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两篇课文中的两处语序问题

2012-08-15 00:49王精华
中学语文 2012年7期
关键词:魏征排比句划线

王精华

有两个名篇一直是高中教材的保留篇目。一篇是现代散文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篇是初唐名相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前者编排在人教版必修2“阅读鉴赏”板块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第二课,后者收录在苏教版必修3第四专题“习觅文言津梁”板块(研习·活动)第二课。

在教学两篇文章时,笔者常常感觉它们各有一处语序不当的问题。现呈现其问题如下,以期就教于方家和同仁。

先看郁达夫《故都的秋》一处语序问题。原文如下: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笔者认为文段中划线处的句子存在着语序不当的语病,正确的语序应为“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理由有三:

第一,从生活逻辑看,人们往往依据物候现象来判定一年四季的更迭,自然界中花草树木色彩的变化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江南的秋,尽管“草木凋得慢”,由夏转秋的过程要长,物候变化也要缓慢,但人们对她的来临也总是通过自己的眼睛感知到草木由绿而黄,由青而红,“秋的色”变化再引起人们体味这“秋的味”,进而赏鉴“秋的意境和姿态”。当然,郁达夫是文人,写作这篇文章时,他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辗转和人世的沧桑,敏感的心灵在感知事物变化时也总带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或许他在体会秋季来临时,早已融入了人生况味,故而先品其味,再察其色,后用身心走入其意境。可是,文本中“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的“一个人”,是泛指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不是特指他这“一个人”,对秋天来临的认识和体验是一般人的常态,而不是指郁达夫自己独有的情态。

第二,从认识规律看,人们获取的认识通常是具象先于抽象。“秋的色”的变化,往往是通过花草树木这些具体事物颜色表现出来,而“秋的味”是人通过各种感官获取秋的认识后的经验提升,复合了具象的色、状、态和抽象的情感,是由外而内、由具象而抽象、由简单而复杂的意识活动。

第三,考察语境,“色”前“味”后,文气更通达。首先,从前文看,文段开头写到的“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的印象是按照感官视觉——触觉——视觉顺序获得的,其中有“色”有“味”,有“意境和姿态”。从呼应前文的角度,也应该是“秋的色”在前,“秋的味”在后。其次,从后文看,这个句子之后就是副词“总”统领的三个否定排比句,“看不饱”应该对应前文的“秋的色”,“尝不透”对应的是“秋的味”;再下一句,是比喻 “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名花”因“色”美诱人,“美酒”因“味”香而留名,应分别与前文“秋的色”和“秋的味”一一对应的。

再看魏征的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一处语序问题。

《谏太宗十思疏》载于《贞观政要》和《旧唐书·魏征传》两书,曾经编入高中人教版第二册教材,现编入08版苏教版必修三。它的语序问题在文章的第一段。原文如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笔者认为文中划线处的正确语序应该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理由有二:

从语脉看,与前文语气不连贯,内容不对应,衔接也不自然。从语境看,前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运用类比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从正面阐明“国之安”的根基是“积德义”这一道理。后一个排比句(划线句)从内容上是对前文的强化,仍然从自然界中的“木之长”、“流之远”这两种现象类比出人类社会的治国之道,所运用的方法和所阐明的道理和前一致。只是前文用肯定,后文用否定;前文从正面,后文从反面。既然都是从已知事物(“木长”和“流远”)的特性类推除未知的事理(“国之安”和“国之治”),都是用具体事物的发展规律作本体,抽象的事理为喻体,那么,两个说理层次在内容上一一对应,更能让听者和读者感受到说理者思维的缜密,论证的严密。

猜你喜欢
魏征排比句划线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魏征身后的落寞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从“四计歌”学排比
排比句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小议如何借导读写美句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奇妙的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