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教师要做格调高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文化人,就必须不断学习,广泛涉猎教育、心理、文史、哲学、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没有文化素养的教师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足够的教育影响力。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学习,与书为伴,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我们教师要树立进步的、积极的信念:学习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学习将伴随人生的始终,学习有着酸甜苦辣的味道,学识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教师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首先是以自身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在学校工作情境中,围绕专业需要,通过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同行互相听课评课,积极参与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主动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多方面的教育职能。在自我反思中学习。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但容易被一些老教师忽视的一方面——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我很多启示,他最强调教师养成一个习惯——读书。认为书籍和个人藏书对于教师来说犹如空气般重要,“没有书没有阅读的渴望就不成其为教师”,“阅读乃是教师思想和创造的源泉,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的教育制度就会垮掉”。所以他主张使阅读成为并永远成为教育的主导力量,成为人的精神需求。并告诉大家,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阅读,不断地补充知识的大海。书中提到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历史老师,她上了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后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准备一堂课只用了15分钟,就上得如此成功,使所有的老师都屏息凝神。而这15分钟的背后,却是一辈子的准备。这样的准备是怎样进行的呢?——就是读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要广通博览,在脑中建立一个“活书库”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不是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么?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一名老师,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些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但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太多的理由支持他们不再学习不再读书:工作量太大,平时工作太辛苦,已过了学习的年龄,记忆力差,现在掌握的知识用来教育学生绰绰有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成了老古董,所以教师必须要继续学习。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练内功。不把内功练好,思考就零碎、肤浅,思考永远成为不了思想。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很广,作为教师就要读书,除了文学作品,也要读杂书。我爱读心理方面的书,在跟学生交往中可以介绍心理学知识和帮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爱看新闻,会跟学生就热点焦点新闻讨论和写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供写作素材、提升思想深度,养成学生遇事多思考少盲从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还有,我们老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为什么要求孩子不断进步的同时,对自己却没有任何要求呢?有句英语谚语:Don′t just grow old,grow up!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努力看书写作,学习他们的探索好学精神,感染到他们乐观幽默的青春活力,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过程,也是老师内心升华的过程,不断反思,领悟生命的真谛。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要为了教育学生就迷失了自己,尤其是到了四十岁左右,人生走过了一半,觉得空落落的。要和学生一起学习,跟上学生成长的脚步,这样你会不断发现生命的意义所在。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来提醒我们为人师尤其重要。最后我借用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曾经引用的话(多年来每接一个新班,他都用这句话作为给学生的见面礼),即“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我把它改为“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进步”,努力自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