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 00:51李佳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艺术类英语教学英语

◆李佳

(重庆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佳

(重庆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一、引言

根据2010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文件(征求意见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强调与专业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高职高专学生中的艺术类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较多的劣势。他们在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都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如追求个性化,思维发散,富于创造性,擅长形象思维,多为视觉型学习类型,等等。教师如果无视这些差异,将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文件》针对艺术类学生明确提出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基础要求”,即:掌握2500个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听懂日常用语,基本读懂英文资料,能填写和模拟简短英语应用文。可见,对于艺术类学生,不仅要考虑其作为高职高专类学生的共性,还要充分考虑其专业特性,不宜与其他专业“一刀切”,而应“降低标准,丰富手段,强化实践”。

对于该类艺术类学生的有效英语教学,取决于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艺术类学生的特点组织实施英语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进行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发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兴起于19c70年代的美国,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最终达到多产共赢。

以往针对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层面,提出教学的指导原则,教学设计的思路等,但针对具体的某一教学方法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发掘实施该类教学的有效途径,为相关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凸现优势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已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但值得一提的是,它在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尤其具有凸现的优势:

1.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艺术类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加之之前的学习主要以专业学习为主,较为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中遭遇了较多的挫败感,高考英语分数多在五六十分左右,根本达不到入学的英语要求。因此,该类学生进入大学后,在课堂上接受教师教学呈现出较大困难。再加上一些老师在授课时未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特性,采取和其他专业一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期望过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不易理解,对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感到焦虑,从而产生自我否定,课堂气氛沉闷。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缓解了学习压力,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充分拓展思维,表达自我,从而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这一点对于崇尚自由个性的艺术类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以更为轻松的心态参与英语学习,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肯定。

2.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艺术类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个性活泼张扬,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创造性。而这些特点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及利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自我意识被充分唤醒并获得重识,而通过学生间交流,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会乐意表达自己,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被动的参与者变为主动的创造者。

3.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因素和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增强学习动机,更好的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知识。而多方互动更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渠道,提供了有效经验,改善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和语言输入的渠道。艺术类学生在专业课上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把专业和英语相结合,从而真正激发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性动机,使其充分感受到英语学习不是纯语言的学习,而是个人发展的有力推手。

4.给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带来成就感

在班级教学中,能力好的学生很凸现,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容易被忽视。学习成为孤立的行为。而由于任务划一,评价标准单一,学得较慢的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而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为“共同利益体”,不同于评价个体行为,在合作学习中评价对象为小组的学习成果,这即缓解了压力又分解了任务,使不同能力的学生能根据自己情况作出不同贡献,受到充分的肯定与激励。

5.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

合作学习促进了成员间的合作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使之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以乐观肯定的态度来看待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与个性。它弱化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比较,而代之以团体之间的比较,因此能减少竞争给学生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形成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人际沟通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它要求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协助者,设计者,组织者。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遵循严格的设计步骤,并合理实施,才能保证收到良好的效果。

1.合理分组

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合理的分组,这样才能保证小组的有效运作。在分组中我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各个小组的实力水平应大致接近,而小组内应保证有不同特质(能力,个性,性别)的成员相互搭配。如能力较强的与能力较差的,外向型与内向型,男女比例,等等。从而使成员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交流,更利于分工合作。小组规模直接影响到活动效果。通常小组成员不宜超过6人,以保证各成员的充分参与。

2.设计任务

教师在分配给小组的教学任务时要合理设计,首先,保证任务的真实性,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操练,这样才能充分激发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其次,要考虑任务的难度,保证学生通过教师支持,学生互动能较为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另外,任务设计应紧密贴合教学目标,充分保证实现语言知识及技能的训练,避免为“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

3.分配任务

教师在分配任务时首先应对任务作简要说明,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及完成方法。在具体分配任务时主要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组间分配,二是组内分配。教师主要负责组间分配,在分配原则上主要考虑各小组任务的平衡性。可由教师统一安排,或是根据学生水平采取更为开放的形式,由学生自主选取小组学习任务,教师进行统一协调,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而组内分工则主要由教师指派组长,小组长负责安排,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4.任务进行

在任务进行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共享学习成果。同时,要细化活动细则,避免小组活动不产生实质性结果。在任务实施中,由组长监督执行情况,保证所有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教师以协助者的身份巡视学生活动,只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应有帮助,不随意打断学生。同时,注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校正。充分肯定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与付出,给予鼓励和肯定。

5.评价反馈

对完成的任务,教师应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以及努力方向。评价指标应细化,从而保证评价的公平划一。评价可采取多元化评价,将教师评价,组员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学生参与评价将有力提升学生自我意识。通过评估反馈,一方面,检验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检测学生非语言因素的能力发展。评价反馈应形成体系,避免随机性与任意性,体现针对性与建设性,纳入小组评估体系,侧重形成性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诚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适用于所有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任何的教学方法建设都是动态发展,不断修正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环节,而在其实施中教师也需要保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到其局限性,制定相对应的策略,才能扬长避短,有效教学。

1.建设小组(group-building)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体现在其通过小组成员的有效互动与协作,实现多产双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每个人清楚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与责任,认可个人成就蕴含于小组成就之中。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小组不是简单的小组划分的形式,而是一个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群体。很多教师在实施小组教学时,往往忽视这一点,只从组织形式上完成了小组的构建,却忽略了其意识层面的构建。

小组建设可分为5个阶段。即组建(forming)、分歧(storming)、统一(Norming),运作(performing)、终止(adjourning)(Hayat,Roomi S.,2001),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发生于第四个阶段——运作。这一阶段小组成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对彼此有一定了解,能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而这一阶段的实现建立在前三个阶段的充分达成上,否则小组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徒具形式,在实际运作中仍然以个体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或是个体行为的单纯累加,无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意识的形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以实现,包括从简单的为小组取名,制定口号到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通过前期活动中的充分交流,碰撞,协调,小组成员最终达成一致,形成团体意识。此时,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事半功倍。针对艺术类学生,小组建设活动可适当结合其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让其为小组设计logo,并进行展示和解释等。

2.推动进程

教师在活动进程中需要为小组明确其活动方法及规则,细化量化。要求小组长必须确保每个组员根据其自身优势及特点,对小组活动有各自的独特贡献。在这一过程中,针对艺术类学生,教师应强调参与过程,相对弱化参与效果,尤其是对能力较为滞后的学习者,鼓励他们参与,开口,以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做小组总结时,可随机抽取学生发言,保证所有人都明确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小组成员间互相推卸责任,或是总是由少数能力较强的学习者发言的情况。同时,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较多的干涉,找准自己协助者、组织者、观察者的定位,适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语言支撑及情感支撑,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3.提升教师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讨论过程,作为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其运作的原理,要达成的目标。它对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怀有坚定的信念。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不稳定状态,反复状态要平静对待,不能产生动摇甚至放弃。始终热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不良状态在情感上宽容,在要求上严格。这一点对艺术类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其次,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及技巧,加深理解,更好地把握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除此之外,教师要客观评价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结合其他方法有效改善其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4.多样化合作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应充分利用其多方互动的特点,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合作形式上充分进行组内合作,组间合作,组际交错合作(即各小组分别学习之后,选取部分小组成员进行组间交换,汇报其所在组的学习情况)。这样的互动合作能最大化信息,促进交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最大化小组合作的优势。

5.有效评价

有效评价有赖于评价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有连贯一致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即反映个人成就,也反映小组协作效果。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与校正,进一步促进小组建设及个体的同步发展。评价的主体可多样化,通过教师评价、组员自评、组间互评来成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发展及不足,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其成就感。

五、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将改变以往课堂沉闷机械、学生厌学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乐学好学,在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1]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文件(征求意见稿).2010.

[2]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刘黛琳.教指委要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引领力量[J].外语界,2009,(1).

[4]欧晓霞,乌云娜,张凤杰,王冰,杨宝灵.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5]谢春林.二级学院的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实证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28).

[6]何丽玲.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前沿,2009,(1).

[7]朱周贤,刘芳.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职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8]徐晓红.高职艺术类学生学习风格调查与英语教学策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9]梁晓蒸.高职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10]马明.情感因素在高职体育和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0,(3).

[11]刘君涛.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分析[J].艺术百家,2010,(8).

猜你喜欢
艺术类英语教学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