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慧
昏迷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往往因为病因不详,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不能及时确诊,从而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常见病因有急性脑血管病、急性中毒、外伤、代谢性疾病等[1]。如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确诊及正确的治疗是对昏迷患者救治的关键因素。总结我科236例内科昏迷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针对病因采取抢救措施的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6例昏迷患者,根据Glasgow评分量表,Glasgow评分3~8分确诊为昏迷患者,本组236例,年龄14~90岁,男117例,女1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因、危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急诊抢救措施 首先抓住危及患者生命的关键问题,同时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生化、心电图、超声、X线等,评估病情,病情许可可搬动行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洗胃、透析等治疗。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开通气道,行基本生命支持及进一步行高级生命支持,生命体征平稳可转运至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或转运至相关科室病房进一步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根据症状给予对症急诊抢救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对症急诊抢救措施的基础上,针对病因给予专业系统的抢救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186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57例,抢救成功率84.4%,其中,好转89例,治愈74例,死亡23例。对照组50例患者,抢救成功36例,成功率72%,其中,好转23例,治愈13例,死亡14例。
我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常见以下3种情况:①脑血管意外占46.6%,包括脑出血、脑梗死。二者发病率基本相同年龄以60~80岁老年患者为主。②急性中毒占32.9%,包括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11.8%)、一氧化碳中毒(8.9%)、镇静药物中毒(6.3%)、急性酒精中毒(5.9%),年龄以22~39岁的青壮年为主,该年龄段病例数占总病例的87.0%以上。③其他因素(20.5%):包括低血糖昏迷、心源性昏迷、肺性脑病、肝性脑病、高渗性昏迷、电击伤、溺水等。
昏迷是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极度抑制后,陷入无意识状态,不能被唤醒,对外界刺激或内部需求没有任何心理学上可理解的反应,患者表现为睡眠状态,只能对肢体屈曲或伸展以及疼痛刺激引起偶尔反应,对其余任何外界刺激没有正常的反应。昏迷是由脑功能衰竭引起的,致死原因与血压过高或过低、缺氧、脑干受压等因素有关。有上述不良因素者大多预后不良,如能早期去除危险因素,防止发生脑部或全身的缺血缺氧、颅内高压、血压过高或过低、呼吸道阻塞等继发性伤害,尽可能早期治疗,可使死亡率降低,达到抢救患者生命的目的[2]。对昏迷患者的抢救,除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症状采取一般及对症紧急抢救措施外,还应该详细查体及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和系统专业的治疗,以去除病因,这是患者治愈疾病和康复的保证。
3.1 一般及对症紧急抢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辅助呼吸;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抽取静脉血做必要的生化检查和毒物分析,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尿量。对症抢救措施:呕吐、偏瘫等颅内高压症者,应用脱水利尿剂,减轻脑水肿;口服中毒者,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处理,应用解毒剂;抽搐频繁者,应用解痉药,给予加固和床档防护措施,保障患者安全;休克者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3.2 针对病因抢救 给予相关实验室监测和影像学检查,针对昏迷的病因采取系统专业的抢救措施。颅内出血者,转脑外科急诊手术处理;心源性昏迷患者急查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情况给予改善心功能和心脏供血、纠正心律失常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安装临时起搏器,心律失常难以纠正者,在给予药物纠正心律的同时,给予非同步电复律治疗;酮症酸中毒者,以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缓慢滴注,随时监测血糖变化,同时纠正脱水、补钾;低血糖昏迷休克者,应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血糖恢复后进行糖尿病专科治疗;肝昏迷患者,立即给予弱醋酸保留灌肠,同时静脉给予降低血氨药物;肺性脑病给予面罩给氧、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脱水、防治脑水肿,尽早高压氧治疗等。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常提示后果严重。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昏迷患者的认识,在急诊工作中。对昏迷患者处理必须急中有急,抓住疾病的本质,处理关键问题。强调急诊医生在接诊昏迷患者时,既要考虑临床常见病,也要考虑少见病。总之,迅速抢救,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3]。
[1]辛正宏,梅林.96例急诊昏迷患者临床救治体会.成都医学,2004,30(2):89.
[2]刘秀广.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识别及抢救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01.
[3]张文武.急诊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