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HPV感染的致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与免疫缺陷有关。尖锐湿疣的治疗手段较多,基于其易复发的特点,考虑采用复方消疣灵洗剂外洗局部治疗预防复发,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45例确诊为尖锐湿疣的患者,其中男71例,女75例;年龄18~60岁,平均24.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平均3.5个月。形态学表现有丘疹状、乳头状、菜花状、毛刷状等,其中女性的发病部位主要分布于大小阴唇、阴道口、尿道口、肛门、阴道内及宫颈等部位;男性的发病部位主要分布在冠状沟、包皮内板、阴茎、龟头、尿道口及肛门周围。病例选择参照《实用性病学》中 CA的诊断标准[1]。
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潜伏期1~8个月不等,平均3个月;最常发生于男女外生殖器及肛周,以男性的冠状沟、包皮系带和女性后联合、小阴唇内侧较为常见;多有不洁性生活史,少数通过接触传染的用具感染;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如引发破溃可伴疼痛;少数患者可继发癌变;亚临床感染时可出现肉眼所不能见但醋酸白试验阳性[2]。
1.2 治疗方法 所选病例均有肉眼可见的疣体,大小不等,均采用CO2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或电烧灼法去除疣体,经以上治疗后5%醋酸白试验转为阴性。治疗组73例采用复方消疣灵外洗(其方剂组成为苦参20 g、秦皮15 g、野菊花15 g、半枝莲30 g、土茯苓 15 g、黄柏 15 g、灵芝 15 g、黄芪 30 g、丹参15 g、明矾20 g、板蓝根30 g),水煎后于术后第1天开始洗患处(女性坐浴)1次/d,每次10~20 min,连续外用,1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73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外洗,于术后第1天开始,方法同治疗组,连续外用,1个 月为1个疗程。用药后分别观察两组的复发率。
两组共14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生殖器或肛门处丘疹样、乳头样、菜花状或其他形状的柔软赘生物均全部消失,局部皮肤、黏膜均恢复正常,5%醋酸白试验阴性,HPV-DNA检查阴性。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半年,每月一次,结果治疗组共复发13例,对照组共复发33例,复发率分别为17.81%、45.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尖锐湿疣由HPV感染引起,在我国,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已居于性传播疾病的第2位,健康妇女中潜伏感染率为10%~20%,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尖锐湿疣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伴数及过早的性生活、通过污染物传播HPV、少数通过垂直传播。HPV感染引起尖锐湿疣的机制为HPV以物理方式进入伤口,并在人上皮一定分化程度的角化细胞内增值,在表皮细胞层复制、侵入细胞核,引起细胞迅速分裂,同时伴病毒颗粒的繁殖与播散,形成特征性的乳头状瘤。因组织学上正常的上皮细胞也有HPVDNA,治疗后残余的DNA在一定条件下常可导致疾病的复发[4]。西医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以除外生疣为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激光、电灼、冷冻、微波)、化学治疗、三氯醋酸点涂及综合治疗。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不能根除体内的人乳头瘤状病毒,即不能解决存在的亚临床感染、潜伏期感染,而中药在此方面的治疗具有相对优势,其刺激性小、安全性高,但中药治疗往往疗程较长,还没有较理想的防治尖锐湿疣的内服中成药制剂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臊瘊”、“臊疣”范畴,湿毒浸淫或风邪搏结于肌肤而赘生,系因房事不洁,邪毒入里,气血瘀滞,下焦湿热,瘀阻肌肤所致。本方剂中苦参、秦皮、黄柏具有清热燥湿,对病灶局部有消炎的作用;野菊花、半枝莲、土茯苓利湿去热、搜剔体内湿热蕴毒,有抑菌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板蓝根清热抗病毒;明矾有收敛作用能促进创面的愈合;灵芝、黄芪具有益气扶正,免疫调节作用;丹参活血化瘀,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诸药合用有清热利湿、解毒去腐、蚀疣消炎止痛之功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在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性治疗中存在一定的优势,可作为疣体切除术后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辅助用药。
[1]朱学骏.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90.
[2]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
[3]陈叔平.尖锐湿疣复发原因及治疗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13(6):297.
[4]Thoms BF.Arthur ZE.Klsus W,et al.Dematology in gennernal Medicine.3.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AMY,1987:194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