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慧丽
(杭州市闻涛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习作教学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这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在作为习作起步的低年级写话教学中,以新理念为准绳,摸索出一条让孩子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写话启蒙之路,从而使孩子们逐渐走出习作的困境。
拿到新教材,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充满好奇的小朋友早已被课文中五颜六色的插图所吸引。第一学期,开学初,我就让学生每天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或问家长,先是给书上的插图配话,每学一课之前,让学生绘声绘色地给书上的插图配音(读自己写的话),学生兴致很高……有一天,我对大家说:“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自己画,自己写?”鼓了一番劲以后,学生兴致更高,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画画、写话,有的是从美术书上找的画,自己加工、剪辑,有的是从课外书上模仿来的画,有的干脆剪贴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在图画下面配上内容相关的话。在无拘无束状态中,一句句妙趣横生、情真意切的话就“蹦跳”出来。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每天写一句话”对学生写话是一种量的积累,这种积累终会导致质的飞跃。
小学生处在充满奇异幻想的时期,处在富于无限想象的思维发展阶段,教师应让“想象”这支美丽的思维花朵进入孩子们的写话中。为了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奇思妙想的空间,真正让想象为写话导航,其方法有:看动画想象、看玩具想象、看图画想象、读课文想象等。
例如,《坐井观天》一文,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看吧!”这段话,留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我根据这段话设计一个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如果跳出来了,它会看到些什么?会怎么说?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的心底流露。有个孩子这样说道:一天有个人到井边来打水,这时青蛙就跳进了木桶出了井口,眼前的一切让它惊呆了,看!远处是蓝蓝的、高高的天空,天空下面是一座座相连的山;近处是一片片碧绿的小草,小草丛中盛开着一朵朵漂亮的小花,怎么和我在井底看见的完全不一样,我要搬家!”我随机说道:“孩子们,你们编的故事真美,要是能把它写下来,就更棒了!试试看吧!”一节课下来,多数孩子能比较出色地把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我抓住时机,给予赞赏和鼓励,孩子们“写话”积极性更高了。
学完了汉语拼音,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些作家的故事。告诉他们,当作家要写好多好多的东西,他们写的东西叫作品。不仅大人可以当作家,许多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作,还出版自己的专集呢!我拿来了几本小学生的作品集,读给孩子听,让他们翻看,他们好羡慕。之后,我又告诉他们,我们上学了,学习了语文,也能够写好多好多的作品,将来也能出自己的作品集。我们现在就开始写!我亲自为他们挑选了印有各种卡通图集的日记本,并教他们在封面上端端正正地写上“我的作品”。
第一次写日记,有的学生问我:“老师,写什么呢?”我告诉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因为是学生学习写话的起步阶段,我为学生设计了绘画日记这一形式。第一行写×月×日星期×,天气可以画相应的图像,晴天就画太阳,阴天就画一朵云,如果下雨就在云下面画上雨丝,再接着写“我想说的话”。刚开始要求不要太高,想写什么都行,一两句也行,但一定是真实的。下面是“我的画”,让学生想办法把日记本打扮得美一点,画上自己喜欢的内容。刚开始有的学生图文不配套,但画上画,确实给日记增色不少。这种“画”对日记起到装饰之用,目的也正在于把对画画的兴趣迁移到日记中来。慢慢地我们可以把学生从装饰“画”,转移至内容“画”中去。有的小朋友会动脑筋把图文的内容结合得很恰当。书面表达一般有两种,一是画画表达,二是文字表达,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画”与“写”。如果让一二年级的学生纯粹练“写”,因为词汇少,积累还不多,显得比较困难。但对“画”,学生具有天然的兴趣,因此,有了“画”的介入,学生的写也会兴趣盎然。
第二种日记形式则为情境日记,即有意识地创设游戏、图画、童话等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然后写上几句话。它是一种寓教于乐、直观形象的写话训练形式,不但能解决孩子写日记无话可说的烦恼,还能充分调动孩子写话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平日里,教师有意地创设游戏情境、实物情境、角色情境和童话情境,使学生在充满玩乐、充满美、充满爱的情境下,写下一段话。情境日记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日记的兴趣,主要是在于指导学生“写什么”,如何创设一段趣味浓浓的情境或择取生活中的片断作为日记的内容。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日记:“今天我到外婆家玩,我很高兴。”多么空泛!因此,通过情境日记,让学生感觉日记所要记、可记的内容能随手拈来,时时处处皆文章。
口语交际课是语文课,所以它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口语交际课主要是用来提高口头语言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同时也涵盖了写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一次历练。
例如,二年级上册有一堂口语交际课,设定的内容为:秋天多美啊,我们建议组织一次秋游吧!咱们商量一下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再向教师提出建议。由于条件不允许,学校没同意安排秋游。于是,我把这次内容设计为:“要不要秋游”作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课。在引出话题以后,就安排了“七嘴八舌”“校长访谈”“家庭对话”“递交申请”四个环节。在“七嘴八舌”环节,让学生就到底“要不要秋游”各抒己见,想到什么说什么。“校长访谈”环节要求和“校长”进行直接对话,关于要不要秋游的话题。“家庭对话”环节,家长”要阻止孩子秋游,孩子要说服家长,最后“递交申请”环节,要求向校长递交一份向往秋游的申请。强烈要求秋游的孩子,洋洋洒洒写下了很长的一段理由。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口头语言,书面表达也都得到了训练。
口语交际的许多话题都是写话的好材料,学生都是在洋溢着快乐的情景中写话,语言也特别的丰满。低段的写话训练是由说到写,说写结合的路子。我认为写话训练的重点不在写而在说,说的有条理,富于想象,表达了真情童趣,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而口语交际课为写话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所以,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过后,我们都会有一次写话的练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无疑是培养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它不仅使学生享受美,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主要渠道。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导航”作用,把教材作为写话题材的来源,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内外结合,消除低年级学生畏惧写话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
1.在“背”字上下工夫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训练途径。小学低年级的四册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课文背诵。这些课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又行文优美,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题材涉及到多个领域。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指导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背诵的指导,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加强背诵检查的力度。对规定背诵的课文和片段,都要不折不扣地反复训练,一抓到底,毫不含糊。除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以外,部分能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句段也要熟读成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累语言。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多背诵一些好文章,有利于培养记忆能力,更有利于积累语言,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
2.在“读”字上花时间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初读、精读过程中,老师可用有声有情的范读来引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还可采用同桌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找小伙伴读等多种形式来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新鲜,读有收获,从而愿意主动去读。当学生反复地愉快地诵读时,文本中的语言材料往往已经得到了积累和内化。
如《识字1》(第三册)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写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来上口。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画面。接着屏幕展示与词语相对应的秋景图片,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在师生的一呼一应中,在清脆稚嫩的童声中,学生读得有情,读得有味,更在图文结合中积累了语言。
除了朗读课文,我们还可以就类似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人教版的配套读物《小学语文同步阅读》紧跟教材,里面的文章大多和教材同一主题。每学一篇课文,就配套设有两到三篇文章。如《秋天的图画》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描绘了秋天的果园和田野,但文中对秋景的描写不是很多,于是我们利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秋天,积累更多描绘秋景的语句。
另外,也可在教材的空白处超越文本,拓展阅读,如学习了关于春的古诗《春晓》和《村居》后,我除了让学生背诵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和《春夜喜雨》,还让他们去搜集朗诵描写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在实践中,学生读得多了,词语积累得也多了。日积月累,在说话、写话时就可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3.在“仿”中活运用
语言能力的形成大都经过由吸收到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摹仿是儿童的天性,在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琅琅上口。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可以成为诗人。如学习了儿歌《四季》(一册)我请学生学学书上的样子写写,于是就有了:百花盛开,它对青草说:“我是春天”;青蛙呱呱,它对池塘说:“我是夏天”;落叶飘飘,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啸,它吹着哨子说:“我就是冬天”。
又如,学习了《春雨的色彩》(二册),我请学生仿照课文,写写《秋雨的色彩》,学生写道:秋雨是黄色的,你瞧,秋雨洒在树叶上,树叶枯黄了;秋雨落在桂花树上,金灿灿的桂花盛开了;秋雨飘在菊花丛中,金黄的菊花开得更艳了。
我们经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的不断深入研究,要真正实现低年级学生自主写话,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玩中观察。有位老师在上低年级写话教学中,选用了“吹泡泡”。先让学生玩一玩,并在玩中观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再想一想、写一写。有一位学生写道:“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个跟着一个活蹦乱跳地跑了出来,在阳光下飘呀,飘呀,有时像串串葡萄,有时像颗颗珍珠……它们飞上天空,好像要去找白云姐姐玩呢!”还有位学生写道:美丽的泡泡飞呀飞,从屋内飞到屋外,看到了绿绿的大树,黑黑的泥土,还看到了小朋友在操场上踢球……”看到孩子那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写话,使我们得出启示:学会观察是引导学生写话的源泉。
2.生活中观察。一位二年级老师在上课时,课堂上一只蝴蝶飞进教室,老师没有阻止孩子们对蝴蝶这位不速之客的好奇和注意,而是利用这只蝴蝶,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学生写出了《课堂上的小捣蛋》《一只美丽的蝴蝶》等精彩的写话。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限,可长可短,非常灵活。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写话练笔的机会,还促使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3.方法引路。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写话则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他们在观察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其观察方法主要有:
(1)观察要抓特点。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语言鲜活、生动。
(2)观察要有顺序。小学生写话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就能为今后习作做到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的种种写话教学策略,无非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学生“想写”“乐写”,提高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话兴趣必能促进写话水平的发展。二是如何让学生明确“写什么”,使学生“有的写”,对写话的本质有更多的感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一句话始,运用图画,童话,童诗,结合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日记尝试。一定能培植学生“想写”的意识,激发“乐写”的兴趣,培养“善写”的能力,促进低段学生写话水平的提升,唱好小学作文“打桩歌”!
[1]何艳.让低年级写话教学“活”起来[J].小学教学研究,2010,(11).
[2]徐瑛.低年级写话教学三大要素[J].教育科研论坛,2010,(01).
[3]吴永兵.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几种有效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09,(24).
[4]江雪萍.探索写话起步之最佳切入点[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9,(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