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岳英灵集》理论体系中“理”的应用和渊源

2012-08-15 00:51
天中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英灵王维诗人

王 彤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论《河岳英灵集》理论体系中“理”的应用和渊源

王 彤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多次提到“理”这一术语,它们的含义各有不同,既包含儒家积极入世之理,又包含禅理、玄理,体现了殷璠对诗歌内容的要求。这与殷璠所处盛唐时代儒、道、佛思想大融合的特殊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密切相关。

殷璠;《河岳英灵集》;理

在诗歌创作最为繁盛的唐代,诗歌选集的蜂起在某种程度上又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现存的唐人选唐诗的选本中,殷璠编录的《河岳英灵集》最具理论建树。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很重视殷璠的诗学思想与《河岳英灵集》,研究成果颇多,对“兴象”、“风骨”、“声律”等选诗标准及“神来”、“气来”、“情来”等概念或术语做了大量的阐释和界定。但却少有学者论及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所提到的“理”这一术语。

“理”这一术语,在《河岳英灵集》中被提及 4次,分别是:

《序》:理则不足,言常有余。

王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

李颀: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储光羲:言博理当,实可谓经国之大才。

这4处引文中,“理”的涵义各有不同,既包含儒家的积极入世之理,又包含禅理、佛理。其中,《河岳英灵集序》(以下简称《序》)中的“理”又涵盖了其他三个“理”的内涵。这4处“理”共同形成了殷璠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论要求。但“理”的要求要同“声律”、“风骨”等形式上的要求相结合,才能构成殷璠完整的诗学理论。

一、《序》中之理:理则不足,言常有余

殷璠在《序》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理”的要求,而是通过对建安诗歌的肯定以及对六朝诗风的批判间接提出:

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成。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徵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1]1

在这段话中,“理”当有两层含义:

第一,相对“言”而论,是指诗歌内容、感情方面的要求。

由殷璠批评六朝诗人不赞同建安诗歌的做法可知,殷璠是欣赏建安诗歌而批判六朝诗风的,即他认为建安诗风没有“理不足”的弊端。建安时期“三曹”、“七子”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无不表现出壮阔的胸襟怀抱和思想格调,如曹操忧时悯乱,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见解非常敏锐,因此他的诗多反映时代战乱和百姓疾苦,其《薤露行》被评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龟虽寿》、《观沧海》等篇,则是作者进取精神的艺术反映。刘桢《赠从弟三首》中“亭亭山上松”一首,写得自然朴素,诗中临风傲霜雪的松柏树,正是诗人自己不受外界压迫、坚贞不屈的清高气骨的真实写照。因此,殷璠所提倡的“质朴”诗风,并不是质朴无文之意,而是指“真情内充”的朴实。反观六朝诗歌,往往片面追求声律词藻之美,无视思想感情是否积极、健康、真挚,因此受到殷璠的批判。

另外,殷璠认为六朝诗歌在语辞上过于“轻艳”,在内容上则既无“兴象”,“理”亦不足。从逻辑上来看,殷璠认为“理”与“兴象”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对于何为“兴象”,张少康认为:“它是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然而它又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2]278也就是说,诗人通过塑造形象,使得诗歌的审美意象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含蓄的意境,即具有“言外之意”的诗境。因此,诗歌只有具备充足的形象和内容,也就是“理”,才有可能产生“兴象”。“兴象是主体的情、兴、意、理与客体的人事、景物,以及词采、声律等表现手段,多种因素的交融、统一”[3]。而诗歌具有“兴象”后所形成的“言外之意”的“意”,又是“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这层意义上看,殷璠所说的“理”,既指诗歌应具有充足而真挚的内容、情感,也指诗歌能够留给读者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

第二,是针对诗歌的社会功能而言。

殷璠认为,诗歌必须为世所用,否则不能称之为诗。在上面一段话中,殷璠标举了“理”和“用”两个概念,认为“言必在理,立足于用”,而对那些吟风弄月、华而不实的轻艳之作则持否定态度,这也是殷璠的一个重要的选诗标准。从《河岳英灵集》来看,辑录最多的就是抒发济世报国情感的诗歌,其中又以边塞诗、咏怀诗最多,如高适的《燕歌行》、王昌龄的《少年行》等。在这些诗中,诗人往往通过抒写自己济世报国的豪情,表达建功立业的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怨愤。另外,从《河岳英灵集》入选的诗人来看,所谓河岳英灵,大多是诗名很大但仕途淹蹇、沦落不遇之士。这里面也包含了殷璠的道德评判原则,寄托了他强烈的情感。他在对具体作家的品藻中也多次论及此点,如论常建“高才无贵士”,说李颀“惜其伟才,只到黄绶”,感慨孟浩然“沦落明代,终于布衣”。殷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诗人及诗歌的原则,与他的身世背景有很大关系。《嘉定镇江志》载:“殷璠,丹阳人,处士,有诗名。”[4]579所谓“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来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然而《四部丛刊》本《河岳英灵集》书首有作者自题“丹阳进士”字样。另外,晚唐诗人吴融有《过丹阳》诗一首,其中“藻鉴难逢耻后生”一句下自注“殷文学于此集《英灵》”。由此推知,殷璠早年应参加过科考,并考取进士,做过润州文学①这一官职,后来因某些原因辞退官职,隐退著述,故《嘉定镇江志》称他为“处士”。仕途的不顺利,使得殷璠空怀报国之志,对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也予以了极大的同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推测曰:“其序谓‘爰因退跡,得遂宿心’,盖不得志而著书者,故所录皆淹蹇之士,所论多感慨之言。”[5]87

总之,殷璠提出诗歌“言必在理,立足于用”的主张,在初唐的文学理论中有重要意义。他大力提倡风雅传统,这是对陈子昂“风骨”、“兴寄”说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必然会影响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因此蒋凡说:“在为人生而艺术的诗歌理论的发展中,从陈子昂到白居易,中间就由李白、杜甫、殷璠等搭桥过渡。”[6]145

二、王维:词秀调雅,意新理惬

在《河岳英灵集》选录的24位诗人中,王维是很受殷璠重视的一位诗人,有15首诗歌入选,仅次于王昌龄而位居第二位。殷璠这样评论王维诗歌的特点:

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至如“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又“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1]66

殷璠从词、调、意、理四个方面全面肯定了王维的诗歌。从这段评述所列举的诗句来看,这段文字更倾向于概括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而其中“理惬”之“理”,也不再仅仅指诗歌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还体现着山水诗中所蕴含的“理趣”与“禅理”。所谓“理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审美范畴,“理”指的是道理和哲理,“趣”则指的是兴趣和趣味。山水诗中的理趣,表现为诗人在描写山水景象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其中,以具体的山水形象来表现微妙的哲理,使两者浑然一体。读者从山水景物的描写中,能够体悟到超乎具体文本之外的“味外之旨”,即诗歌超出“常境”的禅境。

殷璠所列举的诗句,有两句出自《蓝田山石门精舍》一诗。这首诗是一篇游览寺院的诗,整首诗都显得轻快、幽静、惬意。“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在落日的余晖中,诗人任凭晚风吹拂小舟顺水而下,内心的喜悦伴随着万物趋于静寂的平和冲淡之美,形成了一幅空灵又流动的画面。经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诗人来到了佛寺,看到“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的景象。在清幽又不孤寂的环境中,僧人参禅诵经,逍遥自得,不仅感化了牧童,也感化了诗人。晚间,诗人在这“世外桃源”休息,“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野花扑鼻的清香浓淡相间,山月初露,辉光摇曳,诗人达到了物我两忘、思与境谐的禅境,这也正是他平淡空灵心境的真实反映。而这种境界,也正是殷璠所推崇的。

再如殷璠选录的《入山寄城中故人》②一首,亦能显示出这种“禅理”。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物我合一,也给人一种禅趣盎然的审美感受。诗人随意而写,不事雕琢,但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其形与意的贯通、动与静的交融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言外之“理”,自然别具匠心。

王维是一个佛教信徒,史书上说他“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7]5765,他的诗与画都蕴含着浓重的佛学思想。殷璠所谓的“理惬”,应该即指这种玄妙的禅理。这种禅理隐含在作品之中,显示出一种神悟的情味,从而使作品含蓄隽永。这不仅符合殷璠“言要有理”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其“兴象”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殷璠在选录某一诗人诗作时并不拘泥于自己的评判标准,而是非常注重全面地反映该诗人的整体面貌,因此他在选录作品时,也会考虑将各种题材都收录其中。对王维诗歌的选录便是如此。《河岳英灵集》选录的王维诗歌,既有反映妇女“怨”的《西施篇》、《息夫人怨》,反映送别题材突出“情”的《淇上别赵仙舟》、《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又有表现边塞立功题材和反映豪侠之风的《少年行》、《陇头吟》,还有关心民生疾苦与抒发愤懑之感的《赠刘蓝田》、《寄崔郑二山人》。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王维,他的诗歌除了有“清空”的一面,还有“俊逸”的一面。

三、李颀: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李颀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在《河岳英灵集》中,收录了他的诗作14首。殷璠对李颀的评价如下:

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至如《送既道士》云:“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又《听弹胡笳声》云:“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荡心神。惜其伟才,只到黄绶。故论其数家,往往高于众作。[1]148

李颀一生经历过出仕、归隐、再出仕、再归隐几个阶段,道家思想对其影响颇深,自然在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出来,殷璠由此评论他作诗“玄理最长”。

李颀的玄理诗与魏晋时期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有很大区别。他诗中所表达的玄理和玄趣,不再是简单枯燥的义理,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概括中抽象出的玄理。殷璠选录的李颀诗歌大部分能表现这一特色。如《谒张果老先生》一首,表现了诗人对张果老先生“于今数千岁”的神仙面貌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生活的欣羡。再如《渔父歌》中隐居渔村的渔父,他所追求的理想是“全吾真”。所谓“真”,指保持淳朴天真的自然本性,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本质和规定性,这正是道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在李颀与朋友交游唱和的作品当中,诗人或倾心朋友隐居之清幽旷达,或欣赏朋友超然物外的恣性率真,道玄思想自然就融进诗作中了。而他的自然抒怀类诗歌,或叙述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或描写山水自然的景物,诗人便在这种与尘世纷杂隔绝的山林生活中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同样是道家所努力追求的境界。

除此之外,《河岳英灵集》选录的一些作品,如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虽未点明其擅长玄理,但诗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殷璠选录了众多的玄理诗,并赞赏李颀“玄理最长”,说明他对以诗歌形式来表现玄理的方式是持肯定态度的。重视“玄理”巧妙入诗,亦是殷璠诗歌理论的一个部分。

四、储光羲:言博理当,经国之大才

储光羲是盛唐的著名诗人。殷璠对其评价如下:

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挟风雅之道,得浩然之气。《述华清宫》诗云:“山开鸿蒙色,天转招摇星。”又《游茅山》:“山门入松柏,天路涵虚空。”此数百句,已略见《荆杨集》,不复广引。璠尝睹储公《正论》十五卷,《九经义疏》二十卷,言愽理当,实可谓经国之大才。[1]281

储光羲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他不但追求建功立业,而且非常关注社会及民生疾苦。殷璠所说的“言博理当”之“理”,就是指其诗歌及文学作品不但内容充实,而且“言必在理,立足于用”。《河岳英灵集》共收录储光羲12首诗作,大部分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如《杂诗二章》抒发了诗人“达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机”的志向和胸怀,《猛虎词》及《射雉词》以仁虎及勇雉的形象很好地诠释了儒家“仁心贵勇义”的道德观念,体现了储光羲的民本思想。《效古二首》中,储光羲用饱含辛酸之笔描绘了凄凉的人间“离散图”,用现实中活生生的事例向统治阶级献言,通过描述朝廷连年战乱、沉重的徭役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

储光羲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以及他自觉以时事入诗的创作取向,正是殷璠所提倡和认同的,对后世描写现实政治的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当然,殷璠评价储光羲“言博理当”,不是直接针对他的诗歌作品,而是指他的散文和政治论文。但仔细分析,其入选《河岳英灵集》的诗歌作品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河岳英灵集》中的储光羲,是具有儒家入世思想的一个代表作家,即殷璠所谓的“经国之大才”。

五、“理”的渊源

通过对《河岳英灵集》中所提到的“理”这一术语的分析,我们发现这四个“理”,各有不同的含义。殷璠分别以“理惬”、“擅玄理”、“理当”来形容王维、李颀、储光羲这三位著名诗人的作品,足可见殷璠对“理”这一术语的重视。其中,王维“理惬”之“理”代表的是佛家佛理,李颀的“擅玄理”之“理”代表的是道家玄理,储光羲“理当”之“理”代表儒家经世致用之理,而《序》中之“理”则是对这三种思想的总结和概括。

殷璠“理”这一术语观的形成,与盛唐时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艺思潮紧密相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唐代统治者也一直都给予儒家思想非常尊显的地位,因此,盛唐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这也是大批诗人以天下为己任、揭露现实弊端的思想根源。道家思想在盛唐也有很大发展。唐代皇室追认老子为其祖先,玄宗更是亲力亲为,发展道家学说,因此道家思想在唐代一直属于正统的意识形态,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和肯定。这无疑会对士人产生极大影响。而佛教思想,亦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这种繁盛之极的佛教理念使得当时的诗歌弥漫着佛学气息。正是这种宽松开放的文化氛围,才使得殷璠对于各种思想都具有认同感。殷璠对诗歌内容的界定,既含有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思想,也不排斥道家清静无为的玄理和佛家平静空灵的禅趣,显示出各种思想的融合。

综上所述,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论述诗歌理论时所提到的“理”的含义,是不能被忽视的。它充分体现了殷璠对诗歌内容的要求,并且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只有将“理”与殷璠关于诗歌形式的要求相结合,才能把握殷璠诗歌理论的全貌。

注释:

① 唐代东宫崇文馆有文学三人,为正六品下,负责“分知经籍,侍奉文章”。各州仅上等州设文学一人,从八品下。润州在唐代为上州,故殷璠的职位是润州文学。

② 又名《终南别业》、《初至山中》。

[1]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注[M].王克让,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

[2]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天道.“滋味”与“兴象”——《诗品》《河岳英灵集》沿革比较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4] [宋]卢宪.嘉定镇江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5] [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37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12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 [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The Application and Origin of the Term of “Li”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Collection of the Works of Great People

WANG To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YIN Fan referred the term of “Li” many times in his bookcollection of the works of Great People. It contains different meanings: the meaning of being active in society in Confucianism moral thought, or the principle in the Buddhism. All of these formed YIN Fan’s perspective on the content of the poems. The reason lies in the special times and social background in Tang Dynasty.

YIN Fan;collection of the works of Great People; Li

I207.2

A

1006−5261(2012)05−0050−04

2012-03-02

王彤(1987―),女,山东章丘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宁〕

猜你喜欢
英灵王维诗人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The Intralingual and Interlingual Construction and Spread of Du Fu’s Images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