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健
(浙江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浙江 杭州 310000)
2.“三明治陷阱”的风险
所谓“三明治陷阱”,反映的是实体经济较差的生存环境。类似三明治的两边分别是成本和售价,中间层是实体企业利润。它显示,在成本明显提高和售价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业利润迅速变薄。落入“三明治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经济一般都会快速泡沫化。
近年来,浙江也可见“三明治陷阱”的阴影。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工业生存环境不佳,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在虚拟资本过高收益预期的诱惑下,脱实向虚的倾向明显。不少工业企业(尤其是多数大企业)将工厂作为融资平台,将大量资本投向房地产(包括冠以好听名目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商业地产)和民间借贷市场,炒房炒钱风行。
脱实向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一是伤害了实体经济。巨量资金从实体领域流向虚拟资本市场,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和投资扩大,进而影响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2010年和2011年,房地产投资对全省固定投资的增长贡献率分别高达60.4%和51.7%,在国内冒尖(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左右),而同期制造业投资增长贡献率分别只有22.8%和19.7%(以前常在50%左右)。常闻道“做过房地产后什么都不想做”,还会谋创新发展吗?二是形成了经济风险。在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的今天,房地产投资依然是最大的投资推力,潜存着系统性风险;民间借贷则出现温州等地企业资金风波。三是影响了基本民生和商务环境。全省综合房价在全国冒尖,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如何吸引人才和稳住创业者?
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发展之本。如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根基不稳,则后患无穷。近者有美国房地产市场违约引爆次贷危机,继而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酷警示;远者有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导致“失去10年”和“又一次战败”的惨痛教训。今年初全国人代会期间,张德江副总理参加浙江团讨论时反复强调,浙江企业要搞好实体经济,少玩虚拟经济。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需深以为戒。
下面说一下“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涵义是: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停滞而难以摆脱。
面临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潜力下降,常有人议论浙江会不会出现“中等收入陷阱”。本人认为,对浙江不宜使用“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一是因为此概念专用于独立的经济体,浙江只是一个大经济体中的经济区域,两者差异甚大。二是因为此概念以人均收入作为衡量标准,也即建立在GDP的基础上,各方面的分析已经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浙江的GDP能够持续增长,人均收入也将稳定地向高收入提升,不会出现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停滞不前。
但是“中等收入陷阱”蕴含的原理,对浙江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原理揭示,后进国家要成功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收入趋同,首先必须能够启动经济增长(即摆脱“低收入陷阱”),其次必须能够持续增长(即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持续增长所需制度条件和所需付出努力,要比启动经济增长大得多,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必须实行根本性转变,从而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整体经济和国民收入稳定增长。
近年来,浙江为改变工业增长潜力下降趋势,作了很大努力,但依然是想上难上。为什么?根本原因就在于受到原有工业发展方式的全方位约束。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不少省份也没有实现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但近年工业发展状况要好于浙江?答案只能是两个:一是浙江原有工业发展方式受到的制约更大,二是不少省份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举措可能更有实效。
应该说,浙江工业原有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现在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如果再沿袭原有工业发展方式,不加快转型升级,那么先发优势将进一步削弱,工业发展路子将越走越窄,不仅难以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存在持续落后的可能。
加快转型升级,是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处于工业化时代,工业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方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解决当前矛盾和长期积累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转型升级?概而言之,转型升级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经济转型,二是产业升级;实质讲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什么是工业转型升级?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
浙江工业转型升级,就要从这两方面展开:
前面说了,转型升级包含两方面,但现实中许多人偏重或只重产业升级,实际上推动经济转型、即转变发展方式更重要。可以说,一定的发展方式决定了一定的产业结构。
所谓转变发展方式(还有增长方式、增长模式等概念,实质差异不大),就是要从增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集约式发展转变。
强调两点:
1.转变发展方式是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
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没有经济体制的突破性改革,不可能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这可从理与事两方面加以证明。一是理证:转变发展方式体现了经济转型的内涵,经济转型的本质就是体制变革。国际上所用经济转型概念,专指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在20世纪后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变革,这些国家通常被称为转型国家。二是事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开道。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当时说是从粗放型经济转到集约型经济),但是直到解体都没能转变,因为前苏联不敢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单纯加大科技投入,投得再多也转不到位。20多年前,我国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曾有“转轨变型”和“两个根本转变”等提法),但久推难转、欲变不快,重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尚未完成。
现在影响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如: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没有多大改变,保增长常常成为保数字;各级政府保留过多的资源配置权和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权,寻租成为不少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要素价格市场化进展缓慢,价格扭曲诱使高投入低效率项目扩张,并形成泡沫经济;市场垄断和行业垄断造成特殊的利益集团,限制了竞争活力和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教育和科技体制缺陷明显,影响企业创新资源保障;市场规制不健全,致使市场秩序较混乱等。必须坚持以改革开道,着力突破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非此发展方式转变不了。
末了再说几句,经济转型的基本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基础,衡量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最终还得看新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看能否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2.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行创新驱动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指出,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的进程,具有比先发国家发展更明确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是,充分利用低成本要素,实现要素驱动的增长;第二阶段是,通过购买发达国家的技术,以大量投资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和提升生产率,实现投资驱动的增长;第三阶段是,随着产业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增强,开始通过创新,实现创新驱动的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提升到创新驱动,实现从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转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虚幻的亚洲经济》中证明,单纯依赖动员和投入更多资源,而不是依靠提高效率的经济增长,尽管在一定时期也可实现高速增长,但最终都将因资本报酬递减而具有不可持续性。如今的浙江工业增长潜力下降,正因资本报酬递减所困扰。
实行创新驱动,主要是推动体制创新和企业创新。体制创新以政府为主导,核心任务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特别重要性,前面已经陈述。企业创新以企业为主导,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对此强调三点:
第一,企业创新首要是激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所谓企业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成本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过程。“实施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家”,这是创新理论首创者熊彼特的重要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一系列首创活动增进了浙江经济的先发效应。但近年来,部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正在式微,企业重大创新成就较少展现。失却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就失却了浙江经济的灵魂。必须上下其手,从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切入,持续激活和发挥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第二,企业创新的先导是加快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涵盖从新工艺、新产品产生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创新活动,追求的是“索洛余量A”,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着力挖掘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竭源泉: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进步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尤要重视支持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二是实施好适合企业的创新战略和行动。进一步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多数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实行模仿创新,并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合作创新,实现基于核心技术创新的工业技术路线优化。三是政府要进一步制定相应政策,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
第三,企业创新的保障是加大创新投入。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的投入,但不能节省创新资本的投入。创新驱动本身也必须有足够投入加以保障,创新成果的实现在较大程度取决于创新投入的状况。要以加快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优化企业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注重增大对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的投入,注重增大对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和增值环节的投入,注重增大对工业设计等软技术的投入。
就工业来说,产业升级就是由低技术、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业演进的过程。要把推动产业升级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点,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就产业升级,择要阐述四点:
1.产业升级的实施类型。对产业升级有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理解。国外学者Humphrey和Schmitz在Gereffi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产业升级是以企业为中心,分层次从低级到高级的升级过程。具体分作四个层次:
(1)流程升级。也可称为过程升级。即通过重组生产过程、改善生产系统,或者是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管理方式,取得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率。
(2)产品升级。实现从生产普通产品到生产复杂和优质产品的转变,开发出更高端、更有潜力的产品线,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进行产品质量提升,明显提高新产品、新品牌的市场份额。
(3)功能升级。也可称为部门内升级。即不断提升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组织管理能力,改变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专注于高价值环节,外包或外购一般业务,实现从基本加工、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制作、自有品牌制造的转换。
(4)部门间升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到高附加值、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即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包括制造业的高级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软化”(服务化)等。二是从一个特定环节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价值链(也称为链的升级)。如把在制造电视机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应用到制作显示器,并因此转向计算机产业,便属于链的升级。
这一研究成果较有借鉴意义。
2.产业升级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基于要素禀赋结构,产业升级首先依赖于要素优化。一个经济体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是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经济体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别,根本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产业升级,体现了从一种要素为主的发展阶段向另一种要素为主的发展阶段的演进。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关键之招是实现要素重组。长期来,浙江工业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红利,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随着这些红利逐步消减,工业发展必须更加仰仗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新要素的支撑。
市场竞争,人才为王。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企业人才战略,着重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三支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人才第一要素的潜能。围绕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从制度创新入手,建设好企业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各方人才,集聚高端要素。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3.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我国人口众多且收入差异明显,生产力发展、地区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产业结构多层次性的长期存在,也决定了产业升级的不同途径和较大难度。在推进产业升级中,既要培育新兴产业也要改造传统产业,既要发展高端制造也要提升中低端制造。
但要把重点放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上。理由之一,国际经验证明,在资源禀赋和技术、组织制度既定的前提下,生产率水平高的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增长就越快,而这些产业主要是高技术、高成长性产业。理由之二,目前世界制造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也在重点培育发展这些产业,以争抢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理由之三,我省传统产业大量显现低端锁定状况。众多企业受制于国际产业分工,难以突破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专利标准、国际品牌和市场网络的强势操控,难以改变贴牌代工地位。由于低层次需求庞大,低端制造有着赖以生存的市场基础,需求不变产业难变。
在实际运作上,要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正确引导现有企业向新领域、新价值链拓展,向高附加值环节和产品提升;大力推动产业“腾笼换鸟”,扎扎实实地淘汰落后发展先进。
4.产业升级的制造基础。推动产业升级要立足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在高端制造和精益制造上狠下功夫。
现在要注意防止轻视制造的倾向。常有人说: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强,加工制造产品的实物质量与国外名牌相差无几;薄弱的是研发设计和营销,增值重点应在“微笑的曲线”。这些说法亦正亦误。我们多数企业研发设计薄弱,需要加强,这是事实。营销则有个疑惑,企业那么多低端产品、甚至问题产品都能卖出去,营销还不行吗?擅长做生意,不正是浙商的强项吗?真不行的,其实是国际品牌营销。最大的认识误区还在制造。
与制造强国相比,制造远不是我们的强项。多数企业只能制造没有高技术的大批量、大路货产品,精益制造的意识和高端制造的能力很弱。这在装备工业表现得最突出。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但较高档汽车的发动机和大部分关键元器件都是外企的;我国是电脑第一大生产国,但作为最核心部件的主机板,几乎没有企业能制造。为什么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不发达?主要问题出在制造领域,多数企业或是组装合成或是贴牌加工,怎会产生强劲的高端服务需求?
工业的核心是制造,这是所以将工业主体称作制造业的原委。研发设计的目的是制造,设计远不只是外观设计,更关键的是功能设计,即制造工艺设计。研发设计要靠制造来实现,没有先进设备和优质材料,没有富有敬业精神的高技能操作工人和现场科学管理,是制造不出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的。否则,企业还用得着愁技工短缺,用得着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管理创新吗?我们的企业很会模仿也惯于模仿,能将产品造得与国外的很像,但内在质量难以完全达到,这差异就在制造差异。营销也是围绕工业制成品来营销的,不是好产品的营销,说难听点是在“忽悠”。
要倡导向日本和德国企业学习,扎扎实实做精制造。日德制造业堪称世界超强,重要原因就是做精制造。如日本: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以追求“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为目标,在制造上精益求精。多数中小企业数十年如一日,钻研一门技术,打磨一项工艺,生产一种产品,涌现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世界小巨人”企业。日语有个词叫“职人气质”,其第一含义就是精益求精。多数日本中小企业家一辈子的工作,都是在不断追求把产品优质率从99%提升到99.99%直至100%,真可谓孜孜以求高品质。日本经济学家说得好:“竞争力的基础在于生产现场,如果生产现场搞不好,无论采用什么经济政策都无济于事。”此言值得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