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新闻的特征表现*

2012-08-15 00:51邓利平
关键词:受众环境

邓利平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论环境新闻的特征表现*

邓利平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环境新闻的受众广泛,在于其内容直接与公众利益相关,传播普适性强;多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影响社会稳定;反常的变动震撼人神经,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本质与表象容易混淆,需要广博知识与科学态度去探寻;表现形态易激发人情感涟漪,带来多重审美体验。认识环境新闻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新闻传播发挥更好效应。

环境新闻;特征;表现

环境新闻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事实,是自然界运动和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形态。作为新闻大家族成员,环境新闻只是分支,其固有的新颖性、重要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因素共性不变。但我们既然把它视作相对独立的一个新闻类别,表明它也有 “这一个”的征状,即显示自己明显的个性特点,突出表现在广泛性、冲突性、刺激性、复杂性、审美性等几方面。

一、广泛性:环境新闻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关于环境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资源、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且它们互有关联。环境的外延性涵义如此丰富,涉及其变动的新闻事实必然也极为广泛。环境新闻的内容,远较其他类别的新闻丰富多彩。

现实中环境因素直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水、空气等人们每天都须臾不离,它们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关乎子孙后代利益,维系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如是,环境新闻对于公众有天然的贴近性、普遍性。环境问题的受众范围之广,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之高,远超很多其他类型的新闻。如文体新闻主要供给人休闲、娱乐,或满足某种精神需求:文艺新闻多是各种文化活动、演出,或是歌坛及影视明星风采、经历;体育新闻多是刻苦的训练、激烈的竞技、夺冠的喜悦或失败的遗憾等等,它们涉及的报道领域都较为单一,与受众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联系。而环境新闻所包含的内容如上述是如此之丰富,它能够最广泛地牵动起受众的神经与情绪。

广泛性特征表明了环境新闻报道题材的丰富性。从近年的传播情形来看,需要改变以往题材多聚焦于环境事件、资源问题等局限,拓展报道范畴,开阔公众视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低碳”、“减排”等环保词汇流行,由此衍生出许多新闻素材:报道减排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所带来的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总结以同样数量的碳排放实现更多产出的经验;宣传以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方法、创新运行机制所形成的绿色经济增长点;追踪形成全新的低碳型产业领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鼓励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城乡;倡导身边点点滴滴节约、健康、文明、科学的低碳生活方式,等等。这些既是经济报道的内容,也是环境新闻的领域。

环境新闻的广泛性还使得它具有较强的世界传播的普适性,不受或是少受民族文化、阶级关系或意识形态等影响,许多内容超越时空概念限制,成为世界性问题。冰川融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它们与整个“地球村”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各国媒体都不遗余力地报道。某个区域的环境变化,不只是影响到这个地区,甚至要关联到全球。2011年春我国北方多省小麦产区遭受严重旱情,可能造成夏粮减产使我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这一事态引起世界媒体广泛关注,担心中国此轮旱情将影响国际粮食价格飙升。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阿巴斯安就担忧:“中国发生的旱情给世界粮食库存的补充断了后路。”①2011年3月中旬日本发生海啸而致福岛核电站泄漏新闻,一时间全世界大为紧张,中国和美国民众还一度引发抢购食盐与碘制品的风潮。这表明即便是发生在某个地区的环境新闻也常常不是孤立的,遥远的地区也会受到波及并引起关注。近年来联合国召开全球环境会议,各国政要聚首一堂,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就表现出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显示出环境新闻的广泛性特质。

二、冲突性:环境新闻多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环境新闻多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为内容,这种失衡是由两者的不和谐与冲突引发,因此冲突性成为环境新闻的显著特征。

从唯物辩证法观点看世界,宇宙万物都是由矛盾组成,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都存在着矛盾冲突。人类自诞生后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许多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或是间接与自然界有某种关联,必然避免不了与自然界发生冲突。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形态,人们只是很有限地利用自然界物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 “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几乎没有什么冲突。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加大了对自然界的索取并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便逐渐与自然产生矛盾:滥砍滥伐使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物种萎缩、荒漠化加剧;大量污水废气排放污染了水质、土壤、空气,这些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后果是损害了臭氧层,打破了生态平衡,导致气象异常,地质灾害扩大,疾病丛生,灾害新闻频发,不断造成物质文明损耗。20世纪初欧美兴起的 “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标志着早期环境新闻的出现,也表明环境新闻是源于人与自然冲突的产物,它自诞生伊始便天然地表现出冲突性的特质。

人和自然的矛盾甚至会衍生出诸多社会冲突来,这使得环境新闻的外延扩展到了政治范畴。水危机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一些地区由于水的短缺引起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双方形成一种反对关系,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社会稳定,这类新闻并不鲜见。这种冲突有时甚至会上升成 “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程”[1](P156),即冲突发展到进行战争的程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院长Jeffrey D.Sachs教授就指出:“从乍得到苏丹的达尔富尔,从埃塞俄比亚的奥加登沙漠到索马里以及该国的海盗,一直到也门、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冲突,这些地区是一大片的干旱地区。因为缺水,导致农作物歉收、牲畜死亡、极端的贫困和绝望。许多冲突是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而造成或加剧的。这样的贫穷社区,给塔利班这样的极端主义组织提供大量招兵买马的机会。”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向全球发出过警告:“水资源缺乏威胁着经济和社会财富增长,也是引发战争和冲突的诱因。”③因此,对环境新闻的冲突性这一特征不可小觑。现实中不少新闻表现的是公平与不义、建设与破坏、先进与落后等矛盾斗争,这些新闻看上去似乎政治性较强,其中也可能隐含着与某些环境因素的关系。如我国政府下拨的专项救灾钱物,有的官员不是悉数用于地方重建而部分截留挪用贪污;对公众捐助援建贫困山区的善款,有的官员中饱私囊挥霍浪费,等等,这类具社会冲突的新闻,其背后都隐含着与环境相关的踪影。

冲突性不仅是环境新闻所具有的特点,其新闻揭示的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冲突。不少记者对环境新闻的采写过程就充满了与对方的冲突、博弈。一些环境问题的揭露,往往与法规政策缺失和管理机构渎职有直接关系,记者的采写调查,会与政府、企业和个人发生利益冲突而遭遇意种种阻力。因此,从事环境新闻的记者,必持厚重的社会责任感、执著的专业精神,思想上做好随时与对方发生冲突的准备,方才可能获取饱含价值的新闻。

三、刺激性:环境新闻的反常震撼社会神经

这是指大量环境新闻所具有的引起人惊愕震荡的特性,会迅即造成某种社会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反常运动所产生的兴趣远大于对事物正常运动的关注,这也是负面新闻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许多环境新闻都是由事物的反常变动生成,它释放的信息在使人消除对事物变动状态的不确定上,远大于把握正面信息的能力,会刺激起人的神经对它关切。从人所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来看,通常都是按预构蓝图沿顺时针方向发展,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但其活动过程受阻,甚至逆行运转,就会打破事物的正常秩序,其反常的变动必然使人的感知与情绪受到刺激,产生 “这是为什么”的疑惑并力图使事物恢复常态。现实中的大量环境新闻,不论是源于自然界的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还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都是由反常变动生成的事实,它们都会迅速刺激人的感知神经,迅即产生影响并引起关注,从而敦促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以阻止这些反常事态的蔓延,努力使社会的运转回归到正常轨道。

环境新闻对人刺激的强弱、产生影响的大小,与新闻事态的性质,涉及对象的多少以及地缘的远近十分密切,构成正比关系。环境反常的事态越严重或涉及对象越多,新闻的刺激性就越强,产生的影响也越大。一次洪水伤亡几人的新闻,与一次地震夺去成千上万人的新闻相比,其对受众的刺激有很大的差异,影响程度也大不相同。环境新闻的刺激性弱,其影响短时间就烟消云散了,而环境新闻的刺激性强,对人的影响就会留下深深烙印。20世纪发生的世界著名 “八大环境公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等新闻,多少年过去了人们仍然记忆犹新,心有余悸。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的核电站事故,其核反应堆的废弃处理工作科学家们估计将耗时30年以上④,到2041年以后人们才可能从这一灾难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

环境新闻的刺激性与事态反常的突发性强弱也有关联。环境变动事前没有征兆突如其来,突发性越强对受众的刺激会越大。就新闻发生来讲很多都具动态的特征,但从新闻的性质来看,有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之分,且它们发生的动态强弱不同,对受众的刺激亦有差异。正面新闻许多都带有预见性、可知性,事情从萌芽状态就预示着将有结果。某种会议的召开或庆典活动等,便是按人的行为活动预设方向发展,到一定阶段预期目的实现,事实成立便成新闻,这种人为因素促成的新闻对受众一般没有什么刺激。负面新闻则与之相反,突发性远大于正面新闻,如空难、沉船等事故都是突发的,环境新闻恰恰大多是负面性质,偶然性强,意想不到,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在瞬间发生,自然令人惊讶而迅即刺激情绪。

当然,也有一些环境新闻并非突发,但它们依然具有刺激性而令人关注。野生动物的濒危、森林植被的减少、冰川融化的加快、海平面的上升、荒漠化的加剧、臭氧层的失衡等等,这些事实并无突发反常的标志而是一个累积过程,是在较长时间里渐进形成的现象,其反常在新闻报道的前后并无多大差异,性质也没有突变,且事态还在恶化发展中。这类新闻因事态的严重性、危害性,同样刺激社会的普遍注意力。从这点来看,环境新闻报道应力避目前存在的 “运动式”弊端——遇有突发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媒体蜂拥而上,可热闹一阵后就很快沉寂,鲜有持续不断将正在趋于恶化的环境现实展示给受众。这种急就章式的报道效果常常昙花一现。因此,环境新闻报道更应重视长期议程,无论是突发性的环境事件还是累积性环境问题,它们都是媒体经常性甚至是 “永恒”的报道题材,这会更好地发挥环境新闻效应,有利于受众树立环保意识,时刻关注环境问题。

四、复杂性:环境新闻的本质与表象容易混淆

从新闻传播实践看,许多新闻通常发生在相对单一的领域范围,关涉其他方面不多,如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等。环境新闻则多与各种因素关联,很多来自多方面的相互影响,是多种因素交织促成而非简单事缘引起,这样,便凸现出环境新闻的复杂性特征。从社会领域来说,环境新闻中的人口膨胀、大气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农作物转基因、野生动植物减少等事态,往往牵涉政治、经济、科技、法律、文化、伦理乃至宗教等方面因素,涉及面较广,这便使不少环境新闻显得较为错综复杂。

就环境新闻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而言,许多事件不仅仅局限于环境科学的范畴、还与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建筑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知识相关,使环境新闻带有鲜明的与多学科联系的特征,比一般的新闻类型如法制新闻、文艺新闻、科技新闻等要显得复杂。从事环境报道的记者,需要知识背景丰富才能深入挖掘事件本质和成因,新闻才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当然,环境新闻的复杂性并不代表新闻报道是 “阳春白雪”,普通受众在阅听上难以理解,它只是要求环境新闻记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深入浅出,将信息流畅易懂地传达给受众。

环境新闻的复杂性特点,使得一些环境事件在初期混沌一时难以判断,新闻报道显得模糊。这种状况就像从多棱镜中观测事物,从不同方面看释放出不同特质。有的环境事件本质上消极,却又被无意间罩上光环。如有的灾害乍看是自然界的变动造成,但细究又可能是人为的或是兼而有之。日本“3.11”核泄漏危机,是完全由海啸导致还是人为因素,一段时间都是 “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类环境新闻释放的信息常常鱼目混珠,往往涉及因素较多让人一时理不清头绪。环境新闻的这种特点,实际上与新闻在反映现实社会的复杂性过程中,有时并不能把握住其本质而只关注表象的情形相吻合。近年我国 “怒江电站风波”、“农夫山泉砷事件”、“农作物转基因”等有关环境新闻报道酿出的风波,皆因媒体见风就是雨、没有深入其实质而引起受众虚惊。

复杂性衍生出假象,这使得有的环境新闻报道表象掩盖本质。有的新闻讲某地大兴绿化荒山活动,植树造林、种养草坪改变当地生态,新闻基调积极。但事情的实质却是,这个地方兴师动众地如此劳作以后,种植的树草成活多少、后期如何养护就不管了,环保工作只是搞形式做一些表面文章而已。有的新闻报道某地从市区将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迁往郊区,市民欢呼雀跃今后将变得蓝天白云、空气洁净。但新闻没有讲污染企业搬往后是否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污染企业搬迁只是问题的一面,关键是要治理,只转移了污染源而没有彻底治理改造,依然要给郊区百姓带来污染危害。类似新闻,仅仅停留于表象或假象。环境新闻的这种复杂性特征容易被忽略,它提醒新闻业者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要深入挖掘、思考、分析,将事实的真实面貌展示出来。同时,它要求新闻传播者不断丰富知识背景,以揭示出新闻复杂背后的真谛。特别是关涉日常生活的环境新闻,更需持有科学精神,不可只顾及眼球匆忙报道造成误导。

五、审美性:环境新闻形态拨动人的心弦

环境新闻的这一特征是从审美角度来观照的,它可从以下几点考察:

一是环境新闻中呈现的自然美形态。不少环境新闻中蕴含自然美因素,新闻中的名山大川、月涌江流、林海松涛、烟波寒雾、鸟语花香、古树云霞、荒原大漠、冰川溶洞等,它们或雄伟壮丽或温情脉脉,或威严盛气或婀娜多姿,令人陶醉而情思悠悠。受众在获悉信息的同时,也为新闻中的这些自然美洋溢起欢乐的情感,获得身心愉悦、裨益心灵的审美感受。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环境新闻专题报道 《消失了的哈拉海》中,就有一连串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电视镜头表现哈拉海湿地的美丽动人、赏心悦目⑤。有的环境新闻甚至完全是报道树挂雾凇、海市蜃楼、日食月食或新发现的千姿百态的溶洞、奇景迭出的峡谷、声振若雷的瀑布、珍贵稀有的生物等巧夺天工般神奇的自然美内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新闻中这些自然美有助于加深受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与热爱,鼓舞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热情,激发他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是环境新闻中展示的社会美形态。现实中人与环境的关系不乏协调与融洽,新闻镜头中的田垄整齐舒展、林带蜿蜒绵长、水库碧波荡漾、园林古朴典雅以及马路宽阔整洁、社区静谧优雅等等,它们凝聚着人的劳动创造,是社会美的体现,激发人珍惜、向往的审美体验。恩格斯说:“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但是我觉得,历史比起大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自然界用了亿万年的时间才产生了具有意识的生物,而现在这些具有意识的生物只用几千年的时间就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共同的活动:不仅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行动,而且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众的行动,共同活动,一起去争取实现预定的共同目标。”[2](P63)恩格斯揭示出社会美较之自然更加伟大。人按一定意图来重塑环境的市政改造、园林美化、住宅建设、生态保护等等,这些社会美的内涵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和行为美的一种肯定形式,通过环境新闻表现出来,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创造活动和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对环境新闻的这种审美愉悦,既存在于受众之中,也体现在新闻传播者的身上。目前环境新闻中的社会美题材较少,记者多关注环境问题诚然应当,但不应忽略社会美的题材,否则环境新闻缺乏丰富性,不利于受众对环境的整体认识。

三是环境新闻中凸显的悲剧美形态。悲剧是美学的重要形态,也是环境灾难报道最为普遍的特征。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在于好人的毁灭而 “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3](P19),它具有 “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灾难新闻中的地震海啸、洪水干旱、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伤亡、流离、疾病、贫困等内容都是悲剧性,它们直接激发受众的审美情绪,产生悲苦、痛楚、同情等情感体验。环境新闻的这种审美主要表现为悲悯性,即由报道对象的悲剧所产生的悲泣与怜悯之情带来的一种审美情感。从感情基调上讲它是 “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遭受的人头上”[4](P116),历年普利策新闻奖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赛佳作,许多就是环境灾难的悲剧题材。如“荷赛”获奖报道 《奥马伊拉的痛苦》:照片中正值烂漫多姿、金色年华的小姑娘奥马伊拉,胸脯以下被火山喷发出的泥浆像混凝土一样凝结住,被滚烫的泥浆所烫烂的双手已经失去攀扶身旁木棍的力量,她的脸是那么善良和美丽,充满着对生的渴望;她的神情又是那么痛苦,眼睛已暗淡无光,绝望地看着死神逼近, “她用生命最后的眼光苦苦望着我们”[5](封面)。面对这生与死的新闻,受众无不为之颤栗,哭泣悲鸣。这类报道构成典型的环境灾难新闻的悲悯性特征,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痛苦印象,只要见到这类新闻,受众就会想到灾难和悲剧,升腾起不可名状的悲悯之情。一套 《黑镜头》丛书里大多是记者记录的环境灾难镜头,它们的新闻价值虽已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然而审美性长存,无论何时重温这些照片都叩击人的心扉,凄苦哀叹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现实环境。

环境新闻的审美性特点,还赋予它起着世界各民族情感交流的纽带功能。各种自然变异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因灾害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环境事件,可以跨越民族间、国家间及意识形态间的差异,受众对之的感受相似,表达相同人道主义关怀。如南亚飓风、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等环境灾难新闻,都令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或同情声援,或提供帮助。这种通过新闻传播产生的交流,促进着世界人民的情感交融,增进相互了解。《共产党宣言》就指出:“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6](P1)马恩在这里指文学的共同性沟通人民之间的思想感情。环境新闻更与世界息息相关,起到在各民族、国家间交流情感、发展友谊的桥梁作用。人类社会愈是向前发展,各民族与国家间的交往会愈是频繁,互相学习,共同进行物质和精神文明创造的要求也会日益迫切,全球经济一体化就表明了这点。从社会终归要不断向前发展并走向 “大同”的长远观点来看,精神交流以及实践创造上的共同要求,是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发展中的主流。环境新闻作为环境变化的最真实、直接的反映,在这种交往中有着特殊作用,它可以更直接、迅速地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沟通思想,交融感情,发展友谊。从审美性来看环境新闻的特点,将使环境报道提升到新的境界。

环境新闻的上述特征并不是都要集于一个事实中,有的可能会多表现,有的或许少表现。但其中的广泛性、冲突性、刺激性特点表现得最为普遍。并且,这些特征也并非截然分割,往往互有联系:冲突性与刺激性常常交织,广泛性与复杂性也联系密切。了解环境新闻的特征,有助于选择更为恰当的传播形式与方法。一些冲突性、刺激性强的环境灾难,是用直观的清晰镜头还是委婉的文字表达,就值得新闻业者考虑。此外,一些环境事件看似通过突发状况显现出来,但究其原因可能是长久积累的过程,这就与复杂性相联系,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后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发人深省的报道。记者应当充分认识环境新闻的特点,便于在复杂的现实中有勇有谋地采访研究,分析其中的必然联系,挖掘真相公诸于社会,更好地发挥出环境新闻的社会效应。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恩格斯.致乔·威·兰普卢[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第2卷第5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黄利.黑镜头(第1册)[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注释:

① 参见 《全球关注中国北方大旱》一文,原载 《环球时报》2011年02月12日。

②参见 《水资源战争》一文,原载 《联合早报》2009年04月30日。

③ 参见 《潘基文发出警告缺水可能诱发战争》,新华社,2007-02-04。

④ 参见 《福岛核反应堆废弃工作将耗时30年以上》,原载日本《读卖新闻》2011年10月29日。

⑤ 参见 《中国新国奖作品选 (第十届)》一书,新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

(责任编辑 刘传红)

G210

A

1671-0169(2012)02-0070-05

2011-11-20

邓利平 (1957—),男,四川合江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新闻学。

猜你喜欢
受众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融合时代的受众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