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金都管理学院 张洁
近期观光旅游是主流,中期度假旅游是趋势,远期养生旅游是主导。
面对强大的社会竞争压力,旅游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逐渐放慢了频率,更重视休闲和度假,更重视放松和娱乐,而这一发展趋势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国老龄化的社会特征,具有较大的突变性。在一个较短时期中国人口年龄的快速老化,家庭结构形成突出的“4-2-1”型,正是这一人口变化过程,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催生和强化了全民的健身、养生意识。大众化的度假、疗养、养生旅游,将成为中国未来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以养老为基础,以养生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也将应势而生。
目前,中国观光型旅游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养老、养生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所占比重不足,且建设档次低、针对性不强。对河南省有较大影响的50个旅游区的调查表明,具有开展养老、养生条件的旅游区主要集中在伏牛山、太行山中,且多以短期的避暑度假为主,在功能上也不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还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但随着我国农村富裕人口的不断增多,未来旅游客源的重点将由城市逐渐转向农村。
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城镇人口6.07亿人,城市化率达到45.7%,另有近8亿的农村人口。2008年底,全世界城市化率首次达到50%;至2050年还将达到70%。我国城市化过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这一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旅游客源市场大众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带动城镇旅游客源市场有一个大幅增长的过程,尤其是近郊型短途旅游市场的增长加快。
同时,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旅游客源市场所占的比重将呈增大的趋势。目前,中国农村旅游客源市场还是一块未经触动的处女地,而在今后10年中国农村经济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农村人口出游率的增幅也将远大于国内城镇旅游客源市场的增幅。由于庞大的中国农村人口基数,每个百分点的增幅后面,都将形成较大的客源绝对量。
目前我国的旅游目的地正在发生着变化,目的地由过去以省外旅游为主,逐渐向省内转移,由长距离旅游趋向周边城郊旅游的转变。同时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又出现了由国内旅游向国外转移,出国游将具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趋势。我们以浙江的旅游为例,浙江省1990年,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0.2亿人,到2000年已增加到0.59亿人,2009年为2.4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0.12亿人,其中,这些旅游人员中,1990年的入境旅游人数远远高于省内的旅游人数,到2000年,境内的旅游人数相对1990年,同比增长很快,到2009年,境内旅游人数已经基本和境外旅游人数持平并有所超越。至今年,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浙江省一月至八月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2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2%。
随着在2009 年国家长假制度的调整,以及各地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发展和旅游者日趋理性与成熟,促使了区域性的休闲旅游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由省外向省内转移,由长距离旅游趋向周边城郊旅游的转变。
另外,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又出现了由国内旅游向国外转移,出国游将具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趋势。根据2001年的统计,我国各种目的的出境旅游总人次达到1213.31万人次,其中因公出境访问者为518.77万人次,约占总量的42.76%,因私出境访问者为694.54万人次,约占总量的57.24%。而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各种目的的出境旅游总人次达到4765.63万人次,其中因公出境访问者为544.66万人次,约占总量的11.93%,因私出境访问者为4220.97人次,约占总量的88.57%。数据显示,不到10年时间,因私出境旅游者人数出现了惊人的6倍数增长。出境游发展的趋势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深化的趋势。
随着中国交通方式多样化、便捷化,尤其私家车的大量增加,游客出游方式在以团队游为主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自驾车居家游、朋友组合游,以及网络“驴友”组合游等更多个性化的自助出游方式,并将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各地旅游服务设施及网络预定服务的建设发展,游客将会更多的选择个性化自助出游方式。
游客旅游行为更趋成熟和理性,由看“热闹”转向看“门道”。文化旅游、科普旅游、修学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一样,也具有典型的“边干边看”的特点,缺乏科学的建设规划指导和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支撑,在旅游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一窝蜂的到处开花;旅游更是先富裕起来的群体看外面世界的好方式,旅游者则以相对单纯的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
未来中国旅游者不仅要求旅游产品为旅游者提供视觉、感观的体验,同时,更要求旅游产品为旅游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抚慰与享受,重视旅游过程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因此,文化旅游、科普旅游、修学旅游等专项旅游的兴起,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
旅游景区的投资主体将更多的由国有制逐渐向私有化转变。国有的景区在减少,私有的景区数量在不断增加。大型民营企业主已成为景区私有化的先行者。
综合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推动着旅游区建设主体的变化。
(1)旅游景区建设的较高回报率,极大刺激私有资金向旅游区的投入。每年约20亿人次的庞大旅游市场,提高了私企对旅游景区建设的热情。
(2)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生产关联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旅游景区建设是资金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3)以自然山水和民俗文化为资源载体的景区,大多分布在区域性的“老、少、边、穷”的地区,国家在生态建设、扶贫富民等方面的宏观优惠政策和大量建设资金,也使私营企业主敏感的意识到旅游景区中蕴含的丰富商机。
(4)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材料的价格将会有更大的提升。自然景区内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资源和面积广阔的空间,景区的投资建设意味着景区内自然资源的归属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资源的重要性更会逐渐显现出来。
政府投入旅游的资金,由重点投向旅游基础设施,转向投入整体形象营造和区域市场营销。随着各地重点旅游景区的建设成熟,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近三年来,地方政府资金在旅游业中的投入方向出现了变化。政府在继续提供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外,政府资金开始转向地方旅游形象的整体营造和区域市场营销方面,积极为地方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市场空间。
当然,随着旅游的高度发展,政府投入会最终淡出对旅游的直接投入,则着重转向以旅游社会环境建设为主体层面的投入,即重点在对地方整体社会形象及全民性旅游文化的建设与营造。
目前,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来讲在走下坡路,而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在走上坡路,未来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人文旅游资源的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交通道路瓶颈逐渐打开,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基础条件,旅游的发展也向更深层次延伸。因此,以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定位的自然资源旅游的开发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也使得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一个相对低潮的阶段。这一趋势随着度假养生旅游的发展趋势,也许仍将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成熟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提升建设,旅游者对景区文化底蕴的认知要求提高,以及修学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逐渐为一般旅游者所接受,以悠久中国历史文化为内涵的人文旅游资源,将再次向旅游者展现出其内在的独有人文魅力,这种魅力不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景区所能营造的,这将促使游客的喜爱转移并形成对人文旅游资源的认同趋势。
由重视旅游景区门票的直接收益,转向重视旅游产业全面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使门票经济进一步被弱化。
在旅游发展的初期,以“一根门柱、两只袖标、拦住入口”就可以收费、赚钱的旅游发展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景区,似乎挂个景区牌子就能赚钱。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市场不再仅仅“以门取样”(以貌取人),而更多重视旅游景区的内涵与品质,重视旅游的参与、体验,重视旅游的服务与特色,景区门票收益经济形式将被弱化,转向重视旅游产业全面开发的综合效益,并推动景区在游客体验性、参与性项目的建设开发,建立注重旅游景区人文内涵的挖掘营造和加大对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提高的投入等思想意识。
未来旅游景区的发展,门票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少,甚至于景区不收门票,而景区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综合效益上,吃住、休闲娱乐及购物效益将会越来越被重视。
在各产业部门中,旅游本身就是“无烟工业”。生态旅游是主流,低碳旅游是趋势。
我们强调旅游产业体系的低碳化,是指围绕旅游的相关产业部门的低碳化发展。由于随着旅游产业的规模发展,旅游对交通的快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对以旅游宾馆为主体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超越旅游本身需要的旅游道路网络的建设和众多星级宾馆呈攀比姿态的建设,以及自驾游快速发展等方面所形成的高碳化问题,将超出旅游本身作为“无烟工业”对环境的贡献。
低碳化发展是世界的共识,更是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方式的大趋势。随着全社会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接受、认可,旅游者旅游环境意识的提升,尤其以养生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进一步发展,游客将以选择低碳出行、低碳休闲、低碳度假为时尚。旅游产业体系低碳化是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
我们仅仅选取十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旅游发展趋势,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旅游业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并深刻的影响着中国旅游宏观政策、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开发规划、旅游营销方式、旅游建设投入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而我们能做的是清醒的认识到变化的趋势,并努力适应其变化,这也许正是本文意义之所在。
[1]潘家华,牛凤瑞,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旅游年鉴2001[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