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荣
学语文,归根结底,要解决的就是两点:一、领悟别人说的话,体味别人写的文;二、说好自己的话,写好自己的文。语文教学大纲中是这样表述语文的性质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点明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育一大特点。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读和写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恰当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互促进,更快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从学习的规律来看,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中获得写作资源、思想启迪和表达技巧,在写作中显示个体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素养,反过来又以写作带动阅读,两者完全可以相互为用。我国古代最早的蒙童识字课本先秦的《急就篇》,既是识字教材,又是写字教材,读什么写什么,读和写密切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思想在现当代语文教育家那里得到充分的继承。“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只有多读,仔细认真的读才能保证打好写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是学生获得写作范例的惟一途径。”
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累积大量的丰富的写作素材。中学生这一群体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的主要阵地都在学校,所以,就必须在课堂及课内外阅读上多下功夫。因为中学生通过阅读所了解、掌握的书本的内容,也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更广阔的精神生活。这种“生活”大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至少是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这样,就可以弥补他们接触社会生活的不足,对作文所需要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间接地从书本上了解了生活现实,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所需的材料;同样,阅读多了,积累也就丰富了,学生也不再会有“茶壶装饺子——倒不出”的苦闷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知写什么”的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通常言不达意,想要说的意思或内容难以表达出来或是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达错误。而通过阅读古今中外名著,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动的语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语言感受的培养实在是大有益处的。爱看现代名家小说的学生,其作文的语言或多或少都带有那些名家的痕迹,有的如鲁迅的“精警而风趣”,有的如郁达夫的“伤感沉郁”;爱看唐宋诗词的学生,其作文语言则既有模仿李白的“浪漫豪放”,也有学习杜甫的“沉郁顿挫”,这样,学生在写作中便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通过阅读从书本上了解到的生活,写出优秀的习作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定能“双剑合璧,其利断金”。我们也常常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二者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两条腿走路。有意或无意地强调其中一方而导致偏废另一方,都会跛脚或者瘸腿。
名著是最经典、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名著。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名著是大师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大师精雕细刻的作品,里面包含着大师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用心读一本名著,我们可以走进大师内心世界,同大师进行思想交流;用心读一本名著可以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思想上得到长足的进步。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对于正在学习写作的高中生而言,名著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宝库——不仅可以启发写作灵感,提供精妙的作文素材,还可从中学习、借鉴实用的写作手法。
读名著,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并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定期进行交流,培养文学素养,这样,一开始就使学生站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和文学大师进行交流,获得精神上的营养。阅读名著,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想空间,形成一定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的深层意义,形成深刻的思考力和批判力,最终必定能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高雅的人文趣味,健全的文化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