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 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高职口译教材现状分析与编写理念探索
励 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不断引入,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材编写工作也亟需赶上改革前进的步伐。然而目前高职类教材编写存在不少弊端,尤其是高职口译教材现状不理想,整体呈现“数量少”、“取材杂”、“理念旧”、“定位乱”的现象。针对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尝试对高职口译人才目标进行正确定位,提出从三个角度“应用加活用”、“素养加涵养”、“证书加经验”出发,进行教材编写理念的探索。
高职口译;教材编写;人才培养
口译员作为一项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得到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视和关注,尽管口译使用的频率和出现的场合并不亚于其他任何职业,如近期达沃斯论坛的召开、春晚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直播等等,都可以看到口译员的身影和听到他们的声音。对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来说,深化教育改革就是要不断推陈出新,发现问题和薄弱点并去解决它们,可以将培养有高职特色的应用型口译员作为一个创新突破点。但目前来看,高职口译教学存在的薄弱点和问题比较多,比如:相关研究课题和论文极少,口译课程设置不理想,口译师资力量薄弱,高职口译教材匮乏等等。在所有问题中,教材匮乏首当其冲。欠缺一本权威性、科学性、针对性强的教材对于高职口译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阻碍,不仅导致人才培养欠缺系统性和合理性,也使得高职口译课程一直以来无法与其他应用类课程相提并论。因此,探索一套有新意、有体系并适合高职高专使用的口译教材是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的。
想要探索一套教材可以先从教材现状分析入手。纵观目前图书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高职高专类口译教材,不难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点,归纳如下:
(一)教材主题偏向严重,一味偏好商务类
以徐小贞总主编,赵敏懿、刘建珠主编,外研社出版的《商务现场口译》教材为主,其他还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的《世纪商务英语:口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的《商务英语口译训练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的《商务活动口译》、清华大学出版的《商务英语口译教程》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确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商务领域也的确是口译员发挥技能的一个重要战场;但是高职口译教材的编写一味强调某一块领域,势必会造成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偏差,不够全面、不够科学。每个高职院校应结合地方优势,为培养出有特色的人才,在教材的编写上应该体现出百家齐放的精神,而不应该一味跟风。口译应用到的领域很多,会展、导游、外贸等许多行业领域急需一批口译方面的人才,而高职教育也亟需出版更多创新、创优、特色鲜明的口译教材。
(二)选材难易欠缺梯度,主题单一重复
调查目前图书市场上的高职高专类口译教材发现,大部分此类教材与本科口译教材在选材上没有太大区别,无法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主题和难度上。主题单元都基本以国际会议或领导讲话为主,长篇枯燥、内容单一、句式重复;同时选材难易编排跨度太大,简单的口译练习都以日常问候为主,欠缺新意和演练的意义,困难的口译练习都以国际会议和世界性话题为主要内容,应用性不足之外,在难易程度上也不适宜于高职类的学生。个人认为口译教材在选材主题上应将范围缩小,以某一具体企业为主,或以企业活动为主,让高职学生能拉近课程与现实工作的距离,要尽量编排应用性强的对话,而少用国际会议演讲稿。另外在音频光盘制作中也应分口音、分速度、分男女来朗读,这样可以更加体现教材应用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借此适当调整练习难易的层次。
(三)技能训练系统化不足,任务设置不明确
比较许多考证培训的教材和国外语言类教材,高职口译教材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技能训练在某些教材中虽然有提炼出几个任务,但是区块过大,没有进行细分,也缺少明确的目标。同时后续的任务和材料都显得力道不足,难以达到升华和进阶的目的,大部分练习都是语言材料的叠加,类型单一重复,忽略了高职学生灵活性的特色。另外,许多高职高专口译教材都是黑白版面,文字过多,与研究类的理论书籍无异,完全无法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光盘设计很多都是单纯的MP3,没有设计成应用型软件的形式,很少与网络相配套,不利于发挥口译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
将这三个共同点加以总结的话,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高职口译教材的情况整体呈现出“少”、“杂”、“旧”、“乱”四个现象。“少”指的是高职口译类教材品种和数量都比较稀缺,且整体都偏向商务口译类型,无法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对全方位应用型教材的需求。“杂”指的是大部分高职口译教材编排不够科学系统,选材虽有主题划分,却无梯度和层次,练习难易相差悬殊。“旧”指的是许多高职口译教材编写缺乏创意,大部分口译练习类型单调、一味重复,没有起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之外,也没有配合高职高专教材应强调任务设置的理念。“乱”指的是高职口译教材在编写中对其培养的人才定位不够明确,或者目标设置得得太高太远,与本科类的基本无异,这样不仅扼杀了高职类教材的特色,且使得高职口译教材整体显得杂乱无章,无方向无成效。
事实上,要解决这几个问题最关键还是要先有指引目标,也就是编教材先要明确教材针对的培养目标,编好高职口译教材就先要对高职口译人才目标进行正确定位,要把握这一点也确实不易,在这里就先尝试着进行一下探索。
第一,“应用加活用”
培养全方位应用型人才一直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目标,毋庸置疑也是高职口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方针,但个人认为高职口译人才目标相较其他本科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更凸显高职生应变能力强,心思敏捷且兴趣广泛的特色,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更应注重“活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符合口译本身的特色,它作为一项现场技能,正需要懂得活学活用、镇定自若、应变自如的人才。因而,结合高职生的综合特色和口译自身的特点,高职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放在“应用加活用”上。
相应的在教材编写上应摆脱框架的束缚,在教材的构思、材料的选取、内容的编排、活动的设计、答案的解析等各个方面都围绕“应用加活用”这一目标,如:应用的类型上应将外延扩大,不要只拘泥于商务这一个方向,还可以扩展到外贸、物流、会展等各个涉外领域;材料的主题上应将选取范围缩小,不要一味选择全球性的话题,材料都选自联合国或国际组织的演讲稿,这些材料根本不利于培养“活用”的技能,与高职生未来就业的工作也完全脱节,没有很多现实的意义,而应着眼于企业或公司,选取来自企业生产、贸易谈判、技术合作、销售推广第一线的资料,让教材与实际挂钩;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上应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突破理论类教材框架的束缚,内容上可穿插许多口译员的经历趣事,形式上可设计成活页以配合口译活动的特点,编排中加大练习的比例,各个主题单元间难易度基本一致,但在单元内体现梯度和层次,这样可适度减轻学生因英语水平参差而造成的练习障碍;活动设计上应活泼多样,如在传统练习基础上进行改良,增加口音模仿猜测、笔记对比寻错、现场突发状况模拟等练习,以此来调动高职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激发机智反应的潜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第二,“素养加涵养”
与本科类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重要特色就在于其培养目标更贴近职业,人才的职业素养比较完备,在高职口译人才定位中这一特色更应得到强调。高职院校培养的口译员是工作在生产贸易第一线,也是民间对外交流第一线,他们不仅要代表企业公司形象,也代表国家民族的形象,因而高职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二定位就是“素养加涵养”,即职业素养与文化涵养相结合。高职口译人才应该既拥有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素养,又拥有与民间文化大使身份相匹配的文化涵养。
“素养加涵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应充分体现在高职口译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职业素养和文化涵养的要求作为一种理念应始终贯穿在教材的各个活动设计和材料选取中。将口译技能的训练系统地设计成一个个逼真、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们去完成,个人任务与团队任务相结合,同时在材料选取中穿插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如故意设计双方产生重大文化误会的情景,让各种正确的文化背景知识主动地被学生吸收,以弥补高职学生在知识面和学习兴趣上的不足。高职口译人才培养中职业素养和文化涵养的要求不应过分强调高素质高修养,其实只要能养成一些良好的日常职业习惯,能使学生秉持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已经就是一种成功。而职业素质养成和文化涵养修炼最主要是体现在平时的细节上,因而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考虑在教师参考书附上口译工作任务评分标准或评价表,评分内容涉及到整个口译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内容和原则也可参考许多企事业单位推行的绩效制度,通过这一评分标准的设计进而推动教师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证书加经验”
高职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三定位就是“证书加经验”,高职院校强调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注重校企合作,鼓励学生顶岗实习累计工作经验,让学生实现双证毕业,毕业证之外更需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在人才市场中拥有更多的竞争筹码。这一理念体现在高职口译人才培养目标中就是要求获得口译资格证书,并拥有相关的口译经验。
与此相配套的在高职口译教材编写中应该融入证书培训的相关内容,以考证培训为指引进行教材编写,有利于学生尽快熟悉考证的形式、内容并掌握相关诀窍,使其能顺利通过相应的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以证书考试为目标进行教材编写,有利于借鉴考级考证类书籍的特色,有效强化技能训练,梯度培养考证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以证书为导向的口译教材编写,有利于加快高职高专类教材编写的改革,从而配合高职类院校双证毕业的工作,打响有特色有优势的高职类人才旗号。然而,在教材中一味强调应试能力会使学生忽略实际操练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在高职口译教材中同时融入企业岗位知识和经验,在企业的平台上、在职业的基础上、围绕岗位开展各行业领域的口译演练,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与现实岗位脱节,或出现只会背诵单纯理论知识或只能完成课堂练习的死读书现象。虽然图书市场还未曾出现过同类型“以考证为导向”的高职高专类口译教材,但“证书加经验”作为高职口译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如果能尝试融入到高职口译教材编写中,无论从创新理念还是预想成效来看,都是值得一试的。
总结
高职高专类教材的编写工作也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作为长期备受冷遇的高职口译教材编写更应该开展积极的改革和创新,截至目前为止高职口译教材编写工作并不十分理想,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病,如主题偏向严重、选材难易不当、编排体系不完善等,都亟待解决。通过对高职口译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进一步了解高职口译教材的编写应努力凸显高职教育特色,强调高职人才优势,尝试从三个角度“应用加活用”、“素养加涵养”、“证书加经验”出发,进行教材改革探索,争取未来图书市场上能出现更多更优秀的高职高专类口译教材。
[1]冯建忠.口译教材的统编化及其指导原则[J].外语研究,1999,(2):57-58.
[2]梅德明.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王晓伟.浅议大学本科口译教材[J].怀化学院学报,2008 ,(8):71-73.
[4]文军,张瑜清.国内口译教材(1988-2008)[J].上海翻译,2009,(2):48-52.
[5]张艺飞.论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材开发原则[J].赤峰学院学报,2011,(11):131-132.
Current Situation of Textbook Writing and Compiling for Vocation Interpreting and New Concepts
LI Li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Ningbo,Zhejiang 315100)
Along with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new ideas have been introduced,new methods have been adopted,and textbooks also need a new look.However,many textbook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not satisfying,of which interpreting one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e.g.poorly selected materials,old-fashioned methodologies,confusing concepts.This article aims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that is,to write and compile textbooks for vocational interpreting with three new concepts:“application”,“quality”and“certificate”.
vocational interpreting;textbook writing and compiling;talents training
G714;H319
A
1008-8156(2012)01-0073-03
2012-03-02
2012-03-12
励莉(1980-),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