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天津蓟县城关小学,天津 301900)
巧妙化解师生矛盾 构建和谐校园
张海燕
(天津蓟县城关小学,天津 301900)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往往会遇到固执、处于激情状态、粗野无礼学生的不当举动。班上时常会出现偶发事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小风波。还有的学生故意违反纪律,有意使教师在众人面前难堪等。这些最容易激起教师的恼怒、感情的冲动。此时,如果教师不能冷静对待、处理,教育方法简单失当,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产生对抗情绪,使矛盾激化,导致学生失礼言行升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深刻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并据此而施教。面对师生矛盾,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巧妙化解,才是根本之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如今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改革、开放时代,在他们身上自然反映出新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新的行为特点。为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认识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对于有缺点、有问题的学生更应深入了解,方能对症下药。
“心理位置互换”即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对学生缺乏了解,对学生新的情况、新的特点缺乏认识和了解,这样易产生盲目性。如采用心理位置互换,使教师处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那么教师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就有了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此外,通过心理位置互换,双方有了共同语言,使学生易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期”,为接受教师教育提供了最佳心理状态。
从主观方面看,学生意志、性格上的缺点制约着他们的行为。如执拗、任性,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等不良特点,往往与教师所提的纪律要求背道而驰。学生已形成的不良习惯往往是学生犯错误的根源,教师需要在活动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力、性格及习惯。
从客观上看,家庭的不良教育与不良环境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不良榜样,教育工作上的失误等,都会成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教师要注意消除学生恐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培养他们的自尊心,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造成师生对立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教师的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教师思维定势,就不能公正地评价学生,冷静地思考对策,从而造成矛盾的激化。因而教师及时调整心态是化解师生矛盾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很大,不能用固定、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暂时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只要开发得当,任何学生的潜能都会得到释放。许多教师在抱怨学生存在诸多缺点、错误的同时,都忽略了他们在某些缺点掩饰下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像流沙中的金粒,如果不细心追寻或许它会一闪即逝。而深入到学生当中发现并抓住这些闪光点正是转化后进学生,帮他们树立信心的突破口,让星星之火,逐步燎原,也许就会转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传统学生观下,“教师呕心沥血”而达不到的教育目标,在一种新的学生观下,却会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因此,对待那些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师应长其善,救其失,扬其长,促其变。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就像受了病虫害的花朵一样,而生活中人们对那些受了病虫害的花朵更是倾注了满腔热情,辛勤地、精心地为其除虫、喷药、剪枝、除草,使它能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更需要以爱的情感去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学生的信赖。多给有缺点、错误的学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把对他们的“反感”换成“容忍”和期待,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以循循善诱、正面鼓励的方法,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其受到感化,促进转化。
教师不宜把自己视为“权力者”,运用其权威地位“镇”住学生,这样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而且还会导致教育失败。所以,针对学生的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不良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同,批评转化的方法也要灵活。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批评学生,在批评中伴随着鼓励和期望,批评中饱含着诚意和热忱,就可以促使学生明辨是非,尽快步入正轨。
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批评。既要达到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又不能使学生产生对立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讲究科学方法,将严格与爱结合,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师生矛盾的产生。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巧妙地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生活状况和当时的具体情境,迅速、灵活、准确、巧妙地采取最有效的培养学生品德、促进个性发展措施的能力。
教师的深思熟虑、坚毅精神、对学生的无限热爱、锐敏深刻的观察和不可动摇的威信,是教师的教育机智的基础。没有威信,教师就不可能对学生发生有效的影响;没有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深思熟虑,教师就不可能正确无误判断某一项教育措施对某个学生发生什么作用。总之,无论对品德较好的学生,还是对“后进生”,教师在采取教育措施时,都需要有教育机智,方能促进学生较快地、顺利地成长。
学生的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偶发事件,一般都是在学生情绪波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发生的。此时,学生很少考虑或根本不会考虑后果和影响。教师如疏忽了这一点,采取简单、粗暴、训斥的办法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往往会造成师生对立的僵局。因此,教师在任何情况下,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要慎而又慎,切不可感情用事。教师一定要控制可能被激怒起来的情感,因为此时的暴怒恰恰会让学生觉察并认为教师无能。须知无礼学生正需要自己去教育,决不能和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等同起来。在盛怒之下的批评难于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适时地、恰当地运用教育机智去巧妙地教育学生。
对学生不服从教育是热处理、针锋相对,还是冷静对待,以柔克刚、以德报怨是对教师理智的严峻考验。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严与爱是统一的。“爱”寓于严格的教育之中,严格教育是爱的体现。严格非严酷粗暴,而应以爱为基础,这样才能严得有情、有理。反过来,爱又以严为前提,两者恰如其分的结合,才能爱的有度、有方。爱而不严,学生不能成才;严而不爱,只能伤害他们的心灵。一位优秀教师说:“一分严格之水,要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成为教育的甘露。”
严格教育体现出的师爱,既不同于溺爱,也不同于粗暴的爱。苏霍姆林斯基称溺爱是“母鸡的爱”,母鸡翅膀下是教育不出小鹰的;而粗暴的爱则是摧残学生感情的鞭子。这种“病态”的爱,只能培养出病态的学生。教师的爱应当是含蓄、深沉、真挚而理智的。教师的爱是一门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重和了解。爱是教育“内化”的催化剂,爱会让人心情舒畅,爱会让人向好的方面转化。因此,处理问题不能凭一时的怒气大声呵斥,更不能当众讽刺挖苦。应用希望和信任的语言,和风细雨滋润心田,讲清道理、明辨是非,鼓励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前进。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一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从未得到过表扬,也未受到过批评,那么,他不可能有所进步,也决不会成熟起来。因此,批评和表扬同样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如果我们不注意方法,批评不当造成失败,带来不良影响,会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挥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要看清对象,合理得当,讲究艺术性。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性格的学生,批评时的轻重和方式也应不同,批评的程度也要适中,使被批评的学生在心理上能够接受,使他们的情绪平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把握教育规律,讲究科学方法,就一定能巧妙有效地解决师生间各种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收到教育的实效。
陈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