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绵礼 时永超 周 云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教学技巧
◆钟绵礼 时永超 周 云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技巧 学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心理学认为: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为“心向”。这时候,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非常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
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融合,学而不问就难以长进。那么,老师要用什么方式来提问才能激发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学习呢?
1.激励式提问。提问是激发学生认真求索的动力和关键。采用激励式的提问,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激情,带着一种欲望去探索发现,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机遇。
2.发散式提问。发散式提问就是要学生突破思维常规,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供学生设想。在教《亲人》一文时,在通过学生读熟课文后,我只抓住了3句话,一是妈妈的话:“放学回来,你也该帮老奶奶做点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二是老奶奶的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的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样谢谢你们呢?”三是我说话:“你说哪儿去了,帮您做点事应该的……”我把这三句话(即诱饵)先后投影到屏幕上,并设计了下列程序进行教学:(1)同桌对话;(2)表演情景;(3)文本理解;(4)思考问题;(5)借题拓展;(6)再结合自己的行为思考问题:①少先队员应该做些什么?②我为什么这样做呢?③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人?抓住问题进行质疑并借题发挥,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受到了教育。
3.创新式提问。创新式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通过创新思考,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中的点拨技巧,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技巧。点拨技巧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点拨技巧要讲求学生的自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对学生应以平等的心态进行沟通,这也是技巧。
1.沟通要见机行事。我去年曾经到汉中听了几位北京来的特级教师上课,师生互不认识,互不了解,这时,教师怎样沟通学生迅速缩短师生交往距离,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2.沟通学生的智力心理和非智力心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面对着学习任务,一筹莫展,常不知从哪里入手,这除了知识障碍外,多半是方法问题。这时,教师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点拨开窍,既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让他们尝到解决问题的甜头。
总之,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这是教学的起点,我们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提供切实而具体的帮助,使学生学习能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学技巧实践中,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