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对作者论文撰写的指向功能——地方性高校新作者文科论文弱点透视

2012-08-15 00:47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编者指向学报

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学报编辑对作者论文撰写的指向功能
——地方性高校新作者文科论文弱点透视

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提高地方性省属高校学报稿件的质量,就必须增强编辑人员对新作者撰稿的指向工作之必要性的认识,掌握编辑人员指向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必须让新作者认清自身撰稿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以及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要求和方法。

学报编辑;论文撰写;文科论文;弱点

关于提高学报质量问题的意义,人所共知,勿须讨论。须要探讨的是与学报质量切关重要的关于何以提高学报质量的途径问题。在此,笔者就地方性高校范围内学报编辑人员对文科新作者(主要指青年作者)予以论文撰写指向的必要性、指向内容等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一、地方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对新作者进行论文指向的价值

所谓指向,即指点导引、指正、指出不足和错误使其改正。地方性高校除少数是文革前的老校外,多为1978年以后新建的,此类学校基础相对薄弱,面临科研力量、稿源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科研力量面临的新老交替也带来了学报作者的新老交替。新作者的不断涌现自然为学报稿件的提高提出了战略任务,即对新作者进行论文指导工作理应提到日程上来。而新建院校中既有这方面的普遍性经验、又具有一定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学报编辑人员在新作者的科研走向及学报论文撰写等指向方面的工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指向导引工作可以采取全方位、多形式。我认为可采取五种方式:一是在一定阶段就新作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作综合的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这种方式可使新作者得到全面系统的指导,这要求讲授者要有充分准备,具有较高素质、经验和丰富的知识;二是走出去主动与作者联系,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目标和研究的主攻方向及近期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也能防问题于未然,及时解决问题;三是采取咨询方式,作者在研究和撰稿中随时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在学报发表研究成果,自然要向编者讨教,这时编辑就可解释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反馈信息,给予指导帮助;四是结合稿件的批注向作者介绍审稿意见,指出不足和错误;五是通过向作者发放征稿简来发挥编者的指向功能。编辑人员采取这些方式进行指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论文指向工作是提高学报内在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报的内在质量主要在于学报稿件的内容,而学报质量的提高又突出地依赖于学报稿件质量的提高。学报稿件质量既取决于作者又取决于编者。作者在从选题、搜集资料、拟定提纲、执笔起草、修改定稿到确定发表的全过程,往往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此时,编者对作者特别是新作者的指向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稿件撰写质量来说,从作者撰稿的视角看,作者是内因,作为论文撰写导引角色的编者则是外因,虽然内因条件是第一位的,但是在作者情愿撰稿这一内因条件具备,却不知自己的文章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不足的情况下,编者的导引这个外因条件就起催化剂式的作用。通过编者的指向手段对作者进行“点化”,既使作者耳目一新,纠正错误,使文稿内容得到升华,进而也使学报刊物的整体内在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论文指向工作是壮大作者队伍、开拓稿源的前站性基础工作。尤其是对地方性高校来说,师职队伍少、科研力量薄弱,年轻作者偏多,稿件不够充足,直接影响了学报的质量,要壮大作者队伍,就要有战略眼光,通过编者必要的指向工作这一中介的作用,既可以扶植青年作者,使他们大开眼界,尽快成长,进而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作者队伍,解决这类学校由于稿源不足带来的稿件筛选率不高而影响学报质量的问题。显然,这在地方性高校学报中是一项任重道远、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3.经常性的指向工作是不断促进学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途径。新作者在撰稿中很少考虑稿件的格式,对学报征稿的要求不甚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况且文科学报的规范化、标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也在逐步改进优化。只有编者发挥指向功能,才能使作者们对这些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得以理解和掌握。促进学报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的贯彻实施。

4.综合性、系统性的指向工作有益于提高编者的日常编辑工作效率。综合性的指向工作主要是前述的第一种指向工作方式,即专题报告和专题讲座方式。采取此种方式可以对新作者的多方面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指向后的稿件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编者减少很多麻烦,缩短了编者审稿时间,也大大缩减了编者稿件修改、雕琢加工的工作量。乃是一种良性循环,可使编者和作者相得益彰。

5.指向工作能敦促学报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及提高学报编辑部的影响力。通过诸多方式对作者进行指导,尤其是采取综合性系统的方式,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作为发言人的编者需要积累一定的编辑工作经验,具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具备较高的逻辑、文字修养,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才能有发言权,才具备指向导引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就客观上促进了编者平时要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深入实际,练好“内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方性高校中,学报人员少,无更多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往往不被人瞩目,通过一些指导方式,编者与作者对话交流,广交朋友,人们能进一步了解学报编辑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热情,可以显示学报编辑队伍的实力,扩大学报编辑队伍的知名度,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工作。

二、学报论文指向内容——新作者稿件中常见问题及其成因

学报论文指向不仅要有诸多的方式,而且具有诸多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首先的内容就是要找出问题、分析出问题的原因。我想,这可归纳以下几点:

1.选择题目方面的问题

(l)选择题目陈旧,见解不新。选择课题是科研工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地展开,研究成果的大小,乃至科研工作的成败。新作者的来稿中有相当的部分存在着选题不新又无新见解的问题。这势必丧失其学术价值,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老生常谈,堪称“炒冷饭”文章。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理论前沿问题了解不够。不知晓某专业、某门类、某方面目前在国内解决了哪些课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哪些问题有待深化探究,不知道哪些问题处于荒漠,乏人开垦。缺少对重要课题的深入研究,无新的科研成果。研究方向上处于盲目状态,胸中无数,写出的文章往往是重复劳动,是人家研究过的乃至是已研究很深的,而自己研究的还不如人家研究得深刻。其思想原因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心态使然。

(2)选题过大,造成研究深度不够。新作者中研究宏观问题的多,研究微观问题的少。写文章愿写大题目,好大喜功,包罗万象,裁制偏于宏博,而又内容狭窄,以偏概全。或出现“大头”“小身”,或出现面面俱到,臃肿不堪,即使有些闪光点也被庞大体系所笼罩。究其原因,是缺乏微观问题的研究,有贪大意识,实质也是功利思想作祟;客观上看,科研条件有限,缺乏微观研究资料,又受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的限制。这里需指出,要防止走另一极端,即不能选题过小或小题大作。选题过小会影响学术观点的展开和发挥;小题大作则内容空泛、冗赘词句,文字繁琐。

2.资料不翔实,内容空洞,论证缺乏力度

(l)资料不充实,论证无力。学报论文是以翔实资料为依托的,其论断是建立在大量可靠材料基础上的。资料包括事实资料和理论资料。掌握大量的事实资料和理论资料才能在论证作者的观点时发挥出应有的基石作用。写一篇论证有力的学术论文,观点必须与资料有机结合,必须以大量资料来提高论点的可靠性。然而,资料匮乏、内容空洞是来稿中常见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撰稿前的准备工作不完备,没有搜集足够的有关资料或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着眼点仅集中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上,轻视感性材料和理论依据。也有的属于虽然搜集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消化整理分类,故不能高屋建领瓴地驾驭这些资料,更不能科学运用具有典型性的资料。

(2)引用资料不可靠,引经据典存在错误理解。一篇学术论文,不仅要严密论证,且须使论文可靠准确,必须是已知为真的判断并能推出论题。有的新作者对资料缺乏理解分析,资料真伪不辨,不去校勘,粗枝大叶,拈来就用;有的对经典论述理解有偏差,甚至存在错误。如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中,本是认为反作用问题阐述得不够,才补述社会发展的动因不仅是经济因素的作用,且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理论原理。可有人引用时没弄懂著作的原意,也不了解其背景,误认为恩格斯在此主要是强调生产再生产的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资料时没有深入思考,甚至有浅尝辄止,实用主义的倾向,养成了沾边就用、打“擦边球”、不求甚解的习惯。

3.逻辑等方面的弱点和错误

(1)缺乏理论素养,对复杂深刻的课题采取简单化的处理办法。一个较复杂深刻的课题的解决,有赖于作者具有坚实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邻近专业的知识功底。这样才能对这一课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可是,有的人虽然学有体会,却对复杂深刻的课题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法,表现为论述浅薄无力,赘语多而不到位,论述幼稚笼统;更有甚者是将不必要的过程列入文稿,应该论述的问题反而只有只言片语,缺乏理论素养。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阐论的简单化来自于思维方式的简单化,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又是欠缺的理论素养与专业范畴概念有一点理解而又理解不足的产物。论文是由部份、段落、层次、判断和范畴概念构成的,其中范畴概念是论文和思维的最小单位,对其修辞加工便可连成有力度的判断(句子)。阐述简单化问题也是由于仅看到论文框架这个战略问题,忽视范畴概念等战术问题所致。

(2)资料多而观点少,对资料缺乏概括分析。学术论文是作者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产物。而在收到稿中常见的问题是资料不少,个人建树不多,观点甚少,旁征博引的资料虽多,却是无联系地、冷冰冰地堆积在一起,类似于资料汇编。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作者从未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未能有意识地培养抽象能力,或不知晓自身的这方面薄弱之点,或者不知用什么办法弥补这一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通过研读大量经典原著来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3)文稿体例不伦不类,结构层次混杂松散。学术论文可依据不同选题采取并列式、递进式和分总式进行阐述。当然作者又可采取自身的语言风格进行阐述,可以写正论,也可写驳论。但均不脱离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都要保持体裁和文章前后风格的一致。有些来稿在体例上表达方式上却不伦不类,前后体裁不一致,结构层次混杂松散,说它像杂谈又不是杂谈,像调查报告又不是调查报告。有的还采用大量文学作品专用的记叙和抒情,有的则写成政治宣传文章,像社论又不完全似社论。这样一些文章很难看到其学术价值,更不可能有发表价值。究其原因,是作者缺乏对学术论文体裁知识的认知和对其有意识的锻炼,没有形成学术论文式的稳定思维模式。

(4)词不达意,文无中心,或中心不突出。学术论文不同于即兴的讲话稿那样随意自由表达,在语言表达的修辞逻辑方面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可有人却将词不达意、用词不准,没有章法、文无中心或中心不突出的文稿充作学术论文,要求发表。有的文稿本该重点着墨之处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次要问题上却繁琐不堪,东拉西扯,信马游疆。究其原因,主要是思路不清晰,逻辑知识与写作知识修养缺乏,轻视学报要求,不肯认真修改自己的稿件,思维方式上存在问题。

(5)标点符号运用不准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学报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有些人写文章有个习惯,逗点或顿号一直点下去,整个三页纸一大段落仅一个句号,难于分出层次,一口气说了很多话,直接影响了文章内容的表达,若加之语言不通,就更使人不知所云。究其原因,是多年来在思想上轻视标点符号的作用,养成了随心所欲点标点的不良习惯。

三、学报论文指向内容——新作者应掌握学报要求的特性:撰写学报论文的要求和方法

使作者遵循和掌握撰写学报论文的要求和方法,也是为提高学报质量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学报论文指向工作内容。撰写学报论文的要求和方法是多方面的。

1.为学报撰写文章要认清学报性质。学报在期刊杂志中属于高层次学术刊物。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国家教育部在1978年曾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这是对学报性质的高度概括。有人认为学报是自家办的刊物,是自己的地盘,是应方便大家的,不必苛求质量。显然,这是对学报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就现代科技期刊分类和功能价值而言,学报属于学术性很高的刊物。并非属于知识性和情报性刊物,学术性是学报的第一属性。故学报刊登的文章不应是科普性和技术性文章,也不应是二次或三次性文献,而应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首次发表并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或新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文章。根据这些特点,为学报撰稿就必须明确:第一,文章质量的水准要高,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第二,文章的论点应是某某学科或某专业研究课题的学术探讨、调查发现、理论创见或思想建树,对科研发展和实践有指导意义;第三,文章有新意,有真知灼见和科学性;第四,读者对象是本学科或本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大学师生,在于知识提高而不在于普及。这些,是由学报的性质和其学术地位决定的。舍此学报也就不堪称其为学报,很可能名不符实而变成其他性质的刊物。

2.学报对稿件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学报作为精神产品的载体,体现着学报内在质量并代表着刊物的质量。因此学报对来稿必须明确提出高水准的要求。学报对稿件的重点要求可概括以下几点:

(1)学报稿件必须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必须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具有社会效益。

(2)稿件内容要有学术性和科学性。学术性是要求研究的课题和内容有事实上的学术价值。科学性是要求论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随意幻想猜测,资料、数据有案可查,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论证要严谨而富有逻辑性。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效”,结论恰如其分,无技术性错误,各分论点间要有内在联系。为学报撰稿应在这两个条件趋于成熟时动笔,不能综合塑造或夸张虚构。无充分准备为写而写,急功近利,空洞无物或陈词滥调,这对作者本人、编者、学报及读者均无益处。当然,这类稿件是多不采用的。

(3)稿件主要论点、论据要有创新性。这是学报筛选稿件的重要依据。创新性亦称首创性,指在运用前人知识基础上,通过调查实验、探索,提出新的论点、论据所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果、新建树。学术论文不同于编写教材,教材是用于教学的材料,一般要求有系统地按章节把成熟的公知公用的东西写进去,涉及面较宽泛;学术论文是就一方面或专一的问题在一个学科的前沿上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写出来,因而不宜在论文中面面俱到,不能写一般性的观点,要写不落窠臼而有创新性的内容。

(4)撰稿前要有成熟的研究心得或足够的科研成果积累。科研心得是论文形成的必要条件,若无心得,那是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的。有了心得之后,还要广泛地考察别人已经提出的见解,若发现自己所想到的,事实上别人早已论述过了,自己的见解并不新,就要重新思考,另提新见。既然学报是反映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必然是作者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高质量的论文要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这就要求作者既是写文章的里手,又是善于科研的行家。否则写出的文章枯燥乏味,或旧作翻新缺少生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科研工作、开展有益的学术活动,不仅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也是办好学报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5)要充分掌握关于某一课题的大量资料。选题之后,就要对从古到今有关资料进行广泛的考察,有时对于间接有关资料,也要加以调查。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术界关于本课题现已研究所达到的水平。马克思写《资本论》读遍了当时西方各国全部有关经济资料。列宁写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也读了当时西方几百种关于哲学、物理学的著作和论文。掌握关于某课题的全部资料的方法,古人喻为“竭泽而渔”,即研究某课题,要把所有与此课题有关的资料一个不漏的阅读。经过“竭泽而渔”的功夫,写出的论文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不易被驳倒,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当然,百分之百无所遗漏地读遍,往往限于条件,不易做到。但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资料是一定要考察。写孔子的论文,就要对《论语》、《左传》、《国语》、《礼记·檀弓》等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载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资料中有许多具体问题,古往今来议论纷纭,需进行一番调查。对汉唐宋明关于孔子的议论,清代考据学家关于孔子的考辨,也要加以研究,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关于孔子的评论,更要注意了解。如此这般,才可能写出关于孔子的有价值的论文来。研究别的思想家的课题也是如此。

(6)稿件体裁、文字、结构要符合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一篇上佳稿件,不仅要内容新颖,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而且要有合适的体裁和表达方式。文字要精炼、通顺、流畅,结构合理、严谨,图表、图片精致美观,具有较好的可读性。学报文章多数是以学术论文出现的。这就要求作者从选题、体裁、材料组织到整个内容安排,进行周密构思、精心设计。完成一篇好论文,除以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基础,亦应熟悉理论、描述和试验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写完初稿,须经过三五次甚至更多次的加工修改,有条件最好再请专家、同行帮助审改,从标题到每个观点、数据,直到每个命题每个字,都要认真细致地考究斟酌订正。经过如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改造过程,送给编辑的稿件,才不至于是半成品和次品,才可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3.撰写学报论文的方法。为克服撰稿中的缺欠,达到学报论文的要求,必须掌握撰写学报论文的方法。

作者在撰文前所做的基础工作总是与撰文写作方法密切相关。因之论文撰写过程也属于科研过程,论文撰写方法也就与科研方法相一致。这就决定作者平时要博览群书,广集资料,开扩眼界,调整思维方式,强化理论功底,掌握基本的论文写作技巧。这些工作经过刻苦努力,做扎实了,实际也就掌握了学报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

首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即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保证认识问题、构思论文框架的科学性。

其次,要掌握运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诸如定义法、划分法、比较法、抽象概括法、寻因果关系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运用好这些方法才能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保证在论文中科学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自觉遵守逻辑思维规则和逻辑思维规律,使所撰写的文稿体现其内在的逻辑性。

再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手段获悉和掌握学术前沿问题及发掘和利用大量的相关翔实资料。作者要撰写出有力度的重头的学术文章,就离不开相应的研究问题的基础和条件,不可能在空中楼阁论证问题,那么,时下最科学最便捷最能广泛搜集相关翔实资料及参考文献的方法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享用学术期刊数据库。大量的实践结果证明乃是时下最科学最便捷最能广泛搜集相关翔实资料及参考文献的方法。然则,绝对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可用检验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软件检验文稿的重复率。

再则,就是要掌握撰写论文的步骤。撰写学报论文步骤中的各个环节的相互必然联系本身就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撰写论文的程序,从这一意义说来,它也是一种撰稿的序统方法。它包括选题、题目明确后的资料搜集、编写题纲、执笔起草,修改定稿五个环节,而每个环节的实施又内囊着具体的方法。譬如,选题,要选择科学发展前沿的课题、社会生产实践中巫待解决的课题、交叉学科分支学科等综合性研究课题,科学上的新发展、新思想、新结论的课题;有空白待填补的课题;还要注意选择有可行性、不受种种条件限制的课题,能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及与自身知识结构深度广度相适应的课题。资料搜集也有具体方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获取,即在调查、考察、实验、观察、统计中获得第一手材料;亦可从文献、书刊、报纸中间接获取资料,这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可以采取活页笔记、大小卡片等形式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分类整理,以供使用。还可利用网络数据库等方式索取资料。其余撰稿环节也均有具体办法,如系统论方法、控制论、信息论的方法、文化学方法、结构主义方法、符号学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方法,都可立体化、交叉式的灵活使用。最后,还要用检验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软件检验文稿的重复率,以期作出合理调适。

总之,提高地方性省属高校学报稿件的质量,就必须增强编辑人员对新作者撰稿的指向工作之必要性的认识,掌握编辑人员指向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必须让新作者认清自身撰稿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以及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要求和方法。

G213

A

1008—7974(2012)09—0040—04

2012—05—02

梁景时(1955-),祖籍山东蓬莱,现为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

关新)

猜你喜欢
编者指向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致敬学报40年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编者语
编者语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