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镇一
备课时预设多种可能,就意味着课堂上将有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学生在课堂插嘴,有时是一人,有时是几个人,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找茬子”。这是说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打乱了教学计划,有时弄得教师难以收场。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不能怕学生“找茬子”,甚至还要欢迎学生“找茬子”。所谓“放茬子”,实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疑难问题,只不过没注意发问的场合罢了。我们通常采用训斥的方式,折断“茬子”,那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那么,课堂上就让学生乱“找茬子”吗?教师随着学生的“茬子”乱动吗?那自然不是。我的主张和做法是:
一曰“顺茬”。就是把横放着的“茬子”顺直,化消极为积极,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比如我在要学生回答“《祝福》这篇小说为什么要写鲁四老爷书房里的陈设”时,先是一阵沉默,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掉了的那边对联写的是什么字?”我反问道:“是掉了的吗?”
“不,是‘脱落’。”学生看着书,不好意思地自我纠正。
“‘脱落’和‘掉了’一样不一样?”
“差不多。”课堂出现了笑声和议论,这个学生脸红了。我请他且坐下。
“大家都来分析一下。要注意联系后面的描述,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看看能反映出鲁四老爷怎样的心情?再想一想为什么还要写明一联?这联内容和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是否一致?”
问题具体了,学生活跃了,“茬子”顺过来了。为了充分地发挥这根“茬子”的作用,我又联系这句的前后句问道:
“前面那个‘寿’字,连颜色、大小、谁写的都介绍了;后面的书,不仅写出书名,还作了描述:‘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这为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样一来,我就把这根“茬子”顺过来解决我起初提出的问题。
自然,我在课后告诉了那个学生上联的内容。
二曰“用茬”。就是说有些问题貌似“茬子”,其实不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障碍,这样的“茬子”就要用,用它来清除障碍。
记得在教《孔雀东南飞》时,有个较调皮的中等程度学生问我:“合葬墓的左右为什么要种‘梧桐’呢?”大家笑他多些一问,认为他又在“放茬子”。我想他是确实不知道,恐怕有学生也未必真懂。因此,我一方面表扬了这个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一方面转请同学们来解答。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准确地答出来,我又让学生下课后查查词典、找找资料。最后同学们弄清楚了:“梧桐”象征“爱情”。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这对学生深入领会主题和结尾段的含义,无疑是有意义的。再像人教版《包身工》,其中有“让她揩点油吧?”一句学生说句末不应用问号而应该用感叹号。我认为有理,予以肯定,后来也确定查有实据。
三曰“修茬”。有些问题如确是错误认识,就要引导,加以纠正。当然方式要适当;带普遍性的,在课堂上向全班讲;属特殊性的,在课后个别谈。
曾记得学习《梅花岭记》时,我让学生讨论“末段引述世俗关于颜真卿、文天祥的传说,并且加以否定,这同评价史可法的为人有什么关系?”没想到一些学生在下面大讲起鬼神来,有的学生还列举一些道听途说的所谓事例,有的学生用家乡的一些迷信活动来加以证明,看来问题严重,根子较深,影响较大,不是课堂上三言两语能解决得了的。于是我建议同学们就此一篇作文,还介绍给同学们一些正面文章,让大家深入调查研究,结果绝大多数同学在作文过程中,提高了认识,改变了错误看法。
总之,“兴趣”是成材的幼芽,不可伤害;“放茬子”是揭露教学矛盾的一种方式,不应棒杀。在培养人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思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