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漱玉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龚漱玉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德育和法律教育等角度探索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我国食品行业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
食品 安全 教育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甚至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虽然在我国已经出台实施了各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一些厂家仍为了图利,不断地在钻食品标准制定中的空子;还有一些厂家明知故犯,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惜以身试法;更有“地下游击队”钻监管的空子,瞒天过海,制作有害的食品或辅助食品;等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慌。尽管这样的担忧属于过度忧虑,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与复杂。作为一个食品专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我就如何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模式。虽然目前很多院校都在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但是怎么有效地与教学相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下企业的条件,固定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知名的食品企业,鼓励教师定期去学习、考察和调研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检验及食品加工工艺的新技术、食品标准的更新等。与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把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总结归纳,引用到课堂教学中,直至补充、修改现有的教材。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是新颖的,是符合实际的安全标准的,符合生产规范的。
其次,通过教学设备的采购来建立校企合作的纽带,这是加强校企合作的一种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解决教学“硬件”滞后于企业中的仪器设备的问题,实现与现实工作环境相匹配的模拟教学环境,政府投入了大量教学设备采购资金进行“硬件”的更新和改造。如何利用食品检验、食品加工工艺等教学设备的专项资金作为切入点,使学校与购买仪器设备的企业之间由过去单纯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校企合作。比如,学校应将所购买仪器设备的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的信息做一个留档台账,可以主动隔一段时间与供应商联系了解仪器设备的新进展,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该企业中技术人员任教,为学生讲解新技术,或是教师去该企业参观学习新设备仪器的操作技术。目前无论是食品检验设备还是食品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都已经很高了,而教材中提及的相关内容都比较滞后、更新较慢,学生必须了解企业有关设备的最新情况,学会操作一些企业常用的和通用的新的仪器设备,因此借助校企合作,可以将最新的内容教授于学生。
随着科学的进步,知识更新频率也越来越快,这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必须通过不断地进修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整体素养。现代的教学理念使得现代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观念:(1)在培养目标上,从重育才向重育人转变。(2)在教学目的上,从重传授知识向重培养能力转变。(3)在教学内容上,从繁、难、窄、旧向精、宽、复、新转变。(4)在师生角度上,从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中心论转变,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观。(5)在教学模式上,从刚性向弹性转变,把统一性与多样化、个性化教学结合起来。(6)在教学方法上,从单向性、封闭性向互动性、开放性转变。(7)在考试方式上,从考记忆性知识向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转变。这些现代教育观,迫使教师必需不断学习深造,既要有新鲜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先进的技能本领。所以必需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食品安全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着很多的方面。教师除了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要学习不同方面的技能,尽量能获得各种技能资格,比如食品质量检验员、指导营养师、ISO22000内审员和外审员等各种技能证书。虽然许多学校将双师资历作为考核教师水平的指标之一,但是只是要求教师能拿出一种技能资格证书。由于不同证书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往往很多教师会选择较容易的去考,这样教师的技能水平不是很全面,往往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一个方面来传授给学生技能。因此,应该鼓励教师去参加技能竞赛或是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将获得的知识再教授于学生。所以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专业老师深造学习,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很明显,食品安全工作远不止是技术水平问题,大量事实说明食品安全工作与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法制观念密切相关。如果教师有很好的食品安全意识,那么势必学生也会受其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正确地对食品安全的看法。
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社会实践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目前,有一部分学生面对这多元化的社会难以选择,感到迷惑,甚至走上迷途。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德育效果不太理想,不少学生还对德育采取轻视甚至对立的态度。教师处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全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就我们食品专业来说,除了对学生做好基本的道德教育之外,要把德育与食品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知道能否遵守道职业道德、能否按照有关标准生产食品、能否严格把好食品检验的关口,是涉及亿万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可以通过邀请一些信得过企业的有关专家从品牌形象、企业文化、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企业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除了硬件条件还须有好的软件环境。
除了要加强与食品安全相联系的德育教育外,还得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比如《食品法》、《食品安全法》等,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同学们讲解。如果在学校里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德育观和法律意识,那么踏上社会后,就能正确地判断出是与非,不会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反而会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所以,教师责无旁贷地要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综上所述,若是能有效地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职业道德观,为食品行业提供一流的专业人才,那么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将能得以很大改善。
[1]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骆子石.高技能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