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反思

2012-08-15 00:51刘雪松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9期
关键词:菜豆幼苗种子

◆刘雪松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中学)

一、引人入胜激发探究

课堂引入时,我出示培育好的菜豆幼苗,提出问题: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幼苗?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一盆郁郁葱葱的幼苗,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究兴趣,并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使他们能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这样既给予了他们愉快的学习心境,也为后面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不断探究

1.注重实验的精心设计。如在观察菜豆种子结构的实验中,让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观察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种子外部形态,边观察边听老师讲解,以达到最佳效果。在解剖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时,精心设计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按着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去观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观察结果。并在观察后,利用媒体出示菜豆种子结构图,检测学生观察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达到了真正的实效。

2.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学生按着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先观察种子结构,然后猜想菜豆幼苗的根、茎、叶可能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学生提出假设。师生共同探讨,设计出实验方案。限于时间又机智地把实验验证环节安排在课外进行,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3.注重实物教具的使用。如利用自制种子萌发过程的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种子萌发过程,把他们需要较长时间培育种子萌发,持续地观察,并且艰苦、单调、重复的工作,变得简单化。在课堂设计的最初,我想让学生直接在瓶内观察,由于来的路上培育的种子及幼苗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碰撞,从透明的瓶壁观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就把它们取出,按着萌发过程排列在泡沫板上,没想到要比预期效果还要好,学生们看得更清楚,描述更准确。描述完萌发过程后,种子各部分的作用也就迎刃而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接着播放种子萌发的过程视频,给学生一个完整、动态的萌发过程,从而突破了本课难点。

4.注重问题引领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是由一组问题串来引领的。这组问题串由上课伊始的问题: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幼苗?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呢?观察实验时的问题:种子长成幼苗到底与种子的哪些结构有关呢?你还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相同呢?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问题:你们认为幼苗的根、茎、叶会是由种子胚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呢?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这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问题串,有效地引领了学生去积极探究。

三、埋下伏笔拓展探究

在课堂结束时,我提醒学生还有一类单子叶植物和我们今天探究的双子叶植物有很大差别,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继续观察探究,并与本课所学知识对比,找出异同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欲望。

猜你喜欢
菜豆幼苗种子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默默真爱暖幼苗
菜豆娃娃
菜豆之音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红色热土育幼苗
菜豆啊!我和你真的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