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徐穗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舞台,其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对于电子商务的字面意义,一般被定义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化交易,双方以互联网络为平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持下开展商品的价格及交易数量谈判,达成协议后以第三方物流配送和消费者最终签收确认的方式完成最终交易,作为一种具有虚拟运营色彩的商品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具有与一般现场实物交易方式不同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不同于传统的实物现场交割,电子商务交易不涉及实体的面对面交流,其商贸信息的传递是依靠电话或网络聊天软件等完成的,不限定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的谈判,利用互联网就实现了交易的协商谈判,虚拟色彩浓厚[1]。
电子商务的出现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科技革命的结果,因此其对互联网和网络终端的依赖性极强,网络通讯技术是电子商务得以完成的必要条件,离开了互联网和网络终端,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
电子商务初步出现和发展是限于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其次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贸易和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为紧密,在这种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的跨国界发展和电子商务信息共享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传统的国际贸易受到各国经济及金融波动影响较大,近年来有局部地区的萎缩趋势,电子商务与之相比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发展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贸易双方的活动成本,取消了中介组织和活动在贸易达成中发挥作用所必须付出了费用,国际交易者利用可以快速传播的信息而实现实时双向交流,就商品的质量和使用特性进行信息互换,利用互联网网站的媒体传播技术也使得商品的海量广告费投入得以节省,因此不仅实现了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也减轻了企业的成本分担,产品实现低成本低价销售,增加了销量,此外,依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和发展创新,电子货币支付在节省交易时间和手续的同时,也极大地简化了各种单证签收而带来的成本增加难题[2]。
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资源获取的快捷和便利,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消费者对于既定商品的搜寻、锁定以及商户对于代销商品的跨国界、跨地区的积极宣传和市场开拓,电子数据的利用也格式化了财务交易数据、商品库存数据、物流数据、商业凭证数据以及原料标准化的采购、生产、供求、营销、金融汇兑、保险储运、海关申报等业务流程,无需人力资源的过多介入,交易效率飞速提升,实现了既定时间内的多倍利润提取。
电子商务对于跨国界的交易双方在商品采买活动方面的地点要求都降低了进入标准,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不必进行商品营销店面的铺设,仅仅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设立起虚拟店铺就可以实现商品销售交易,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必进行跨国界的人力活动,仅仅通过指尖的鼠标和键盘触碰就实现了对于商品的追逐,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消耗,因此非常的人性化,并且借助网络平台,世界范围的营销地点都实现了互联互通,地点网格化效应明显。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实现了国际资源基于比较优势的高效分配,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多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在国际贸易方面由低端加工贸易向科技创新贸易方式转变,电子商务就成为一个优秀的平台,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减少了运营成本,更加迅捷的抓住贸易信息,减少了对内部需求的单一依赖,帮助企业适应快速变换的市场需求,实现了和跨国集团的非对称竞争,对我国贸易带动具有明显的科技导向影响效应[3]。
电子商务实现了企业业务的网络运营,以信息技术对传统企业业务管理进行了颠覆,更多地利用了市场对于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建成了以企业、支付平台、第三方物流以及终端消费者为主体的新型管理模型,实现了多层次的管理变革,企业管理不再以过去的事业部制结构进行,而是突破的发展了电商企业的战略纵向发展,前端依靠着物流平台对于物资的储运调拨,后方则对财务支付平台实现了强依赖,并且有步骤地建成了多样化支付平台,这些都是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巨大考验,同时也是对放权制管理方式的延伸和辐射。
电子贸易带来的网络互动式销售使得客户的选择主动性大大加强,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物资选配,企业和客户实现了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不但可以拿到第一手的客户对于产品的反馈资料,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别化市场和产品划分,网络销售与产品定制的界限日益模糊,以客户为起点,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营销不再局限于红海战术,从店对面的撒网式营销转变为点对点的针对性营销,这就在国际贸易以大宗商品为主导的市场格局中突破性的发展了小商品集群和堆积性的整体销售,开拓了国际贸易的进行渠道和产品交易类型。
传统的国际贸易活动主要以大宗商品交易方式进行,对于交易主体的资金以及管理、协调实力的要求都比较高,中小企业一般都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而多是以二级参与商的身份参与产品的进港后交易,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机会,突破了国际贸易过高的门槛,更多的私人企业主和零售散售户成为了国际贸易进行的直接参与者,国际贸易开展的主体范围得以扩展,贸易格局向更微观的领域深入,在国际间实现了自由的物资流通,大交易商垄断国际贸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4]。
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首先就承担了虚拟运营的违约风险成本,这在国际贸易中同样存在,交易双方跨国界物流及财务结算都存在损失风险,用户双方对于这种风险的解决只能依靠第三方监督平台,然而监督平台在应对诸如互联网黑客窃取资料以及电子支付等方面也存在缺陷,因此就造成了国际电子商务贸易的风险性较高的问题。
我国的国际贸易开展多以加工贸易为主,众多企业缺少国际电子商务开展所需要的必要管理知识,电子商务运用于国际贸易从无到有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我国目前尚处于这个流程的起始发展阶段,不要说信息化管理,就是企业在面对国际物流管理时也存在诸多的疑点和难题,对电商国际贸易存在顾虑,管理知识落后。
我国的电子商务开展起步较晚,较之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的,因此对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限制性和惩罚性法律法规建设也不健全,国际贸易的电商运行近乎没有直接的立法限制依据,只能在其他相关的经济法和刑法条款中加以借鉴,这就失去了发展国际贸易电商法制化的弹性,容易造成对于违约犯罪事实甚至是走私活动的失于管理。
同众多新兴领域对于专业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相似,跨国界的电子商务活动开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很大,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专业人才供求缺口,这不仅直接造成了我国跨国界电子商务开展的发展滞后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在战略上使得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开展水平越拉越大,在未来失去了该领域的竞争能力与实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作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下的商业产物,电子商务已经逐渐占据了零售商品贸易的主流形式,超过甚至取代传统商贸形式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对于我国来说,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电子商务的开展,目前都处于产业经济价值创造链条的低端部位,对于这两者的结合发展更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相应的发展战略以及应对策略必须及时给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国家电子商务贸易竞争力对于国家外贸整体实力的影响,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开展,为电商跨国界交流创造良好的进出口贸易环境[5]。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行知识传授和学术、实践研究,我国要以高校为平台,为港口贸易基地为实践,充分锻炼国家电子商务贸易的实务以及理论人才,充实贸易电商竞争力。
要运用先进的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业务拓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事业部制企业管理方式,而是要进行以分权为主的管理方式改革,将产品物流、财务支付以及进出口凭证协调等业务进行介入式管理统筹。
贸易电子商务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和信息终端,成熟、先进、具有高经济附加值攫取能力的国际电子商务贸易的开展就需要更为高级和先进的互联网建设水平,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就异常重要。
国家电子商务贸易的安全、顺利开展离不开有力的法律支持,弥补我国贸易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以及资金堆砌漏洞的关键在于加强管制,以贸易立法和电商法律进行贸易电商活动的正确道路指引。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不是闭门造车,发达国家的成熟电商运营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法律建设和实务操作上也具备理论研究价值,因此通过“走出去”的战略来加强学习交流十分必要。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基本完成了贸易导向型的出口带动经济战略部署,跨国界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经济拉动方式受到了政府和众多企业的青睐,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活力是一个严峻的话题,值得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业务实践。
[1] 李萧晨.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J].广东贸易,2011(7).
[2] 李金泽.跨国界电子商务贸易开展[J].财经界,2012(1).
[3] 张康.浅谈国际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J].港口贸易,2011(2).
[4] 黄义.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渠道选择[J].国际贸易,2011(9).
[5] 周兰.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实务的关系研究[J].物流管理,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