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平,马 融,魏小维,李晓征,晋 黎,曹 童,杨 震,古今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本研究主要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首次就诊的单纯型多动症(ADHD)儿童患者,对他们进行如下六方面因素的统计分析:因素1(时间因素):ADHD患儿的年龄、病程等时间维度的因素;因素2(症状因素):ADHD患儿的核心症状群(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因素3(西医分型因素):西医亚型(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混合型ADHD-C、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因素4(中医辨证因素):中医证类(无证可辨型,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型,肾虚肝旺、阴虚阳亢型);因素5(病情因素):分别观察疾病的轻重程度和中医证候的轻重程度;因素6(其他因素):主要包括身高、体质量、智商等情况。在观察ADHD上述系列因素特征的基础上,以“相关分析法”重点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变化规律,找出能够反映ADHD疾病本质的关键性因素。揭示其变化规律、探索中西医对ADHD疾病理解和表述的一致性。
结果显示:
1)ADHD的临床特点体现了ADHD脑发育落后的生物学基础。
2)在心理功能层面上,“注意力不集中”是ADHD的源头症状,也是最突出的症状。意识活动困难则是ADHD患儿的核心心理损伤,也是强化机制异常的核心环节。
3)ADHD病位在脑,病机关键是肾虚、脑髓不充、发育落后。发病早期表现为“无证可辨”型,随病情加重在“肾系”这一脏腑体系中,出现“无证可辨”型向“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型继而向“肾虚肝旺,阴虚阳亢”型转化的趋势。
本研究首次提出ADHD存在“无证可辨”型证候,并总结出其证候特点和辨证要素;通过细化脏腑辨证,首次提出“肾系辨证”的辨证思路;初步探索分析了ADHD中医证候分型的规范化研究方向,完善了ADHD的中医病机证候理论。
本研究将中医认为的ADHD先天不足,脑髓失养疾病本质与西医认为的ADHD脑发育落后疾病本质统一起来,为中、西医结合研究ADHD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