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荣杰
介入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
冯荣杰
随着介入医学的飞速发展,介入医学以其安全、有效、简便、微创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已成为继外科、内科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是最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专业之一。所以,介入护理工作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以促进介入护理学的发展和成熟。有些患者对介入手术知识了解甚少或因各种外界因素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患者焦虑、恐惧、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从而使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2年1月至2010年8月对循环内科、肿瘤科428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术前介入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前一日由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护士着装整洁、态度和蔼、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交谈分析、挖掘患者的心理因素,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患者因年龄、受教育的程度、社会地位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所表现的心态呈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谈、沟通。①介绍介入手术情况。大多数患者对于介入手术的物理刺激存在恐惧心理。有部分患者担心术中出血对身体造成损害。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需从股动脉或挠动脉穿刺,穿刺处切口很小,出血量极少,而且局部应用麻醉药,一般不会感到疼痛。而且手术后伤口不用缝合,局部压迫就可以了。介绍患者与其他已成功介入手术的患者交流,分享他们的亲身体验,避免他人的负面影响。必要时带领患者参观介入手术室熟悉环境,以消除其陌生感。②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术前多数患者对手术能否成功存在疑虑。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原理、方法、及放松方式。以消除患者因恐惧手术而导致的不良生理反应。③手术费用方面。大多数患者对较高的手术费用存有疑虑。护士应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卫材,数量及价格。并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身体健康的必重要性。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介入手术后需严格卧床6~24 h,所以术前要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有些患者担心给家属增加麻烦。此时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引导家属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排除患者的后顾之忧。⑤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家属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很大。护士应把治疗过程中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减轻他们的顾虑与不安,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从而帮助患者稳定情绪。⑥睡前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①患者进入介入手术室后,护士应站在门口迎接。护士应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语气轻柔。协助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有些患者因手术需脱去衣物裸露身体而感到害羞。此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适当给予遮盖。并使室温保持在22℃。使患者舒适,放松地准备手术。②消毒及麻醉前应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配合,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避免因心率、血压的升高或动脉痉挛而影响手术。③如患者过分紧张,介入手术室内可放轻音乐,护士站在患者旁边陪伴。并主动询问是否有不适感。如:卧位是否舒适,是否需要排尿等。同时和患者交谈,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如:家庭、子女、工作等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输液量、穿刺部位肢体远端的血运情况等。④如因穿刺时局部疼痛、患者不合作时,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如因疼痛剧烈时,除给予语言上的安慰外,还应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使患者放松。必要时,可通知医生根据情况调整麻醉药的用量或使用其他药物以缓解疼痛。⑤手术过程中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为避免让患者有不必要的猜疑,医护人员应用专业术语交谈。对可能引起患者恐惧、焦虑情绪的问题应轻声或用手势、眼神等交流。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不可高声喧哗、谈笑。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术后第二日护士对患者进行随访。①因患者需卧床,术侧肢体保持伸直6~24 h,部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护士应耐心讲解卧床及肢体伸直的重要性,消除其不良情绪。观察穿刺部位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及皮温、皮色。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②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碘对比剂的排泄,以减少因手术过程中应用碘对比剂而造成的肾损害。一些患者因为担心排尿会影响上课或给家人增加麻烦,不喝水或少喝水。护士应向患者讲解多喝水的必要性,得到患者的配合。③术后饮食及排便的护理。术后应鼓励患者进食容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同时应保持大便通畅。④对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应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肢体血栓形成。护士应仔细听取患者的主诉,耐心解释,给予专业性的指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⑤了解患者对介入手术室工作是否满意,虚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介入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效果如何,除了取决于手术者的操作技巧,以及手术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外,与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有重大关系。患者的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要求介入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及时发现患者的内心活动,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来往,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自知力,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对介入手术的顾虑,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手术,并确保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1] 杨慧敏,赵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25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5.
[2] 罗燕华,刘少玲.冠心病介入手术后常见的问题及护理干预。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51.
[3] 唐柳丹.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中国社区医师,2010,30 (10):216.
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导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