,painful and miserable.凄凄惨惨戚戚。
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is chill,乍暖还寒时候,
It is most difficult tokeep well.最难将息。
Three or twocups oflight wine,三杯两盏淡酒,
How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 morning wind?怎敌他晚来风急!
Wild geese flypast,while I’mbroken hearted; 雁过也,正伤心。
But I recognize they are my old friends.却是旧时相识。
Fallen chrysanthemums piled up on the ground,满地黄花堆积,
Sowithered,憔悴损,
Whowould pluck them?如今有谁堪摘?
Leaningon the window,守着窗儿,
Howcan I pass the time till night alone?独自怎生得黑!
The drizzle falls on the wutongtrees,梧桐更兼细雨,
Rain-drops drip down at dusk.到黄昏,
At a time like this,点点滴滴。
What immense sorrowI must bear!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面是许渊冲的翻译:Slow,SlowYune
I look fir what I miss;
I knownot what it is.
I feel sosad,sodrear,
Solonely,without cheer.Howhard is it
To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cold!
Hardlywarmed up
Bycup on cup
Ofwine sodry,
Ohowcould I
Endure at dust the drift
Ofwind soswift?
It breaks myheart,alas!
Tosee the wild geese pass,
For theyare myacquaintances ofold.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will pick themup now?
Sittingalone at the window,how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ace of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
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Owhat can I do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翻译的审美客体允许历史发展对其审美价值产生可变性,任何一个审美主体都是处在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所以,在特定的审美价值观下,审美主体就要受到审美价值观的影响,在翻译中留下“时代的烙印”。
翻译审美客体的美分为两个系统: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是审美对象外在的构形,内容是审美对象理智的涵蕴。形式系统包含语意层的审美信息、文字层的审美信息,以及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非形式系统则是与形式系统相对的概念。如果说形式系统的审美构成是物质形态的、自然感性的,可以凭借直观推动形象思维的外象成分,那么,非形式系统则是非物质的、非自然感性的,无法凭直观就能推断的非外象成分。非物质形态的审美信息尽管不存在于一音一韵、一词一句、一章一节的具体的、物态的形式结构中,但却离不开音、韵、词、句、章、节的“总体存在”。非形式系统从审美心理结构上讲,就是指“志,情,意,象”。翻译审美中必须把握住原文作者的情态、意旨,才能准确选择词语,确定译文的总体风格。“意象,意境”是非形式审美结构中的“灵魂”,是高度模糊的审美信息。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是一种普遍现象。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为了追求委婉、幽默及艺术的美学表达效果,译者都可以采用模糊的表达方式。模糊语言既调动了审美主体,也扩大了审美客体,从而扩大了艺术空间,增加了阅读美感。例如:
The teacher tapped on her desk and shouted:“Boys and girls,Order!”
——The whole class yelled:“Lemonade!”
翻译1:老师敲击桌子喊道:孩子们,请安静!
学生:柠檬汁。[注:英语的order有歧义:请安静;点(菜),要(饮料)]
翻译2:老师敲击桌子喊道:孩子们,你们吆喝(要喝)什么?
学生:柠檬汁。
比较这两句翻译,第一句可以说是带注释的解释。虽然解释得很全面,读者却无法理解原句的妙处之所在。而第二个译句,吆喝(要喝),利用巧合的谐音词来进行翻译,一方面避免了直接翻译英语中带有歧义的单词order,译者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另一方面,读者也能感同身受,体会到语音模糊的幽默之所在。
2.翻译的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面对事物,选择与其审美情感相适应的事物进行审美观照,正因为这样,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偏爱的艺术题材。翻译的审美主体简而言之就是翻译者。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总是受制于翻译的审美客体(原文)的形式美与非形式美,译者译出的作品都带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翻译方法上都有各自的爱好,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艺术再创造,但是最终却无法摆脱,也不可能摆脱原作的束缚与制约。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还要受制于英语汉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受制于艺术鉴赏的时空差。同一个时代的翻译者因为各自的接受水平不同,对原作的理解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对原作的“空白点”的填补不同;不同时代的翻译者因为所处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其接受水平相差得更远,填补的“未知点”就更加不同。例如:中国的格律诗的形式美要求翻译和对仗(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等),但在中文译成英语时字数相等、音律和谐、语意相对的形式美均丧失殆尽,好多格律诗都被翻译成了平淡无起奇的散文句。如张沁的《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Onlythe sympathetic moon was shininghere,
O’er fallen petals meltinglike you intothe shade.
翻译是两种文化汇合的场所,译者就是两种文化的中介,他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尽管审美主体受制于审美客体,但审美主体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可能将客观制约性得以抑制。主观能动性包括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力,只有透彻地领悟原作的含义,才能准确无误地向读者传达原作的精神底蕴,因此,译者应该首先做到回归语义层,努力在译语中挖掘出意义上基本对等的表达方式以求等效。每一位译者对他翻译的作品都有“自我化”的审美价值判断,读者可从他的译文中体会到他的审美理想;译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具备很高的双语的文化(双语文化能力包括译者的双语语言知识和双语文化知识)理解能力,这就要求译者要有较牢固的知识结构,包括文、史、政、哲、宗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译者应具备翻译的功力,也就是他对语言的分析能力要强,能够避免文化误读,灵活转换语言形象,能够参透原文语义内涵、句法结构、双语的表达法,然后决定自己要选用的翻译方法和表达方式及应用翻译技巧,如是选择“同化”还是“异化”的方法。例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这句英语谚语,如果采用异化的方法,翻译为“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就比采用同化的方法翻译为“一石二鸟”更具美感。同样,汉语中的谚语“树倒猕猴散”,直译为“When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scatter.”意译为 “Members run away when the family falls.”比较起来,采用意译的方式更为贴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除此之外,译者还必须具备审美判断鉴赏能力,这与译者的生活阅历与艺术感受的深度极为有关,只有经常徜徉在艺术海洋里的人,才能感受艺术深邃之所在。所以译者的一生是个长期艰辛的学习过程,语言学、音韵学、修辞学、文艺美学及语言学中各学科的学习(句法学、文体学、词汇学及语义学)都是译者的学习范围。所以,译者还应具备学习的毅力,正所谓“锲而不舍,学必有成”。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客体以其自身特有的话语形式或符号表达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刺激着审美主体的感觉场、心理场,审美主体会全身心地做出回应;或者审美主体以自身特有的心理场、感觉场表达自身的意义和情感,审美客体以自己特有的符号信息做出回应;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形成了审美活动主客体的相互性。毛荣贵教授曾经在他的《翻译美学》中提到: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讲究意合意会,不求眉须必现的分析,不讲滴水不漏的逻辑,而英语则呈现出别样的风景:它讲逻辑,重分析,求形合,注重条分缕析,欣赏客观描述,漠视整体感应。如何实现英汉双语的翻译,发掘其中的美感,就需要将审美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翻译审美过程才能实现。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观念必须是“主客体互动论”。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主体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翻译行为的主导者与实施者,而客体则始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翻译行为的受导者和承受着。主体的经验世界实际上反映了客体的现象世界,没有客体的现象世界,主体也不可能构起经验世界。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是不可分离的两个范畴,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只有将二者置于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审美辩证关系中,翻译审美过程才能实现。
[1]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桂乾元.翻译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晓旭.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