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笔下的朝鲜抗日志士安重根——读阿成的短篇小说《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2012-08-15 00:47洪永春李永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志士阿成哈尔滨

洪永春,李永求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像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恐怕对安重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再往下就很难说了。最初听到《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小说篇名,笔者多少深感意外,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未曾想一个尘封多年的熟悉名字突然出现在一个中国作家阿成的笔下。尽管安重根是异国的抗日志士,可他刺杀的伊藤博文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乃至亚洲各国共同的民族敌人,而且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舞台却恰巧在我国今天的冰雪名城——哈尔滨。安重根的名字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二者是互为历史和现场的。作者阿成的深层写作动机姑且不论,仅仅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一名作家也有义务和责任为这位异国的抗日志士留下一笔,既为了追悼这位抗日先驱,重现那一段历史风云,也为了朝夕相见的这座城市留下点文字的纪念,告诫后来人勿忘国耻。

一、中国人对安重根志士的祭奠和褒奖

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志士在哈尔滨的义举,不但震惊了远东,也震惊了整个世界。当天这条简短的电报 “伊藤博文今日在哈尔滨被一朝鲜人弹毙,刺客已被获”一发出,全球报刊争相报道这一特大新闻。当时上海的《民吁日报》、《上海时报》、《上海申报》,天津的《大公报》,香港的《华文日报》等许多中国报纸都对安重根志士的义举纷纷做了报道。《民吁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评论道:“今日韩人飞此一弹……抵万人之哭诉,千篇之谏书”,“10年前,日本巧取豪夺,破我陆师,歼我海军……如今日本之视我已如俎上之肉,不快其口服不能自止。”[1]国人在感佩安重根义举的痛快淋漓之余,更多地感叹国难的危重。 安重根志士殉国后,中国各界名人纷纷题词。孙中山的题词是:“功盖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弱国罪人强国相,纵然易地亦藤侯。”章太炎题写了“亚洲第一义侠”,还有蔡元培等二十多位名人题了词。身在日本的梁启超作了一首《秋风断藤曲》,其赞颂部分为:“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1]为救国救民四方奔走的中国先驱们的一行行墨迹,无不说明对异国志士壮烈义举的动容和敬仰。

“五四”前后,中国各地纷纷演出反映安重根志士义举的戏剧。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天津南开读书时便参加了《安重根》(又名《亡国恨》)的演出,由邓颖超扮演安重根。20世纪30年代,田汉领导的南社剧团也演出过《安重根刺伊藤》。周恩来曾说过: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是在20世纪初,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开始的。蒋介石也于1972年为安重根义士纪念馆题词:“忠烈千秋”。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小学教科书也都有安重根事迹的课文。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上演了由本市文化局局长王洪斌创作的歌剧 《安重根》,还出版了几种相关著作。可见,异国青年的爱国壮举,在中国人的历史情结中引起久久共鸣,安重根成为了超越国界的“爱国”代名词,国人对他不同的绵绵祭奠方式就是最好的明证。

二、阿成版的《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阿城的《安》入选200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先后被译成英文和韩文,且引起韩国汉学界的热议。2009年10月26日是安重根义士击毙伊藤博文100周年纪念日,同年我国的《纵横》杂志第三期有一篇网易历史作者李宁的专稿详细介绍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前后后。不知阿成在动笔之前是否读过此文,小说中的史实部分基本未出其右,说明作者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客观的历史事实,只是在叙事上融进了个人化的艺术处理。换言之,作者在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的历史小说写法的基础上,调动了颠倒时序,历史、现实时空交叉、转换等新历史主义小说惯用的手法,在零碎中拼贴、整合,以小篇幅涵盖最大限度的历史内容,从而完成对安重根事件的艺术建构。总之,《安》中规中矩、不偏不倚地落实了两种历史小说的创作经验,尤其避免了新历史主义小说戏说历史人物,随意编造、想象的误区。小说中“我”的散文笔法进一步拉近了作家与读者的距离,似乎在告知人们是阿成在讲述故事,是阿成在解读那一段历史,致使整个小说的基调悲壮而不悲伤,沉重而不沉闷,安重根仿佛在天堂的圣殿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1.背井离乡的朝鲜人

叙事中“我”的出现,既说明“我”是故事的言说者,又是故事的穿针引线者。阿成为了避免历史小说沉闷、单调的历史叙述,其间穿插了讲述故事的现实时空,从现实见闻推知那一段鲜为人知的朝鲜民族背井离乡的苦难历史。讲作者本人去长白山意外地发现东北的延边、通化、丹东、图们等地居住着大量的朝鲜族人,而且在旅游目的地有许许多多的韩国游客,以及在今天俄国的海参崴可以见到不少俄藉的韩国女服务员等等,从中引出朝鲜人移民的历史。以此引导读者到特定的历史时空理解当时的安重根为什么要来到中国延边等地进行革命考察,后来又为什么去了海参崴?无论是中国境内的还是俄国境内的朝鲜人,皆是迫于本国统治者的野蛮统治,尤其是后来日帝的殖民迫害才辗转流落到异国他乡的,他们身上都浸淫着国恨家仇的血泪心酸。正是在海参崴,安重根参加了由李范允、金起龙等人组织的韩国义军,并被任命为参谋中将和特派独立队长。无论从物理时空还是从精神心理时空,安重根都在一步步迈向辉煌的那一历史时刻。

2.抗日爱国志士安重根

阿成笔下的安重根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史实,不过作者一改平铺直叙、按部就班介绍人物成长历程的老套式,采用倒叙方法,先写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伊藤博文,然后依次回溯主人公为什么出现在哈尔滨?怎样来到哈尔滨?为什么要锁定伊藤博文为刺杀的主要目标?安重根的生命历程实际上辉映了朝鲜的半部近代史。他成长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国难家仇的深重危机,是亡国灭种的时局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使他一步步与敌酋的一个罪恶名字联系在一起,直至走到一个异国火车站的月台。在那里安重根背负朝鲜2000万同胞的希望,背负着东亚和平的愿景,开始了他一个人的特殊战争。尽管朝鲜的命运并没有因烈士的义举而改变,相反危势日重,但事件的意义是世界性的,那就是对公理、和平、正义的呼唤和追求!

安重根于1879年9月2日出生于朝鲜黄海道海州,其祖父安仁寿曾出任镇海郡的地方长官,其父安太勋是进士出身。安家的祖传家训是“正义”,很有些修身、安邦、治国的气概,少了些其他家训安身立命的凡俗策略和机巧,这无疑影响了安重根日后的人生路向。少年安重根不喜欢读书取仕的科考晋身之路,反倒很推崇中国的西楚霸王项羽,所以他的文化修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热衷于撵山打猎,有意地锻炼自己的体魄、胆量和意志,或许与当时朝鲜内忧外患的国情不无关系。成年后的安重根四处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此,特地到朝鲜侨民甚多的中国山东、上海等地考察,却全都无功而返,索性回乡开办了两所学校,选择了培养人才、积蓄力量、静观待变的教育救国之路。伊藤博文任日本国驻朝鲜第一任统监期间,大韩皇帝被迫先后签订《乙已保护条约》、《保护政治条约》、《丁未款条约》,至此,朝鲜几近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国难危机的加重促使安重根再次撇家舍业赴中国东北等地考察,又辗转到了俄国的海参崴,并加入那里的义军队伍走上武装救国的道路。他多次潜入朝鲜境内打击日寇,但终因寡不敌众等原因四处受挫,队伍也几经零落、士气低下。救国救民斗争正陷于低潮之时,安重根在海参崴的报章得知伊藤博文要来中国的哈尔滨与俄国的财政大臣戈果佐夫修订《日俄密约》,实际上是双方商讨瓜分在中国东北利益的事宜。1909年10月22日,安重根携枪械秘密来到将记录他人生壮举的目的地哈尔滨。通过10月25日的报纸,安重根再一次确知伊藤博文来哈尔滨的消息,明天就是举义之日(10月26日),他夜不能寐,起身挥毫用汉文和韩文写下了慷慨赴难的诗篇:

丈夫处世兮其志大矣

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

雄视天下兮何日成业东

风渐寒兮壮士义热

忿慨一去兮必成目的

鼠窃伊藤兮岂肯比命

岂度至此兮事势固然

同胞同胞兮速成大业

万岁万岁兮大韩独立

万岁万岁兮 大韩同胞[2]

抒发了大丈夫立世,应当英雄的抱负和击毙伊藤老贼,速成救国大业的急切心情。安重根暗杀成功,伊藤博文是抢救无效当场毙命的。阿成很艺术地从安重根与老伊藤的零时间谋面讲起,其间回溯到25年、15年、两年、几天,最后又回到零时间,时间定格在了辉煌的那一刻,从而让乏味的历史叙述充满了动感和期待。

3.个人化的历史叙述

安重根事件的发生时间距今不太遥远,事件的脉络比较清晰,留给作家的想象空间相对有限,加上安重根本人以32载的短暂年轮就走完了常人漫漫的一生旅程。为此,阿成规避新历史主义小说任意言说的游戏之路是明智之举,以及沉闷乏味的历史小说的叙事套式,尽量用后设小说的笔法重新剪裁、整合,在时空穿插、闪回中提供更多的历史讯息,以短篇的篇幅承载中篇的容量,浓厚了小说的现代气息,不啻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小说先从哈尔滨这座城市讲起,由历史上的“中东铁路”枢纽写到漂亮、雅致的俄式火车站,小说一下子笼罩了浓郁的历史的沧桑感。如今,旧时的火车站不见了,换之以崭新的火车站,一座建筑文物被毁了,一段历史被遮蔽了,事件的历史现场也再也无法复原。“我”为了全家的生计带着最简单的旅行包不间断地要出入哈尔滨火车站,可有一次突然想到了异国热血青年安重根。作者显然是很艺术地推出小说要讲述的主人公,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代站在同一空间,但他们的目标和选择竟是如此的天壤有别。作者仿佛在强调:一提起哈尔滨,人们就不能不首先想到火车站,因为这是这座城市的入口;一提起火车站就忘不了那座漂亮的旧火车站,因为那里隐藏着太多的历史故事;所有的故事当中安重根义士总是首当其冲,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建构正面的历史。安重根的名字不能不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大写符号,而且是一个有必要世代传播下去的精神符号。

至于小说中存在的虚构瑕疵不妨也有必要道来交流。如“一八九四年,日本趁朝鲜的亲日派东学党起事,立即出兵侵略朝鲜。”[2]这里的东学党不是亲日派,而是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如“伊藤博文下了火车,在俄国军官的陪同下,开始检阅中国和俄国军人仪仗队。”[2]事实上伊藤博文检阅的是俄国军队的仪仗队和负责内勤的日本兵,里面没有中国军队,而且也不可能有,因为“中东铁路”是俄国人的势力范围,素有“独立王国”之称,不得他国染指。文中还虚构安重根刺杀伊藤的前前后后曾与担任警卫的一中国军官有过眼神 “交流”,事发后,“安重根问他,军官,他死了吗?有着鹰一样眼睛的那个中国军官,用静止不动的眼神回答了他。”[2]这种描写不是剑走偏锋,简直就是走火入魔了,幼稚得不能不让人捧腹笑之,不知中国军官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好像二人还存在共谋似的。小说创作少不了必要的想象、虚构,但出现史实上的硬伤就不应该了。

安重根事件已经逝去了100年,但人们无论从东亚局势,还是从世界和平的格局,都无法忘怀那段弱肉强食、强盗行径施虐的黑暗历史,而且当时老大中国的处境比近邻朝鲜好不到哪儿去。“9.18”事变中国失去了东三省,“7.7”卢沟桥事变中国遭受日寇的全面入侵。安重根举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纷纷撰文盛赞他,借此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救亡图存,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朝鲜人感同身受、同病相怜。阿成的《安》是我国关于安重根题材的第一个小说文本,发表后很快被译成韩文,旋即受到韩国汉学界的关注。安重根走了,35年后的朝鲜终于迎来光复,尽管朝鲜、韩国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至今南北分断,但彼此毕竟都是独立的国家,可作为当时弱国子民的烈士的尸骨却永远流落在了异乡的中国,这真是“人间处处有青山,何须马革裹尸还”,只愿是为了“抗日”二字。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俗世中忙忙碌碌的人们有必要经常回味周边纪念碑上的那些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名字,让烈士们的灵魂不时地烛照一下我们疲软、庸常的生活,对此,作家阿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小说文本!

[1] 李 宁.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J].纵横,2009(3).

[2]阿 城.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G]//中国小说排行榜(上).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148,142,151.

猜你喜欢
志士阿成哈尔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西江月·百年华诞颂
脊梁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不要让陌生人进来
志士达人凭奋勉 杰章巨制戒平庸
相爱,是婚姻里最好的暖
刘派
阿成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