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文本解读的思考

2012-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2年15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过程

廖 杰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革除了极端工具主义的积弊和 “满堂灌”的陈旧僵化模式,这无疑是合乎语文教学之道的。但是在这种新理念的冲击下,许多教师矫枉过正,较多地重视了“怎么教”的问题,过分地关注教学技艺、教学艺术,讲究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而忽视了“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学往往教学费时多,收效甚微。

语文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和分析阐释,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发现文本 (文学作品)潜在的密码和意义并加以阐释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就要回归文本,在正确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机动加以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解读往往成为制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精彩与否的关键。有效的文本解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揣摩课标,准确定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做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引领者,必须走进课标,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准确定位。

目前使用的教材,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精神。新的语文教材分模块、专题、具体文本几个层次,文本是构成专题(单元)的基本单位,专题的有机组合形成模块。这种以文体结构单元的教材强调知识构成的系统性,文本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是作为完善学生的相关语文知识框架而存在的,在认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相对强调文本内容的独立价值,编者意在通过专题让学生获得对某一类情感的深刻感知,进而认识世界、建构世界。因此,构成专题的文本最好能在专题内涵的框架内展开解读和分析,要研究同一专题不同文本之间关系,力求前后文本的解读在不同形式的对比中,张驰有致地进行,语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话题的深度拓展要依托文本展开,不能离开文本搞泛政治化、泛概念化、泛功利化的解读,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找准定位。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走进作者,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教师要以文本为媒介,与潜在于文中的作者见面,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融合,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内,通过各种感管去触摸、品味、探究文本,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二、走进学生,关注差异

文本的解读,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是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等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由于各自的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的不同,即使是对同一文本也会做出不同的解读。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这点,强调认知趋同、答案统一,甚至唯一。既定一个“标准答案”的文本解读,泯灭了每个学生的理解及每个学生各自解读的个性,解读的定向或 “鉴赏的定向”,与人文精神有着尖锐的冲突,是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本解读”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强调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积极思考,完成个性化的阅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差异。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数文质兼美,饱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不断扩展自我世界并发现生活的意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与自由开放性,这赋予了语文教学未定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联系,学生对同一文本往往有不同的感受,作品中往往包含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这就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学生去想象,去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文本不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冷静分析和解剖的对象,而是引导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在于概括得是否准确、全面,不在于是否掌握最后结论性的内容,而重在通过反复思考和推求,让学生去体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许从中获得的是模糊的,说不明白的感受和体验,也比让学生记住现成的、唯一的答案更重要。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于漪老师曾说:“我们常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视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尤其认为写什么已经解决。其实,读懂写什么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与基础。文质兼美的课文,尤其是经典之作,必有丰富的内涵,必有作者独特的过人的见解,如果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往往难以领悟文中的真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根本,引导学生遵循阅读规律,走进文本深处,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意义,真正地走进语文。

要走进文本,必须正确处理“出”与“入”的问题,即文本的解读和课内外的拓展延伸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的“入”与“出”过程。“入”,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深度“对话”;“出”,就是在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基础上,完成对文本阅读的再创造或者是文本的拓展延伸。文本解读过程中,“入”与“出”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入”是“出”的前提,要想得到实效的“出”,首先就必须“入”好,悟透;“出”是“入”的归宿,进入文本的深层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走出文本。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理解的偏差,一些教师往往漠视文本,在学生对文本还没有整体把握的情况下,马上就把学生引入“大讨论”的圈套,一下子就抛出一大串问题,辩驳、争论,丢开课本,天马行空;满堂问,满堂答,以学生的“架空讨论”,代替老师的“架空分析”,造成一种虚张声势的“课堂繁荣”。特别是以分组讨论来迎合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老师对学生都进行分组、讨论,分组后气氛很热烈,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课堂变成闹市,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对文本的曲解乃至不解,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的导航作用,也未能有效发挥。

如何做好文本解读的“出”与“入”?一言以蔽之,“深入”、“巧出”。 所谓“深入”,就是要入乎其内,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美和魅力。所谓“巧出”,就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迁移拓展,使学生出乎其外,启发学生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把课内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运用,为学生终生学习、运用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出”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在课内完成,也可以放在课外。

总之,教材文本是编者、作者主观意图赖以表达的客观方式,教材文本解读则是教材文本意义得以产生的必要前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生成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可以行走,可以奔跑,可以舞蹈,但是始终要紧贴着文本这个地面。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过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