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程子瑞
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主要的问题如下:
(1)产权管理的问题。中小企业的产权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方面,目前关于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两点:一是产权的保护意识薄弱,很多创新的成果未能在第一时间产权化,这对于产权战略发展来说,明显是不利的。二是产权管理体系不健全,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相应的制度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而且也缺乏相关的管理人才和管理资金,严重影响产权管理的进度。
(2)资金管理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是中小企业规模扩大的基础,而以下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企业在融资方面,外部融资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银行贷款,企业本身没有过多的信用资本和贷款机构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融资成本往往比较高,企业在获得资金的同时,还需要面对高昂的贷款利息、基本利息、浮动利息。其次是资金的筹集效率低,中小企业往往没有科学的筹资决策,在资金筹集的过程中,筹资风险比较高,而资金的运营周转不灵是这些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很有可能造成资金呆滞。
(3)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中小企业的人员管理问题表现为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利用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引进的时候,没有太强的针对性,容易造成人才引进重复的现象,二是缺少人才的培训,或者培训的时候没有计划,三是岗位的配置不合理,缺乏对岗位和人才技能的分析,未能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中小企业在增强产权管理意识的基础上,针对产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产权管理的改革:
(1)产权管理机构的建立。中小企业需要结合市场调研、产权信息收集、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工作需求,建立完善的产权管理机构。一方面是制定产权管理机构的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针对产权管理工作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产权管理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对产权业务进行科学管理,合理规划企业产权的发展,其中包括技术产权、知识产权等,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动态跟踪。
(2)建立完善的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在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之下,针对企业对产权的微观管理,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协议签订、商业秘密保密协议、职务技术成果归属等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及产权确权、保护、利用、监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3)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产权管理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中小企业需要培养优秀的产权管理人才,在强化产权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产权管理创新型的团队,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另一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可以邀请专业的产权专家顾问,指导和监督企业产权管理工作的开展。
(4)产权管理激励机制的健全。为了协调好产权管理工作,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产权管理的奖惩制度,鼓励企业员工进行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造、技术的发明,提高企业产权管理的质量水平。
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需要针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改革,本文建议如下:
(1)企业融资的管理。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普遍的现象,想要摆脱这种困境,企业就必须积极和银行、政府部门配合,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方面是打造企业融资方面的信誉,鉴于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文化和信用环境,因此企业需要对信用担保体系和机制进行完善,在结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信用观念的宣传。另一方面是融资组织结构的健全,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注重资金的积累,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争取获得银行更多的信用贷款。
(2)资金管理的建议。中小企业在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一方面是加强资金筹资的管理,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方式,同时强化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对于资金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和严格审批,其中包括资金业务授权方式、权限、程度等的明确。另一方面是根据资金业务的权责范围,制定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对于企业的合作对象,需要对其信用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坏账损失情况的出现。
(3)存货的管理。企业的库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想要控制要库存,就需要合理控制存货的采购量,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提高存货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做好存货的管理工作,减少由于储存不当而造成存货的变质或者损坏。
人才是中小企业管理改革的基础性动力资源。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针对企业本身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所需,制定详细的人才引进、培训和利用计划。
(1)人才管理观念的更新。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是站在企业战略性发展的角度上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要求企业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本观念,以提高人才对企业经济利益增长作出更多贡献为宗旨,建立科学的求才、用才和留才的合理机制。
(2)提高员工的培训力度。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要求与时俱进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岗位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是以创新的理念展开培训,促使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发挥更多的创造性能力,从而形成智力型和复合型的人才。
(3)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为了提高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企业可以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为更多的能人提供高职位,同时以晋升、薪酬奖励等方式,激励更多的员工主动出击,参与到企业的人才选拔工作当中,发挥企业人才竞争机制的效应。
(4)人才分配制度的建立。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结合竞争考核的结果,对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衡量,然后给予人才合理的报酬,充分重视企业员工在知识、技术、管理方面的贡献值,将人才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使得这些人才学以致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5)企业文化的完善。企业文化为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在引进、培养、分配、提升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企业价值观和精神理念的灌输,让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都能够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促使员工与企业协同一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产权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给这些企业带来了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为了提高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水平,使得企业在竞争当中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必须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自身的产权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式进行改进,一方面是鼓励企业员工提高企业产权管理的质量水平,另一发面是通常融资管理等方式,展开科学的资金管理工作改革,并针对企业本身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所需,为企业发展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
[1]赵培有,冯砚.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2]黄洁丛.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经济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