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方法

2012-08-15 00:42:18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6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李伟

浅谈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方法

李伟

目的探讨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药物保留灌肠。结果有效率达83%。结论合理地选择灌肠液加上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溃疡面炎症消散和愈合有积极意义。

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和黏膜拜下层的一种弥漫性的炎症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在结直肠的任何部位,其中以直肠和状结肠最为常见,也可累及结肠的其他部位或整个结肠,少数情况下也可累及回肠末端,称为倒流性回肠炎。病变多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肠壁增厚不明显,表现为黏膜的大片水肿、充血、糜烂和形成。临床上以血性腹泻为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脓血便,腹痛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的痉挛性疼痛,少数患者因直肠受累而引起里急后重。

本病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包括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这些肠外表现在结肠炎控制或结肠切除后可以缓解复;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少见的淀粉样变性、急性发嗜中性皮肤病(Sweet syndrome)等,可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存,但与溃疡性结肠炎本的病情变化无关。国内报道肠外表现的发生率低于国外。

本病临床分型,按本病的病程、程度、范围及病期进行综合分型:

(1)临床类型 ①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弄。②慢性复发型,临床上最多见,作期与缓解期交替。③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④急性暴发,少见,急性起病,病情严重,全身毒血症状明显,可伴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败血等并发症。上述各型可相互转化。

(2)临床严重程度 轻度: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带,贫血无或血沉正常;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并有明显黏液脓血便,体温>37.5℃、脉动>90次/min,血红蛋白<100 g/L,血沉>30 mm/h;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3)病变范围 可分为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结肠脾曲以远)、广泛或全结肠炎(病变扩展至结肠脾曲以近或全结肠)。

(4)病情分期 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和治疗时间较长,恢复慢,易复发,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目前缺乏根治性措施,临床上常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皮质类固醇治疗及5-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由于其不良作用或价格昂贵,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部分患者可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提高本病治疗效果和缩短疗程,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收住的14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药物灌肠局部用药治疗,使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起到消炎、解毒、收敛愈合作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的实行方案。其中男66例,女74例;年龄20~45岁,平均35岁;干部54例,工人52例,农民34例;病程0-1年82例,1~3年58例。所有病例均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并除外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大肠癌等疾病。

1.2 治疗方法 140例溃疡性结肠炎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运用药物灌肠:糜蛋白酶一支、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1次/天,1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充血,无溃疡形成,大便检查正常。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2 结果

治愈 36例(26%),有效 80例(57%),无效 24例(17%),总有效率83%。

3 精神治疗

3.1 心理疗法 本组病例因病程长,恢复慢和担心预后,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心理,需耐心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方法、效果和说明患者的配合是治疗的关键,指出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疗效。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取得主动配合,按质量完成灌肠治疗。

3.2 饮食 患者饮食应以易消化、少纤维、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禁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脾胃虚寒者应少吃生冷瓜果等。

3.3 灌肠方法 灌肠前嘱患者自行排尽二便,深呼吸,全身放松,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减轻痛苦。依据肠镜所示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灌肠体位,如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者采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升结肠者采取右侧卧位。药业温度以39℃ ~41℃为宜。温度过高易引起结肠黏膜烫伤,过低则致使肠痉挛,加重腹痛。药液量以100 ml为宜,便于在肠腔中保留。药业灌入采取直肠滴入法,动作轻柔,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导管前端及肛门口,呈螺旋式插入肛门。插管过程中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不适感。根据病变部位正确掌握插管长度。药业滴速宜慢(60~70滴/min),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 cm)。灌肠后臀部和床尾均抬高10 cm。嘱患者尽量延长药液在肠腔中的保留时间,保留药液体位为俯卧位或抬高臀部10 cm,保留时间为60~90 min。但越长越好。保留时间与体位得当,药液可与肠壁充分接触,达到一定的疗效。

灌肠时动作要轻柔,特别是有痔疮的患者,插管时嘱患者做深呼吸,减轻腹压,使肛门括约肌松弛,从而顺利插人所需深度: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能耐受,嘱其深呼吸。放松腹肌;如腹痛加剧、心慌者应立即停止灌肠,行腹部热敷、按摩。至腹痛消失,继续完成治疗,以保证灌肠效果。

4 治疗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一般呈慢性迁延过程.病程长,症状反复出现。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精神四大因索有关。进行早期心理治疗,在疾病愈合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根据肠镜所示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和取得患者的合作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本组病例采用药物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控制了局部的感染,具有良好的解痉作用,能抑制肠蠕动。改善局部的炎症及病变的修复。在药物灌肠的同时,配合选用合理的中西药进行全身治疗,这样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体现了祖国医学的价值。优点是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对患者进行局部治疗。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 健康宣教

5.1 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纤维、低脂肪食物。饮食宜清淡,忌浓茶、咖啡、巧克力、生冷食物,戒烟酒。

5.2 出院指导出院后严格遵守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生活有规律,平时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周卫生,减少感染因素.定期复查肠镜,及时复诊。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46.

[2] 陈治水.慢性非特异性溃癌性结肠炎中西If.蛄舍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39-240.

[3] 彭勃.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13-319.

[4] 粱兴才,沈成美.中西贯通一民阃医独特疗法.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28-29.

[5] 陈孝平,石应康,邱贵兴,杨连粤.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90-591.

136500吉林省梨树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7:30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7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