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秀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高级中学)
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学生挑战自我的表现。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充分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学生能否质疑,能否提出好的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质疑的情景。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景,促使学生质疑思考。
大部分学生对预习的理解是:将内容看一遍,公式记记,例题看看,练习简单做做,这样就可以了,实际上对于数学而言,这样的预习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预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产生质疑,回想以前所学的知识,找出内在的联系和区别,搞清楚本节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记牢。
对概念公式的推导产生质疑,知识点怎么产生的、如何推导的、应用它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本节内容要求学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我们去质疑。
对预习的效果产生质疑,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作记录。例如,在讲导数这节内容时,通过看书学生应该在心里不断的产生疑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学习它是为了研究什么做准备?会求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内容和它有关系?(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对于以前所学的初等基本函数也要有所掌握)
让学生带着预习中产生的种种疑问来到课堂,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已经在无形中促使他们全神贯注的听讲,这种主动的积极的求知欲望,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收获,他们可以去举例,去证明,去探究,去思考,他们在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过程就是收获,他们能锻炼自身的解题能力,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知难而进,种种情况都表明他们在进步。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常规解法进行质疑、评价,拓宽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做到一题多解,灵活变通。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同样学习好数学也就要大胆的发现,有疑问就该多问,有了问题才能进步,才能提高。例如,我们在求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时候,第一种方法就是运用方程的思想,建立首项和公差的方程组求解,其次可以利用等差数列中的性质进行求解。结果让四位同学到黑板板演,他们居然方法都不相同,而且正确规范,这是我远远没有想到的。
萧伯纳还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于是我们提倡学生交流分享,让生本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认真倾听别人的成果,同时要不断地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法?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一连串的问题又把我们带到更高层次的思考,促使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激发我们去探索的一种欲望。
对于本节内容我们要学会反思,究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的收获有多少?还有哪些地方我们没有搞明白?一连串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鼓励和指导学生自我总结也是培养质疑的一种基本训练,自我学习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我总结和评价的学生就能活跃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它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质疑开始的。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总结和反思,在反思中质疑,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学会总结我们所用到的思想方法,例如我们在复习立体几何时,首先要搞清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理清相应的证明方法,建立起知识体系,同时我们还要搞清我们所要学习的方法,学会转化思想,使难变易,学会空间想象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和创新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品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