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孚凯(GfK中国) | 余游
运营商所主导的千元机市场竞争中,智能手机不仅是只包含了价格亲民的优点,从配置上来看性价比也颇高,对高配置产品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智能手机经过2011年的普及浪潮,在短短一年内已经从科技高端产品变成了广大消费者争相购买的大众消费品,人们已经逐渐离不开智能手机这块小小的屏幕。我们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智能手机迎来了新的突破,渗透率首超50%,成为市场主导和推动手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急速扩大,智能手机厂商们都绞尽脑汁思考如何从这个大蛋糕中获取更大份额。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价格战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是除了低价竞争这个法宝之外,产品自身硬件配置的升级和丰富应用内容,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也成为了厂商争相竞争的焦点。
产业会展更显示出终端厂商对于在手机配置上的追逐甚是激烈。CPU迈进“多核”、“1GHz”时代,触摸大屏、摄像机像素升级,终端厂商正在不断刷新产业纪录。
厂商在零售终端的配置竞争其实早已开始。我们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手机配置正迈出朝着高端演进的步伐。
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3.5~3.9尺寸段的智能机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在一年之中销售量份额从2011年第二季度的23.5%增长到50.2%。4寸屏以上智能机销售份额也从2011年第二季度的不到6%迅速增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15.6%。
从CPU的处理速度上来看,速度在600MHz以下的产品份额已经显著下滑,2012年第一季度降低到33.4%,1GHz及以上的产品份额在2012年第一季度已经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市场销售量。
从手机像素的提升幅度上来看,虽然300万像素和500万像素的份额依然比较稳定,但是200万像素及以下和800万像素的份额变化却是相当明显,800万像素的产品份额在2012年第一季度增长十分迅速,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9.2%一跃到了16.6%。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终端手机配置能够得以如此迅速地发展,终端厂商、运营商和手机消费者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中,国产厂商更在智能手机时代发现了机遇,开始向一直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国际手机品牌提出了挑战。相对于国际厂商,国内厂商似乎更加热衷于硬件的竞争。2011年以网络营销为主创立的小米,从推出之初便打出为发烧友而设计的理念,通过在当时看来极高的配置和亲民的价格为消费者做了一次手机高配置概念的普及。小米的发烧友战略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在大屏市场频繁发力的华为和中兴,也在近期又先后上市了其高配的双核产品Ascend P1和U970。
除了终端厂商的大力推动,运营商的贡献也不小。2011年在运营商所主导的千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这些智能手机不仅是只包含了价格亲民这样一个优点,从配置上来看性价比也颇高,对高配置产品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数据显示,在运营商定制市场上,3.5~3.9尺寸产品所占的份额在近四个季度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份额达到了61.6%。从CPU速度的演进上也可以看到615MHz~883MHz区间段份额在2011年第二季度上升非常明显,且到2012年第一季度这两个区间段的市场份额都已经高出了市场平均水平。从相机像素来看,定制市场的产品秉承了性价比最高的原则,在像素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到300万像素的产品份额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随着消费者对手机上网需求的逐渐增强,消费者会更多地使用智能机进行移动支付、云服务、联网游戏、移动办公等。移动互联时代手机作为移动互联核心终端,智能手机的配置必然会越来越高。现今,很多消费者选择购买新的智能手机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正是现有手机在配置上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手机的使用。厂商对于高配置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消费电子行业的终端厂商永远都是站在消费者需求的前端,来正确地引领消费者,而不是等到消费者怨声载道的时候才开始进行产品升级。
不过,硬件和应用软件并驾齐驱才是厂商在智能时代脱颖而出的法宝。终端手机厂商对于配置的高追求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产品升级的同时,价格的下降也是必然的,这就对终端厂商的研发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终端同质化带来的障碍,这就要求终端厂商不仅在产品硬件配置上要不断升级,还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在智能移动互联时代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人性化的应用内容,注重整个生态产业链的打造。这无疑是历来擅长于硬件设备制造的终端厂商必须面临的挑战。如何做好角色的转换,从一个硬件提供商到终端产业链整合者,这对终端厂商的产业整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